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至愛梵高(下)

至愛梵高(下)

「 我想用作品來證明,我這個低賤的人,心懷瑰寶,絢麗燦爛 」 ——梵高

4. 每個人,都有封寄不出去的信

父母對逝去生命的悔恨(未出世便夭折的孩子),讓梵高在童年就失去了所有的春天。

梵高是為數不多的,讓你一想起,心就會痛的人......如果梵高可以重回現代博物館,看到自己的畫作被如此多的人群圍繞,他該是怎樣的泣不成聲......

他曾不斷的向這個世界釋放回聲,但那個時代的人並沒有收到......儘管如此,他還是給予了萬物生靈毫無分別的愛——他將整個流動的生命,用密集的筆觸,呈現給這個世界。

或許,現實中的每個人情感的蓄水池裡,似乎有一封不知要寄往哪裡去的信,但人間已無收信人。

5.關於夢想

生活中,你問朋友或親人:「你的夢想是什麼?」但能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答案的人很少。就算ta回答了,但也會說:「一切都太遲了.....」。這時候,請想想梵高——他學畫畫時,才27歲。

不管你被生活折磨到遍體鱗傷,還是因為愛情你才覺得這個世界更美......在那個時代,梵高得到的冷漠永遠比愛意多,但他還是讓懷裡的枯枝開出了鮮花。

面對生活的困頓和嘲笑譏諷,梵高用手中的畫筆,將那些薄情投向畫布......他將滿目瘡痍,變成一幅幅在懸崖峭壁上空缺的畫卷。

6. 梵高死後——親愛的提奧

房間里,提奧滿腦子都是哥哥活著時候的身影,他坐在地上,周身被梵高的畫作包圍。

他的意識,進入一個被金黃和鈷藍充斥著的平行空間——「這就是成為一個藝術家所付出的代價嗎?一個被全世界拒之門外的人,他已經把自己的骨頭血肉燃燒殆盡換取的熱量,能撐多久?

良久凝視畫作,提奧的世界開始天旋地轉.......樹叢,橋,星空,土豆,農民,桌子,咖啡館,教堂,小船,自己的房間,還有向日葵,鳥群,田野……從他腦海一一而過,整個頭腦的銀幕似要燃燒起來.......星星在閃耀,絲柏在燃燒,麥地的金黃灼傷眼睛,群鴉撲著翅膀遠去,彈琴的少女,憂鬱的醫生,在椅子上哭泣的老人......所有被梵高寵愛過的生命,被嘲諷過的生命,被侮辱過的生命,都一一蘇醒過來

《抱著頭的老人》

《吃土豆的人》:這是梵高自稱為「農民畫家」的代表作

《梵高的卧室》

《杏花開》

這幅畫,是梵高送給剛出生侄子(弟弟提奧的兒子)的受洗禮物——春日,水藍色的天,靜如不起一絲波瀾的春水,八十多朵杏花開了。一片薄薄的粉白色柔嫩,如夢,似乎正是萬物被造時的原初本色——純潔,沒被人的一絲邪惡所污染。

如果他能看到人們對他去世的反應,看到人們有多疼惜他,他一定不會想要死去」最後,提奧寫信給母親說。

7. 再見,梵高!

痛極如炙,誠極如赤。

將這些寫完的時候,彷彿又失去了他一次。

浪漫、美好、窮苦、罪惡,這些東西緊密交織,組成生命,散發出光芒消亡的邊界,在那以虛空為背景的輪廓......至愛梵高,再一次,還未待你轉身,已一秒淚目......讓我再多看你一眼,星空和黑夜,西去盤旋的飛鳥......

這個在世俗里被認為「低賤」的人,越過卑微,在星光深處,走向了落寞疾苦的終點......而他也終於在死後,達成了自己的願望——

「I want to touch people with my art,I want them to say——he feels deeply, he feels tenderly。

「我想用自己的繪畫與人們溝通,我希望他們會說——他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除了梵高的畫,你也情願被他的筆觸打碎,潛入他星空的漩渦里,溶成永恆的碎片。他曾這樣寫信給提奧——

親愛的提奧

不管我的畫什麼時候會變得好賣,我都不太在意。我唯一擔心的事情是,我怎樣才能讓自己對社會有用。我必須在有限的幾年中完成一定數量的創作……我在世上唯一的顧慮就只有對這世界未盡的義務和責任活在世間三十載,我還虧欠它一些可以流傳後世的素描和繪畫作為紀念品,不是為了某些特定活動應景作樂,而是為了在畫中表達純真的人性……我的一切作為,都是出於這個願望。」

你的文森特」

不朽的東西,並不以其不朽而引人注目。

梵高那飽受折磨的人生,在文字里全都化作柔絮,沒有激烈的埋怨,只有侃侃和謙卑。

或許,梵高本不屬於那個時代,所以,他寧願在麥田裡乘著烏鴉歸去......我們不要怪他,因為,這是他敏感而善良的心,在無法對抗這個世界時,選擇的最簡單最乾淨的路。

長按而二維碼,關注支支的雲巔小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支支的雲顛小屋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對懟奧巴馬:我不是他粉絲,不想去倫敦剪綵!

TAG:支支的雲顛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