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令日軍頭大的最差勁「香瓜」

二戰,令日軍頭大的最差勁「香瓜」

20世紀30-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二戰在客觀上來說還是大力推動了科學技術發展的,因為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提到二戰就不得不說日本了,眾所周知,日本在二戰時期的陸軍裝備一直很差,這種裝備上的差距,跟歐美國家相比,落後的不是一點半點,幾乎涵蓋方方面面,大到飛機坦克,小到機槍布甲,甚至連小小的手榴彈,都成了讓日軍頭大的東西。

1920年,日軍正式開始研發手榴彈,但早期日軍所裝備的幾款手榴彈都非常失敗。直至1937年,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但那時都沒有一種性能相對穩定的手榴彈可供日軍使用。迫於戰爭的壓力,日軍最後在以往的經驗上研製出了一種名叫97式的手榴彈,又叫「香瓜手雷」。

「香瓜手雷」的誕生,一度讓日軍頭疼不已,也可以說是「敲得頭疼」。這種「香瓜手榴彈」採用圓柱形鑄鐵彈體,外有縱橫刻槽,將彈體分成50塊,原意是想將彈體分裂成一定數量的破片,但實際上這些刻槽對形成破片並無太大作用。而且出於安全原因,這種手榴彈在啟動時必須磕一下才能引爆。它適用於室內那些躲藏在射擊死角的敵人。在直線扔的時候先在頭盔上磕一下再扔,不然很難引爆。可要知道,當時日本早期海軍陸戰隊並沒有裝備鋼盔,戴著類似海軍的帽子,這當然不能在腦袋上硬敲,只能在需要引爆時到處尋找堅硬的物體,這種行為在激烈的作戰中真是尷尬到了極點。關鍵是這種手榴彈的性能非常不可靠,很多日軍士兵在敲擊的時候就自己引爆了。

也多虧了這種「香瓜手雷」,讓日軍在法西斯戰爭失敗的道路上更近了一步,這樣尷尬的武器,也就是日本人能想得出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初簡軍事 的精彩文章:

鎮嵩軍,一朵矛盾糾結的抗日奇葩

TAG:初簡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