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7億發薪貸M4+應收賬款,這家公司賣了528萬

2.7億發薪貸M4+應收賬款,這家公司賣了528萬

2018年1月12日晚間,二三四五(002195.SZ)發布《關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問詢函回復的公告》,宣布此前擬出售的2.69億元應收賬款,以528.3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廣西廣投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西廣投」)。

據了解,二三四五通過2345貸款王開展現金貸業務(第一消費金融註:由於貸款期限不超過30天,金額不超過5000元,屬於典型的發薪貸)。二三四五在前述公告中,對2345貸款王的定為類似於助貸——2345貸款王對接持牌機構與個人,由2345貸款王提供授信額度確認、申請貸款處理等服務;而持牌金融機構將資金通過2345貸款王發放給已通過2345貸款王審核的借款人。如果發生借款人逾期未還款的情況,二三四五(含二三四五全資子公司)將根據與合作金融機構的合同約定受讓全部或部分逾期貸款(包含本金和利息)並進行催討。

此次二三四五轉讓給廣西廣投的應收賬款,即二三四五在開展現金貸業務中,已經從合作金融機構受讓的貸款,並且借款時間已經超過4個月(含4個月)。二三四五轉讓的應收款項賬面原值共計269,378,534.96元,涉及的貸款筆數超過18.51萬筆。據前述數據測算,此次轉讓的應收賬款的單筆額度僅1455.3元。

在前述2.69億元應收賬款發生逾期後,二三四五或二三四五委託的第三方機構已多次通過簡訊、電話等遠程方式進行過催收,最後發現相關債務人的繼續履約意願或履約能力較低。

據二三四五公布的數據,2345貸款王自2014年8月上線以來,借款時間超過4個月(含4個月)的應收賬款的實際回款率極低。截至2017年12月27日,前述2.69億元應收賬款的實際回款金額僅為183.11萬元,占該等應收款項金額的比例僅為0.68%。

公告顯示,2017年12月27日,廣西廣投通過公開摘牌的方式取得二三四五全資子公司曲水匯通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曲水匯通」)的2.69億元擬轉讓資產,轉讓價格為5,283,052元,後者相當於前者的1.69%。

一位從業人士在第一消費金融微信群表示,「一般來說不良資產包的賣價相當於應收賬款賬麵價值的3%。現在因為很多人不還錢,所以會有一定折扣。」

也有多位業內人士認為,2%左右是目前的行情,二三四五的這個賣價比較合理。

某公司財務總監針對二三四五此次轉讓應收賬款提出了不同觀點,「二三四五此次處理應收賬款,應該是為了出表和避稅。」

一家催收公司的員工告訴第一消費金融,「現在行情不好。2016年M2+能賣到5%,現在M3%+報價到3%很多買家都要考慮。現在有的現金貸M6資產包0.8%就出手了。」

按照第一消費金融此前的測算,2345貸款王的綜合費率實際上遠超36%,違反了2017年12月1日央行、銀監會下發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的規定:

「各類機構以利率和各種費用形式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禁止發放或撮合違反法律有關利率規定的貸款。各類機構向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應統一折算為年化形式,各項貸款條件以及逾期處理等信息應在事前全面、公開披露,向借款人提示相關風險。」

在監管2017年12月1日之後下發的監管文件中,多次重申不得發放綜合費率超過36%的貸款。由於24%至36%屬於自然債務區,借款方只要拒絕履行超過24%但不超過36%的部分的費率,實際上可以不予履行。因此,借款人實際上只要償還本金和綜合費率不超過24%的部分即可。

從裁判文書網的檢索情況來看,檢索關鍵詞「二三四五」和「2345貸款王」得到的關於二三四五貸款方面的訴訟案例均為0,說明二三四五方面實際上不願意就2345貸款王帶來的逾期事宜訴諸法律。因為如果不訴諸法律,可以通過不斷升級的催收,去獲得超越24%,乃至於超越36%的綜合收益,而訴諸法律,則判決結果對於借款人有效。

前段時間,某互聯網仲裁平台通過某自媒體瘋狂炒作網路仲裁。實際上,網路仲裁也無法解決綜合費率超過24%部分的費用的催收問題,也即沒有辦法綜合費率超限這個最核心的合規問題,只不過借用國家公器嚇唬借款小白。

據《瀟湘晨報》1月11日報道,長沙一位49歲的母親給19歲的女兒還貸10餘萬元之後,發現女兒的債務是個無底洞,後不堪壓力於1月8日自殺,隨後四撥催收人員上門討債。有句俗語叫,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瀟湘晨報》並沒有去追溯那位19歲的成年女子為何借了那麼多錢,但將這一個悲慘的現象截取一個片段,倒是頗具傳播力。

冷眼看待類似事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金融服務瘋狂地覆蓋此前沒有得到金融服務的人群,但金融教育和法律教育卻極端滯後,導致各類移動互聯網金融公司無法無天地在神州大地覆蓋金融小白和法律小白人群,最終釀成各式各樣的悲劇。而數字急劇擴張的正享受或者將要享受移動互聯網金融的人群,則需要警惕這個時代的「新事物」,尤其是在完全看不清楚、算不明白的情況下不要盲目地去接受「金融新事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消費金融 的精彩文章:

TAG:第一消費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