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重視就有大隱患 關注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不重視就有大隱患 關注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引言:

為什麼現在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那麼多?是怎麼造成的呢?這到底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上海市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治醫生羅義為我們一一解答!

在新生兒骨科門診的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都是抱在懷裡的毛毛頭,幾乎全是女嬰,原來她們都被體檢出臀紋不一致或有長短腿,來確診是否是髖關節發育不良。許多家長說,我們小時候從來沒有這個病,怎麼現在那麼多?一方面,以前醫療不是很發達,不能及時發現。另外,許多家長覺得小孩學走路不穩或摔交很正常,沒有這個意識。本次,我們專訪到上海兒童醫院普陀新院小兒骨科主治醫生羅義為我們答疑解惑!

1.兒童髖關節發育不良(DDH)是先天的嗎?能預防嗎?

髖關節發育不良英文是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dysplasia of the hip,是兒童骨科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發病率在1‰左右,女孩的發病率是男孩的6倍左右,左側約為右側的2倍,雙側約佔35%。具有一定的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後天發育性因素造成的。在新生兒期給患兒捋腿和捆腿的「蠟燭包」襁褓方式是錯誤的,可以使DDH發病率增加十倍多。因此在發育的早期即生後六月內是可以做一些預防的,比如做青蛙操,分腿抱等。

2.髖關節發育不良如何發現?

一般衛生站會先篩查,覺得有問題會推薦到三甲醫院做b超。單側脫位患兒早期可以有臀紋、大腿紋不對稱,但特異性不強。一側髖關節內收。雙側脫位患兒會陰部變寬。另外,單側脫位患兒有下肢不等長,行走期雙側髖關節脫位的患兒有跛行步態,鴨步,這個就必須重視!

3.角度多少以上是必須治療的?分幾種治療方式?

DDH有三個亞型,即全脫位,半脫位,以及發育不良,前兩型必須治療,發育不良則需根據髖臼指數,正常的髖臼指數對於不同年齡的患兒是不同的,一般一歲時髖臼指數應小於25度。

治療方法要根據年齡,六個月以內的推薦pavlik支具,六個月到18個月推薦保守治療,如閉式複位加支具固定,18個月以上全脫位可以開始考慮手術複位。

4.一歲半以後,仍有輕微發育不良現象。是否可以不用治療?

這種情況建議定期隨訪,畢竟手術治療創傷較大,會留下疤痕。也可以考慮用行走的外展支架治療

5.輕微覆蓋不足與角度不正常,有何區別?

髖臼覆蓋率和髖臼指數都是評價髖關節的常用指標,這兩者是不同的,但有一定的聯繫,一般來說,覆蓋率低往往伴有指數大偏大的情況

6.發育不良對今後走路的影響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短期內不會有明顯癥狀,但是在成年的早期,容易過早出現骨關節炎,影響生活質量。

7.開刀的後遺症,成功率。效果是否長久,持續?有什麼變化?

手術的療效要看手術的類型,疾病嚴重程度以及手術年齡。一般的原則是早發現早治療,年齡越小越有希望做保守手術,反之就要做切開關節以及截骨的手術。手術後需要長時間石膏固定,明顯的疤痕,關節活動範圍受影響,雙側下肢不等長。恢復不好的話,還有可能再脫位,股骨頭壞死等等。一般石膏拆除後要儘早鍛煉,否則關節僵硬難以恢復。

醫生簡介:羅義

上海市兒童醫院小兒骨科主治醫生,200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臨床醫學七年制小兒外科專業。現任SICOT(國際創傷與矯形協會)上海分會委員。2012年華山醫院手外肌電進修。2014年捷克布拉格國際兒童創傷大會大會發言。2015年赴以色列特拉維夫醫療中心Dana兒童醫院,完成為期一年的脊柱外科訪問學者。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可擅自轉發

本文刊登於2017年《移居上海》5-7月刊「保身價」欄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三魂七魄與鬼的詮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