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連漢字都申遺,究竟是為了什麼
最新
01-13
一說起「申遺」,幾乎每個人都能想起韓國,想當年的「端午申遺門」事件令每個中國人咬牙切齒。中國人多少年的節日居然讓韓國人拿去申遺了,這件事也給中國提了一個醒,因此我國也加速了對於傳統文化的保護重視與申遺,不能在任由韓國攫取我國的傳統文化了。但是韓國人可不是這樣想的。
在韓國人眼裡,只有中國人想不到的,沒有它申不了的項目。從那些年的端午節,拔河,再到後來的暖炕技術,漢字。以至於很多網友表示「現在開始,對鬥雞、斗蛐蛐、踢毽子感到深深的擔憂」,「想想都心塞,下一個會是麻將、滾鐵環還是丟手絹?」,「趕快把廣場舞申遺,趁還來得及」
其實韓國人的申遺不能說完全針對中國,因為韓國的很多申遺項目還是與中國傳統有很大的出入的,例如端午節,韓國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端午祭是韓國的一種慶祝方式,通行於以江陵市為中心的嶺東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關嶺。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包含了滿洲薩滿祭祀、舞蹈、民間藝術等內容。雖然出自中國,但又融合了民族特色。
但是韓國的申遺還是引起了中日重視,因為暖炕技術我們可是卻是存在的,近些年中國也加速了申遺和保護。還是挺不錯的,因為如果本國文化被認定為世界共同遺產,一能給國民帶來自豪感,二能提高國家的國際形象,三能給地區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TAG:一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