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顆平常心,一盞日常茶

一顆平常心,一盞日常茶

茶,真的是植物世界的奇蹟。

五千年以來,她如此真切地介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從最初的藥用,到食用,再到飲用,至今日,已到無所不用的境界。

在漫漫的時光里,她形成了各式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茶,已經成為我們溝通世界,溝通人情的載體,她讓我們擁有了更加包容的多元化生活方式,並讓所有的美好通過茶得以連接起來。

愛茶,就是如此溫暖而動人。

或許正是這樣一種包容,卻讓魚龍變得混雜。

在當今的茶界,真的是大師多如牛毛了。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茶類,都充斥著各個級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頭銜,而這些光鮮的頭銜流露更多的是對利的追求,對名的嚮往。

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到處刷臉,試問,可以有多少時間靜下心來去鑽研茶園管理、制茶技術、審評技藝呢?

同樣,在茶的學術界,一樣是亂象紛呈。

身處學術界頂端的專家教授本該是為行業把脈大趨勢,為天下茶從業者指明發展方向的,可現實中呢?

我做一個普洱茶餅,你制一方老白茶磚,他弄一個金獎黑茶……

說真的,這些對於茶行業的轉型升級又能做出什麼貢獻?無非是靠著自己的地位和名氣,從其他茶商中多分點份額而已。

在這樣亂鬨哄地聲音中,喝茶人不是有福,是有禍了!十幾萬一斤的肉桂,幾十萬一餅的普洱,50年甚至100年的老茶,市場流通遠大於全部產量的文革茶,更可笑的是福鼎地下考古挖出的老白茶……

這樣一種追求,不客氣地說,簡直是侮辱了老祖宗發明的「茶」字,有什麼資格成為草木之間那個「人」?

當茶成為一種金融工具,

當茶成為一種炫耀方式,

那麼茶就不成其為茶。

在這樣的境況中,我倒是對前段時間刷爆朋友圈的微文,那個不學無術的、把無知當有趣的方舟子先生寫的關於普洱茶致癌的文章,雖然他說的不正確,但茶圈的市場確實該需要降溫了,高燒是會燒死人的。

多少「大咖」依然在胡說八道,如果聽不到真正的正確聲音,我想,有朝一日,張舟子、李舟子等會得逞的。

經濟學的「劣幣驅逐良幣」原理,在茶這片江湖中同樣適用。

我們到底該怎樣正確地去對待茶這片神奇的葉子呢?

我始終認為,

一顆平常心,一盞日常茶

才是茶正確的打開方式。

所謂「平常心」,

就是我們常說的初心一般,是純凈而溫暖的。

於制茶人而言,無非誠心二字。

在這樣的語境下,他才會按照自然的節律,體貼茶園,遵循本法,踏踏實實做出有人情味的好茶;

於喝茶人而言,也無非感恩二字。

也只有在這樣的心態下,他才會珍惜每一杯遇到的茶,用心品味,溫文爾雅,君子之味,和而不同。

有平常心的人,活得真實,活得自在,活得知足。他追尋的只是那份對的緣分,而不會盲去追逐天價茶,熱點茶。

有平常心,才能讓心靜下來,才能在這樣功利、不安而動蕩的大環境下,看清周遭變化,看清事物本質。

何謂「日常茶」呢?

日常茶,

不一定需要有特別的茶空間,

不一定要配備昂貴的茶器,

不一定要準備甜醇的泉水。

只是在你的日常生活場景中,只要你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可以利用身邊觸手可及的器皿、日常用的自來水、隨處可見的枯枝或小花,就可以簡約而不簡單地陳設出充滿趣味的茶席,衝出一壺有人情味的好茶。

我曾在日本見過一位習茶人,家只斗室,所有的起居都在小小的空間里。

那日為我泡茶:

最簡單的粗陶碗,

市面隨處可見的盞,

自己隨意書寫的宣紙,

日常用的熱水壺,

就著床沿小小的空地,

席地而坐,

就這樣泡了兩盞平常的茶。

一切卻是如此自然,沒有一絲刻意。當我喝入時,感受到了那份溫暖,茶或許就該這樣喝。

順時針逆時針,

高沖低沖的繁複,

蘭花指的手勢,

冗長的禮儀,

是不適合日常的,

那只是給別人看的!

我想我們需要的應該是日常生活式的茶,她就如同我們一日三餐一樣平常。

古人依然有大智慧,「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事,茶只是其一而已。

平常心,日常茶」,

茶最本真的狀態就該是簡素的,

由喧囂走向反思,

由繁複轉回簡單。

只要茶成為我們生活的日常,她依然是讓人和自我,和他人,和自然的關係重新回複合理,和諧的最佳介質。

那麼就讓茶,把世間所有的美好連接起來,在我們的心間沉澱,讓我們真正去享受有茶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