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王雷泉教授: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五)

王雷泉教授: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五)

王雷泉教授: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五)

作者簡介

王雷泉教授:1952年生,上海人,無黨派人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宗教學系主任。中國佛教協會漢語系教材編審委員會諮詢委員、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閩南佛學院客座教授。代表作:《摩訶止觀釋譯》《中國文化辭典·宗教編》《中國思想家傳記匯詮》《中國學術名著提要·宗教卷》《禪與西方思想》《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卷、《中國佛教的復興》。個人研究風格:不尚空談,不作違心之論,力圖以史料和事實表達對中國佛教的反省與前瞻。

本文原載於《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九六年第三期。

高高山頂立 深深海底行

——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五)

王雷泉

知識分子的歷史使命

正是基於對歷史人生的透徹憬悟,南懷瑾指出,二十世紀的文化困境乃是變化中的過程,而不是定局。目前這個亂象紛陳的一切現象,乃是「歷史趨勢中自然的現象,文化思想在變動的時代中必起的波瀾,也是人類歷史分段生命中當然的病態。」[38]變亂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找出變亂的根源,而迎接人類歷史的新氣運。

在中國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金元、滿清等歷次變亂時代中,都伴隨著文化政治上的大變動。南北朝為佛教文化輸入的階段,在思想文化上經過較長時期的融化之後,便產生盛唐一代的燦爛光明。五代與金元時期,雖然沒有南北朝那樣大的變化,但歐亞文化交流的跡象卻歷歷可尋。而且中國文化傳播給西方者較西方影響及於中國者為多。自清末至今百餘年間,西洋文化隨武力而東來,激起我們文化政治上的一連串的變革。「我們的固有文化,在和西洋文化互相衝突後,由衝突而交流,由交流而互相融化,繼之而來的一定是另一種照耀世界的新氣象。」[39]

知識分子在此歷史變局中,既不應隨波逐流,更不要畏懼踟趄,必須認清方向,把穩船舵,無論在邊緣或在核心,都應各安本位,勤慎明敏的各盡所能,整理固有文化,以配合新時代的要求。「那是任重而道遠的,要能耐得凄涼,甘於寂寞,在沒沒無聞中,散播無形的種子。耕耘不問收穫,成功不必在我。必須要有香象渡河,截流而過的精神,不辭辛苦地做去。」 [40]

南懷瑾先生特別推崇隋唐之際兼通儒、釋、道三家學問的王通,年青時有志於天下,但不見用於隋煬帝。於是退而講學,教化年青的學生,傳播文化的種籽。唐太宗的開國名臣,如李靖、房玄齡、魏徵、杜如晦這一批文臣武將,都是他的學生。「孔子培養了三千弟子,結果沒有看到一個人在功業上的成就,而文中子在幾十年中培養了後一代年青人,開創了唐代的國運與文化。」[41]這,也許可看作南先生的夫子自道。

1976年冬,南懷瑾於出定後作偈云:「憂患千千結,山河寸寸心。謀國與謀身,誰識此時情。」[42]唯具高高山頂立的智慧,才有洞徹世情的冷峻目光;也唯有深深海底行的悲願,才有民胞物與的火熱情懷。「入世」還是「入山」?對真正的智者而言,這二者的界限其實本來就不存在。某日午夜,南懷瑾答書十餘通後,有感於幼年啟蒙師朱味淵先生「鬢絲禪榻日相依」及好友程滄波「事求妥貼心常苦」之詩句,作轆轤體律詩五首。現謹引其中第五首,作為本文的結頌:

多情未必道情違

爭奈春回情境微

答問恐遲勞筆墨

送迎不忍掩柴扉

事求妥貼心常苦

人盡平安願總非

入世入山皆昨夢

鬢絲禪榻日相依

[42]



註:

[42][43]南懷瑾:《金粟軒紀年詩初集》,繁體1987年12月版,第231-232、4、175、128、159、105-106 頁。

[38]南懷瑾:《亦新亦舊的一代》,簡體1995年12月版,第1頁。

[41]南懷瑾:《論語別裁》,簡體1990年9月版,第836頁。

[39][40]南懷瑾:《楞嚴大義今釋》,簡體1993年3月版,第1、1頁。

本文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王雷泉教授:南懷瑾先生文化史觀述略(五)

南懷瑾學術研究會

南懷瑾先生的生平、事迹與學術研究

長期徵文及史料 郵箱:ws@nanss.org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並附上本信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