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醫生都羨慕,冬季5個「慢動作」,讓人身體健康,少生病!

醫生都羨慕,冬季5個「慢動作」,讓人身體健康,少生病!

冬季,是流感的「旺季」,哪裡都忙不過醫院!今年同樣如此。

據報道,某醫院兒科停診,只因生病的孩子太多,醫生、護士工作勞累倒下了!

眾所周知,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多的季節,因天氣乾燥、寒冷,導致血管痙攣,易發生血管堵塞!

醫生都羨慕,冬季堅持5個「慢動作」,能讓人身體更健康、少生病!

第一:起床時,慢一點

冬季,清晨起床成了很多人的難題,有人為了不賴床,醒了就起來,但這樣會導致身體由熟睡狀態轉到活動狀態,促使心腦血管疾病發作。

因人在熟睡時,身體各項生理機能維持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醒後,起身過快會導致頭部血壓隨重力迅速向軀幹和下肢流動,導致短暫性大腦供血不足,這一動作對老年人而言非常危險,嚴重可導致中風。

建議:起床時,動作一定要慢一點,不妨賴床幾分鐘,讓身體從睡眠到蘇醒有個適應過程。

第二:排便時,慢一點

冬季,突發心梗、猝死等意外發生在馬桶上時間屢見不鮮。

冬季血管收縮、硬化,有腦血管病變或高血壓患者,在用力排便時極可能出現腦出血、腦梗死等。主要因為人在排便時,尤其是老人,會屏氣,導致各個器官肌肉都在用力收縮,腹部肌肉也是,促使腹壓增高、心臟排血阻力增大、血壓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等引發猝死。

建議:排便時,慢一點,不要用力過快過猛,直立或蹲起時,都要緩慢些。有便秘者,建議多吃些青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促進糞便排出。

另外,蹲便利於糞便排出,更適合年輕人,但蹲位排便較坐位排便所用腹壓更大,對老年人來說,最好選擇坐便較好。

第三:吃飯時,慢一點

冬天,對脾胃虛寒的人來說,忌諱吃涼飯冷盤、狼吞虎咽。天冷,吃得過快會增加胃腸道負擔,輕則會食欲不振,重則會導致急性胃炎、胃痙攣等。

建議:吃飯時,慢一點,尤其是老年人,一段飯時間最少在20分鐘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時間,這樣可以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有助於其與食物充分混合,增進消化吸收。

若剛從外面回來,最好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後再進餐。

第四:脾氣上來,慢一點

冬季養生重點在於「藏」,精神狀態上保持安靜,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同時這也是考驗一個人耐性的季節。

生氣不利於身體健康,還可能導致血壓升高,誘發猝死。

建議:脾氣上來,慢一點,控制不良情緒方法之一就是轉移注意力,或倒數10個數。

避免焦慮情緒出現,可多晒晒太陽,加強體育運動,來調整植物神經功能。

第五:運動熱身時,慢一點

冬季早晚溫差大,氣溫偏低,運動前熱身活動比運動更加重要。

專家表示,如果熱身不充分,可能因溫度低,人體肌肉伸展性低,關節變得僵硬,造成肌肉拉傷和關節扭傷等。

另外,冬季人的血管因寒冷處於收縮狀態,即使不運動血壓比平時偏高些,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下降,若熱身不到位,血壓易突然上升,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冬季運動最好在9點之後,太陽出來後,有較高溫度在運動,而老年人、高血壓患者最好在10點之後,再暖些運動,推薦運動:走路更適合中老年人,也可打打太極拳。

運動熱身活動最好延長到10-15分鐘,讓身體舒展開後在運動。

冬季最怕「3種病」,做好防護措施!

一,怕猝死

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季節,主要因寒冷天氣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導致猝死事件發生。

防護措施:

1,保暖

多穿衣服,尤其是腳部。俗話說:「寒從腳底生」,保護好腳部,不受寒冷影響,還能提高抵抗力。同時,還要做好頭部保暖,預防腦中風。

2,飲食

避免吃太過辛辣刺激食物,多吃些清淡食補,減少鹽分攝入,吃得過咸,會損傷腎臟。

3,喝溫水

冬季空氣乾燥,會導致皮膚乾燥缺水,多喝溫水,利於身體補充水分。

二,怕流感

幾乎每年都會有幾波「流感」侵襲人類身體健康,尤其是身體免疫力差的人生病次數更多。

防護措施:

1,增強免疫力

通過食療,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A多的食物,比如橙子、柚子、香蕉、番茄等。

2,適量添加衣物

冬季天氣變化快,關注天氣變化,適量添加衣物。

三,怕風濕性關節病

冬天,寒冷空氣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高發時節,老年人應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寒措施。

風濕性關節病,在冬季關節疼痛會加重,可能會變得僵硬、腫脹等。

防護措施:

1,控制飲食

「冬藏」的季節是很容易長體重的,但對於患有風濕性關節病的人來說,體重超標會增加關節負擔,所以控制好飲食,吃清淡食物,避免高熱量飲食,預防肥胖。

2,護關節

除了多穿衣之外,最好穿保護關節的防護措施,也可試試熱水浴來減輕疼痛。

冬季養生,重點補腎,教你三款養腎補腎茶!

蒲公英玉米須茶:護腎保肝、降血糖

簡單做法:取玉米須1g,蒲公英0.4g,玉竹0.3g,玫瑰花0.3g製成蒲公英玉米須茶茶包,每日一包即可。

註解:

蒲公英 具護肝補腎、清熱解毒功效,是促進肝腎活動的一味良藥。而現代研究也發現,蒲公英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和蒲公英素等,能促進肝和腎的活動。既可以改善腎臟引起的水腫,又能促進有害物質經腎臟排出體外,對腎炎也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玉米須 入肝、腎、膀胱經,性平,有利尿消腫,清肝利膽的功效。玉米須在民間應用很多,主要用於治療秘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結石、腎病綜合症、高血壓、糖尿病、黃疸、水腫等。其中,用於慢性腎炎的功效主要表現在利尿,改善腎功能,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方面。

玉竹 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大明本草》裡面記載:玉竹「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腰腳疼痛」。

玫瑰花 中和調節之用。

四者搭配疏肝理氣,養腎降糖,適合糖尿病人飲用。

黑豆茶:補腎抗衰老

取黑豆100克、紅糖適量、清水700ml。

將黑豆用清水洗一下,瀝干水分後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黑豆,將黑豆煮熟後取出黑豆。之後再加入適量紅糖,將其攪拌融化後即可食用。

註解:

黑豆 《本草綱目》中,列舉了不少古人服食黑豆養生長壽的例子,如「李守愚每晨水吞黑豆到老不衰」,「陶華以黑豆煮鹽,常時食之,元能補腎」,「甄權每食後水吞黑豆30粒,令人長生,又益陽道」。

根據中醫理論,「豆乃腎之谷」,黑色屬水,水走腎,所以黑豆對於腎的功能益處多多。

枸杞紅棗茶:滋補肝腎

準備一些冷水,紅棗,冰糖及枸杞。紅棗放入冷水中煮開,再放入枸杞煮5分鐘左右,下冰糖煮溶。

註解:

枸杞 性味甘平,歸肝、腎、肺經。可滋補肝腎、明目,潤肺止渴,進而使人面色紅潤,最適合用來消除疲勞。

紅棗 具有補中益氣、滋脾土、潤心肺、生津液、悅顏色的功效。

紅棗和枸杞都有很好的護肝功效,熬夜族平時也可多食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根號十九 的精彩文章:

40歲之後的人,有這6個特徵多半能長壽,看看你佔了幾個?

TAG:根號十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