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醉翁之意不在酒:青釉之瓷

醉翁之意不在酒:青釉之瓷

歡迎關注公眾號:飄羽

青釉是我國使用最早,延用時間最久,分布最廣的一個釉種,它的發明是與我國瓷土礦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鐵礦的現象相一致的。青色也符合我國人民的傳統審美情趣。青色與碧玉相若,認為穩重而高雅。

青釉介紹: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顏色釉。青釉包括豆青、東青、粉青、仿龍泉釉。其中豆青為上品。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摻青料合成,表釉的呈色主要決定於著色氧化物的含鐵量與燒成氣氛,青釉含鐵量一般在1-3%左右,過高會變成黑釉,低了就能燒成白瓷。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釉色青綠在氧化氣氛中燒成,釉色泛黃。青釉特點為釉色古雅、沉穩,釉面均勻、滋潤,釉質堅緻、細膩!

青釉顏色:所謂「青釉」,顏色並不是純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綠、翠青等,但多少總能泛出一點青綠色。同時,古人往往將青、綠、藍三種顏色,一統稱為「青色」,例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稱:「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

縹原為一種淡青色的帛。所謂「縹色」,就是指青瓷的如縹的釉色。甌瓷的釉色就是縹色。其色淡青,在淡灰綠色中,青的成分較多。但由於火候不一,釉色也不太一致,有深灰綠,青綠,黃綠,甚至還有灰色和帶煙燜暗紅色。釉質分兩種:一為透明玻璃釉,釉質較肥厚,多開片;一為不甚透明玻璃釉,經還原焰燒成。

據說五代後周柴世宗時,朝廷官史請示燒造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設色,柴世宗答以「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采」。根據這一顏色創造出來的釉色叫「雨過天青色」,即是天青釉。有關文獻中提到汝窯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來看。天青釉發展到清初已達頂點。康熙時期的官窯產品,天青釉略帶藍色,釉薄而堅,瑩潤光潔,無開片,民窯的青色較深,釉層較厚。到雍正時,釉色幽淡雋永,更是引人入勝,但到乾隆以後,由於青料質劣,釉色陰沉,被稱為「鬼臉藍」。

梅子青

青白釉

翠青釉

梅子青是青釉瓷器釉色的一種。始創於南宋時的龍泉窯,其色澤可與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燒成溫度比粉青釉高,是在還原焰氣氛中生成的一種石灰鹼釉,以鐵為主要呈色劑,釉面光澤亦較強。梅子青為南宋龍泉窯最為經典、稀有的釉質。

青釉的發展: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已出土了不少早至商周時期的原始青釉瓷。六朝至唐宋以越窯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宋到元明的龍泉窯系青瓷;耀州窯、臨汝窯、鈞窯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來的景德鎮青釉瓷,是青釉發展的幾個重要階段,所謂的宋代"汝、定、官、哥、鈞"五大名窯,除定窯外均屬青釉瓷。青釉成熟於康熙,經過雍正的發展,在乾隆年間達到精緻,應該說這一時期的青釉瓷的稍早技術已經達到了歷史最高峰!從傳世品看,青釉康熙時為多,乾隆次之,雍正較少。

隆帝鍾愛粉青釉

如冰類玉的粉青釉,顯然得到乾隆皇帝的鐘愛,他還要標新立異,正因如此促使瓷藝窮工極變。即使物材釉色未變,卻能巧以重新組合,技法更加精湛,創製出當朝風尚。而2009年成交的粉青鏤空套瓶,就是在乾隆年間督陶官唐英的監督下的革新作品。此夾層玲瓏瓶巧妙利用內瓶加固,用以襯托外壁帶兩朵精緻牡丹圖案透雕的瓶身。其釉色清澈剛勁,製作完美無瑕,堪稱清麗絕倫。

單色釉瓷以青釉價最高:古瓷色重青釉。香港蘇富比於2008年4月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中之「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畫」專場,以6,753萬港元/864萬美金拍出南宋官窯粉青釉紙槌瓶,創下當時宋瓷世界拍賣紀錄。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2014年秋季拍賣,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龍紋罐預料成交價逾8,000萬港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女人在離婚後的三點變化,你是否懂?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