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海龜可能沒有雄性!因人類的「鍋」,面臨絕種的不止它們

未來海龜可能沒有雄性!因人類的「鍋」,面臨絕種的不止它們

前兩天,澳大利亞悉尼遭遇罕見高溫,據媒體報道,2018年1月7日這天的氣溫高達47.3℃為1939年以來最高氣溫

而觀觀在悉尼的小夥伴發來的圖片顯示,悉尼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飆到了50.9℃,當地民眾不得不在海邊消暑納涼。

2018年1月7日

悉尼

(觀觀:在悉尼海邊消暑納涼的人們應該不會像我這樣愜意,而是大呼「太熱了」吧……?)

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而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生活的綠海龜其實也在受此煎熬。更糟糕的是,全球變暖使得海洋溫度上升,連帶導致它們的性別比例出現異常——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加州州立大學、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1月9日共同發表研究警告,依據海灘沙溫決定孵化時性別的綠海龜,可能受溫度升高影響,使同批孵出綠海龜全部變成雌性。綠海龜性別比失衡,或面臨絕種危機。

是的,綠海龜的性別是由綠海龜蛋在沙灘上孵化時溫度環境所決定,高溫會增加孵出雌性綠海龜的比例。

澳大利亞大堡礁附近生活著兩種不同的綠海龜,一種在南部產卵,另一種在北部雷恩島等地產卵。研究團隊分析了這兩組基因相異的綠海龜群,發現北方綠海龜群有多達20萬隻全是雌性。研究人員經深入調查後,更發現在北大堡礁較暖海域中,99.1%的幼體及99.8%亞成體綠海龜均為雌性,而成年體當中有88.6%為雌性綠海龜。而位於較冷的南大堡礁,雌性綠海龜的比例也有65%~69%。此報告刊登在科學期刊《當代生物學》上。

對此研究人員警告,全球平均氣溫預計於2100年前上升2.6℃,綠海龜的夭折率會提高,而雄性綠海龜更可能會在不久將來完全絕種

該研究負責人約翰遜博士表示,全球氣候變化是綠海龜面臨絕種的元兇。世界自然基金會澳大利亞分會主席奧戈爾曼也指出,報告結果為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強調生態保護組織應著手研究生育雄性綠海龜的方法。

事實上,科學家們和當地政府的確在努力想辦法。科學家建議,可以採取短期措施逆轉這一趨勢,例如在海龜產卵沙灘安置遮陽布,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環保部門已經在當地試行了這種方法。奧戈爾曼還提出,在大堡礁北部雷恩島等地,或可通過人工降雨為海龜產卵沙灘降溫

然而,不難想見,這些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

其實,不光是綠海龜,受全球變暖影響的海洋生物還有很多。最新研究發現,藍藻在溫暖的海水中茁壯成長並迅速擴散,正威脅海洋生物食物鏈,對全球漁業造成嚴重的威脅。

觀觀還聽說,與綠海龜共享一片家園的大堡礁,也因全球變暖,正面臨史無前例的珊瑚白化危機。

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珊瑚礁研究中心2017年公布的報告顯示,大堡礁中心區域的珊瑚白化現象正迅速加劇,澳整個東北部海域1500多公里範圍的珊瑚礁呈現大面積白化現象

休斯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他指出,這是繼1998年、2002年和2016年後,大堡礁第四次出現嚴重白化。每次珊瑚白化現象發生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這次的間隔最短。而且,2016年和2017年兩次白化發生的時間、地點非常接近,這令休斯尤為擔憂,「這將使珊瑚很難有機會復原」。

珊瑚白化主要是由於氣候變暖引發海水溫度上升造成的。海水變暖會導致為珊瑚提供大部分營養來源的共生藻脫離或者死亡,珊瑚失去藻類提供的色素和養分,僅剩下透明的珊瑚蟲或白色骨骼。珊瑚大面積白化現象反映出全球氣候變化已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造成全球氣候變暖,人類難逃干係。除了焚燒化石燃料加劇了溫室效應,還有將農業生活用水匯入海洋造成營養物質過剩

不要輕視我們任何一種行為對大自然帶來的影響。

觀觀聽說,因為將農業用水匯入海洋造成營養物質過剩,大量珊瑚「殺手」棘冠海星在澳大利亞大堡礁「重出江湖」,正在蠶食這一綿延數千公里的珊瑚礁群

這種海星具有「可延展的胃部」,能覆在珊瑚上方,用胃裹住珊瑚,藉助消化酶溶解珊瑚纖維。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休·斯韋特曼說,「一隻棘冠海星一晚能『吃掉』相當於自己身體直徑的珊瑚。長此以往,(遭毀滅的珊瑚)數量非常可觀。」

地球是千千萬萬綠海龜、大堡礁珊瑚以及更多海洋生物們的家,也是觀觀和我們沒一個人的家。我們的行為關乎所有的生命,也關乎我們自己。

(來源:綜合中新網、新華網)

(編輯:鄭雅楠 審核:吳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滄海 的精彩文章:

南極中山站越冬隊完成交接 「雪龍」船結束卸貨開赴普里茲灣

TAG:觀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