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詩經·大東》:有饛(méng)簋(guǐ)飧(sūn),有捄(jū)棘匕。周道如砥(dǐ),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商晚期 亞疑簋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簋,盛食器。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商代晚期的亞疑簋(圖34),1981年寶雞紙坊頭1號墓出土了一件方座簋(圖35),1976年扶風庄白1號窖藏出土了8件簋(圖36),造型紋飾成組成套,是西周列鼎列簋制度的現實體現。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西周早期 方座簋

匕,挹取器,類似現在的勺子。1976年扶風庄白1號窖藏出土的匕品相完好(圖37)。是匕類器中的精品。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西周 簋

2002年湖北九連墩2號楚墓出土的蟠螭(pán chī)紋方座簋(圖38),具有十分重大的歷史價值。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西周 匕及銘文拓片

《大東》反映出被征服地區百姓的凄慘生活。


《詩經·蓼莪》:瓶之罄矣,維罍(léi)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戰國 蟠螭紋方座簋

罍,大容量的盛酒器,有時候也可以用作水器。罍起源於商代晚期的安陽殷墟地區。

四川彭縣竹瓦街窖藏出土的牛紋罍(圖39),通高達79厘米,是目前所見最大的青銅圓罍,堪稱「商周青銅圓罍之王」,1919年湖南桃源縣出土的皿天全方罍(圖40),通高達88厘米,堪稱商周「方罍之王」。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西周 牛紋罍

《蓼莪(lù é)》的大意為老百姓已經民不聊生了,還不如死了的好。

古人如何泄憤?透過《詩經》從吉金中看古人艱苦生活

商晚期 皿天全方罍

《詩經》的內容豐富多彩,體現出的人文精神源遠流長,宛如群星璀璨的星空,青銅器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顆,值得我們仔細的去鑽研、探索。



原文作者:王宏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7年5月刊《吉金藏詩禮 精神孕山嶽——<詩經>所見吉金圖解》

《收藏家》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漢代海昏侯國考古出土——古玉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霞倚翡翠濃——清宮翡翠首飾珍品賞析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