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安靜時:我們大腦里聽到的「嚶」聲到底是什麼?

安靜時:我們大腦里聽到的「嚶」聲到底是什麼?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在很安靜的時候,頭部會聽到一直有一種很高很尖銳的「嚶」————一直在腦子裡。一說話又聽不見了,安靜下來後又能聽見,小編以前一直以為是自己的腦子壞掉了,但是發現很多人也會聽到這個聲音,那這個聲音到底是什麼呢?

現在主要有以下說法:

1. 活體神經元自主放電的結果

這個理論認為這個聲音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現象,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時候,活體神經元處於無序放電狀態,這時我們就能聽見「嚶」的聲音,一旦有聲音出現刺激到聽覺神經,神經放電從無序狀態投入到工作狀態,也就聽不見那個「嚶」的聲音了

神經元自主放電

這就像音箱和麥克風,沒輸出輸入的時候會提高背景音的輸出輸入,於是能聽到音箱嗡嗡,沒聲音時麥克風會把沙沙聲提高得很響,因為麥克風正在努力尋找有沒有聲音發出。聽覺也是如此,聽不到聲音的時候會因為無事可干而想要干點啥,越安靜越無事可干越焦躁得想要找到些聲音來,只要是活的神經元,不讓它放電傳輸信號是不可能的,如果沒有正確的信號可以傳輸,那就自己輸出些信號出來,就容易造謠傳謠你越是注意這個聲音,大腦就越容易投入更多神經資源來一起製造這個聲音讓你聽到,因為著實找不到聲音啊,只好無風起浪如果注意力不在這個聲音上而是別的事情上,就聽不到了,因為那不是聲音,而是聽覺神經回應大腦訴求的結果

2. 自發性的耳聲發射——耳蝸的機械振動

我們的耳朵不僅僅是聲音的感受器,在很多情況下,也是聲音的發生器。其來源是耳蝸外毛細胞的主動運動,當然,除此之外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比如由中耳炎或其他原因導致的耳鳴。這種就建議及時就醫了

耳蝸位置和外貌

內部的上皮有很多毛,他們能感受到相應的頻率。毛的長短不一,共振頻率也不一樣

毛細胞為感覺細胞,位於支持細胞之間,細胞頂部有許多靜纖毛和一根動纖毛,末端與神經相連,動纖毛是會動的,人體內,呼吸道的上皮細胞可藉助纖毛的定向擺動排除粘液和粉塵,另外小蝌蚪也是靠尾部的纖毛來游泳哦,總結一下,就是很多纖毛一起抖,抖出的聲音來

大家覺得是什麼原因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鮮事簡單事 的精彩文章:

荒謬的歷史:倫敦的大惡臭

TAG:新鮮事簡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