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胡十六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五胡十六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在現代漢語中已經是被廣泛的應用一個成語了,本意是說把風聲和鶴的叫聲也當成了敵人追趕的異常聲響,一草一木也看成了敵人的軍隊,說明狼狽逃跑時驚嚇恐懼的程度。後來用來形容,在人非常驚慌的時候,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都恐懼緊張,疑神疑鬼。這個典故是出自《晉書》苻堅的傳記,講的就是「淝水之戰」的故事,這場影響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著名戰役,是前秦的國君苻堅發動的一場旨在統一全國的軍事行動。

這是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尤其是前秦投入兵力達百萬之眾,而東晉不過區區幾萬人馬,實力懸殊是顯而易見的。按理說,東晉這點人馬去抵禦百萬的前秦軍隊,無異於雞蛋碰石頭,東晉必敗無疑。然而戰爭的最終結果卻是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幾萬人馬盡然擊退了聲勢浩大的百萬大軍,不僅改寫了中國的歷史,也創造了軍事史上的奇蹟。

本來軍事實力佔有壓倒性優勢的前秦帝國,打敗晉軍統一全國是毫無懸念的,但是前秦已故丞相王猛早就指出,在前秦內部的民族矛盾沒有得到妥善解決之前,不宜對南用兵。實際上,苻堅發動這場戰爭之初,在秦國內部支持者就很少,包括皇后皇太子在內的多數人都是持反對的意見,紛紛勸阻苻堅放棄這次軍事冒險計劃。然而此時好大喜功,輕敵自大的苻堅不顧群臣和皇族成員的反對一意孤行。

苻堅不再理睬多數人的意見,在一片反對聲中下達了總動員令,命他的弟弟苻融率領步騎聯合部隊二十五萬,擔任先鋒。苻堅親率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的主力部隊,隨後續進,總兵力接近百萬。大軍從長安出發,直指東晉邊境重鎮壽陽(安徽壽縣),拿下東晉首都建康(南京),志在必得。

消息傳到江南,立刻在東晉引發了政治大地震,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東晉政府緊急任命謝石(謝安弟)為征討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率謝琰(謝安子)、桓伊等八萬人拒敵,另派胡彬率水軍五千人增援壽陽。正如王猛等人的觀察,此時晉朝內部權力鬥爭趨於緩和,自從掌握軍權的桓溫去世後,王謝兩家大族跟桓氏家族達成某種和解,所以窩裡斗已經不是主流了,維持一個利益分配相對平衡的局面才是共識。這個時候,在東晉朝廷中,有了這樣不成文的規定:兵權仍歸桓氏家族執掌,而行政權大權讓給王謝兩家,誰也別想著一家獨大,稱王稱帝,司馬家皇帝這塊神主牌位不能推到,還是要供著。所以說,此時的晉朝高層還是能和衷共濟,渡過重重危機的。

在東晉方面,此時唱主角的是謝氏家族——東晉社會的名流、謝氏家族的掌門人、東晉政府的宰相謝安帶領他的子侄迎敵。在前秦大軍壓境之際,謝安的侄子謝玄受命出師,他心裡還是沒底,而且很惶恐。但是在危急關頭,謝安卻顯得異常淡定,他既不談軍事也不談政治,只管駕車郊遊,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對前線的戰事一概不問,謝玄很著急,謝安卻拉他下棋。謝安接著又繼續遊山玩水,直到天黑才返回府中。這時,桓沖怕建康兵力不足,要派三千精銳東下支援,謝安卻不發兵,桓沖內心焦急異常,氣得桓沖沒有辦法,他說:「謝安盡派些沒有經過風浪的年輕人去御強敵,我們的國家遲早要葬送在他的手裡!」

而此時秦軍節節勝利,秦陽平公苻融等攻佔壽陽(今安徽壽縣),擒獲守將徐元喜等。而趕去增援的胡彬得知此訊只好退守峽石(今壽縣西北),不久糧道又被秦軍阻斷,因此晉軍前線更吃緊。這讓苻堅更加輕敵了,他以為晉軍已經嚇破膽了,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竟派曾是戰敗被俘的晉將朱序到晉營勸謝石等投降,但卻不知道朱序身在曹營心在漢。他很高興苻堅給他的這個差使,他到了晉營給謝石等人帶去了很多重要的情報,並出主意說:「如果等到秦國的大軍趕到,確實難以抵抗,應該乘敵人兵力還沒有全部集中的時候,從速進軍,只要打敗了他們的前鋒,挫動敵人的銳氣,那麼兵敗如山倒,就能很容易打敗秦軍了。」

本來謝石心中膽怯,不敢交鋒,只想打消耗戰,但是朱序帶來的情報讓他改變了主意,於是派大將劉牢之率五千精兵迎戰。劉牢之指揮士卒,渡水進擊,大破秦軍,這一戰盡然消滅了一萬五千秦軍,此戰讓晉軍的士氣大增。謝石的膽子也壯了,傳令拔營起寨,分水陸兩路,向前推進。苻堅得到報告,登上城樓察看。他們遠望晉軍浩浩蕩蕩開來,竟把山上的草木也當作晉兵。到這個時候苻堅的輕敵之心才有所收斂,他對弟弟苻融道:「晉軍比我們想像的要強,看來這個仗也不是很容易打!」雖然苻堅覺得,拿下東晉有一定的難度,但還是按照原計划進軍。

秦軍直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在岸邊列陣。晉軍到了河邊,不好渡河,於是謝玄派人跟苻堅說:「如果你們把隊伍向後移幾步,讓我軍渡河,這樣一決勝負才算公平。」秦軍將士當然不同意,但是苻堅昏了頭,想是有些食古不化,竟然同意了,他說:「略退幾步有什麼關係,等到晉軍渡到半途,我們派騎兵攻擊,還怕打不贏他們?」半渡而擊之本來也是一條不錯的計策,但是苻堅又哪裡知道,晉朝的降將朱序等人根本就是姦細。等到前面的秦軍往後移,而後面的大部隊又沒有得到任何後移的命令,朱序等人就趁機在陣後大叫:「秦兵敗了!」,秦軍都信以為真,全軍恐慌,陣腳大亂,頓時陷入無序狀態。軍士們爭先恐後開始逃跑,很快引起連鎖反應,一營逃跑,其他各營紛紛跟著逃,互相踩踏死傷無數,這樣小小的一場混亂盡然導致整個戰爭的失敗。

苻融騎在馬上想要阻止逃軍,卻被後退的兵士衝到,墜下馬來,又被隨後趁機追擊的晉兵殺死。戰事很快發生了逆轉,晉朝降將朱序、徐元喜等抓住機會陣前起義,秦軍一潰千里。晉軍趁機收復壽陽,繳獲苻堅乘坐的雲母車及大批器械、軍資、珍寶、牲畜等,並俘虜了前秦的淮南太守,這一戰終使苻堅一統天下的宏願成為泡影,讓偏安的東晉朝廷得以保住東南半壁。此時的謝安還是那麼淡定,他還在跟人下棋,等到捷報送來,他看完就隨手放在旁邊,繼續下棋。跟他對弈客人卻耐不住,問戰況如何,謝安隨口答道:「孩子們把賊兵打敗了!」謝安能沉得住氣,但是儘管顯得神情淡定,其實他內心激動異常,進屋時因為內心狂喜而腳步過重,踩斷了木屐的後跟,他竟然沒有感覺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五胡十六國:偏居涼州的漢人王國

TAG:平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