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電圖正常,為啥醫生還說我是冠心病?

心電圖正常,為啥醫生還說我是冠心病?

心內科門診經常會遇到心慌、胸悶的患者,查了心電圖很正常,但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冠心病。

患者經常對此產生疑問:是誤診嗎?還是檢查心電圖時操作失誤?

其實,這主要是由於心電圖檢查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

同心管家:心電圖

局限1:沒發病查不到

我們常說的心電圖檢查,是指人在安靜狀態下所做的心電圖檢查,也叫做常規心電圖檢查。

對於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包炎等疾病都具有診斷價值,它能告訴我們心臟在一小段時間(約10秒)的「動靜」

如果這段時間恰好發病,普通心電圖會立刻捕捉到這個信號。但是,如果檢查期間心臟很「安靜」,那就只能錯過了。

局限2:病早期查不到

人在安靜狀態下,即使冠狀動脈內腔狹窄至70%,血流量減少約50%,其心肌的血氧供應與需求仍能維持平衡,心電圖可表現正常。

當心電圖出現典型缺血改變時,冠狀動脈血流量一般已下降70%以上。由此可見,心臟及冠狀動脈循環有較大的代償能力,心電圖對冠心病早期的診斷是不敏感的。

局限3:有假陰性

打個比方:在天平的任何一側放上物品,天平不能維持平衡,必將向放物品的一側傾斜;如果在天平兩側同時放上相同重量的物品,天平反而能保持平衡,但顯然天平的負重是增加的。

心臟的供血也可以這樣簡單理解,單支血管狹窄時心電圖可有缺血改變,多支血管狹窄時心電圖的缺血改變相互抵消,心電圖顯示正常,我們稱其為「假陰性」,但事實上心臟的缺血情況是加重了。

局限4:覆蓋面不足

常規心電圖包括12個導聯,可涵蓋心臟的前壁、下壁、側壁等大多部位,但不包括心臟的右側(右心室)、後壁。

右心室、後壁缺血甚至梗死時,常規心電圖會有一些間接表現,有經驗的心臟專科醫生會加做右室、後壁等其他6個導聯,非心臟專科醫生則容易漏診。

那為什麼常規心電圖檢查仍是醫生的首選檢查呢?

主要原因就是普通心電圖技術成熟,成本低廉,普及面廣,基本能隨到隨做,而且檢查費用便宜,非常快捷。

至於漏診的情況,大家也不必太擔心,醫生在詳細了解病史和體格檢查後,會根據病情選擇下一步的檢查手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心管家 的精彩文章:

中國疾控中心:流感病毒易於變異,它可沒感冒那麼簡單

TAG:同心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