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選擇集略講31

選擇集略講31

三心章,至誠心(四)

「三心章」里第一個心是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就是真實心和清凈心。正確理解真實心與清凈心比較重要,也是比較困難的地方,真實心和清凈心是以佛的心跟我們的心相對來說的,佛的心是真實、清凈的;我們的心是虛妄、污染的。因此念佛時重點不能落在自己這邊,善導大師講了這麼多的內容,都以菩薩和我們對比,告訴我們,在身口意三業上,我們絕對不可能有真實心和清凈心,這是念佛的基本立場。

我們沒有真實心和清凈心,我們的心是虛妄和污染的。佛是清凈、真實的,所以就要皈依佛和依靠佛。為什麼不要用我們的願,而要用佛的本願;要用佛的名號而不用我們的修行,這是最基本的立場。

原文: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又真實心中,意業輕賤厭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報。

「真實心中」是主體,「心」跟「意」不一樣,菩薩的真實心中意業里思想憶念阿彌陀佛,是菩薩真實意業的啟動。我們的心有念頭,一念一念的,叫念念流轉,除了起念,還有分別,分別就是意識的作用,就有分別黑、白、你、我的功用,分別的後面還有一個心。我們平常對心不了解,也就是對自己非常不了解,跟佛之間的差別在哪裡?意業只要一落入二元分別就是污染、虛妄。當意業起分別念頭時,也不隨自己作主,一般對念頭也沒有什麼觀照,分別意業是污染的,所以心也是污染的,心的污染層次非常的多。知人知面不知心,要知道別人的心想很難,知道自己,同樣困難。無論意業還是分別心,都是污染的,能夠承載的總體也是污染的。

「心」有你知道的部分,還有不知道的力量,晝夜不停,就是睡著了也有功用,全部都在不真實和虛妄的狀態里,這就是用這個心不能夠離苦得樂的原因,整個就是虛妄和污染的,所以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跟佛的心對照,你的念是不清凈和虛妄的,若再去分別,分別的意識也是不清凈和虛妄的,整體上不管得出什麼結論,都是虛妄不實,這是我們為什麼要念佛的原因。心中的想法是念頭,念頭集中起來成為願望、志向,志向是心裡力量的凝結。佛的願跟我們的志向不同,他的願是清凈、真實的,而我們的志向是不清凈、不真實的。所以無論你想什麼,定位就是不清凈、不真實,凡夫就沒有清凈和真實的部分。這是以禪宗的開悟見性為劃分,什麼時候見到心的本性,才能見到心的清凈,不然,在凡夫的位置上就沒有清凈,始終都是污染,這是凡夫的基本立場。所以我們無論怎麼念佛,清凈和真實歸於佛,不能歸於我們。

對於我們來講,最主要就是要相信自身是罪惡生死凡夫,從內到外、從過去到現在都是一點不能依靠的,要完全的依靠阿彌陀佛,因為沒有一點清凈和真實的正面資本,只有污染的東西。

罪惡就是沒有一點的清凈性。這是人最難接受的,好像是要你把自己徹底給滅了,不但是死了,且心裡一點好的東西都沒有,中國人說「人之初,性本善。」要真正的承認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就變成性都是惡的,好像從來沒有干過一點好事,沒有一點善,就是罪大惡極,徹底的判了死刑,這樣一死就往生凈土了,心不死透,往生不了凈土。

覺得自己是好人,便難往生,為什麼啊?還有靠自己的資本嘛。自己明明不是好人,還覺得是,這就是認假作真的人。你沒有一點清凈心和真實心,但自己劃定為有一點點,我再差也還是有一點的。我畢竟是人,怎麼也比那豬強吧,況且很多人比我還惡得多,我肯定也還是比他們要好一點的,很難去除這種比較之心。要把自己認定為這麼痛苦、糟糕的人,這是真正的審判。如果要做個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都可以,畢竟還得個名聲,終究有所得呀。這麼一審,就是徹底的否定了,無我了。只有通過念佛,把真的和假的放在一起一點點的比較,才知道自己是假的。佛力發展得越猛就發現自己越假,如果沒怎麼發動,就覺得自己是一個好人,看得越不真切、越模糊。用業力來描繪,業力越重的人就覺得自己越好,越固執就越沒有懺悔心,覺得我怎麼還有那麼壞?稍微這麼一想,馬上就離得佛遠了,因為我是好人,幹嘛要依靠佛呢?只要我有好的地方,就有能力不需要依靠別人。這就凈土入門之所在,所以必需要死透了,通過念佛。如印光大師和弘一大師的發露。

我們受苦的原因,就是因為念念在生死之中,痛苦就是因為有生死,你只是不認識和不承認而已。在生死中受苦而不承認苦、虛妄而不承認虛妄,眾生都是這麼一個共性。法藏菩薩成就名號和凈土來跟我們對應,我們的世界和身心,佛的世界和身心,一一對應。我們這裡每一寸都是不凈的、無常的、生死的;凈土裡每一寸都是清凈、光明的,涅槃的。要不然搞來搞去還是念自己,這是比較難的地方,我們要在心的上面搭通跟佛的橋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蓮花朵朵開 的精彩文章:

TAG:蓮花朵朵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