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烙印的枷鎖: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烙印的枷鎖: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小的時候,我經常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父母就會用惡毒的語言詛咒我;他們心情不好會拿我出氣,彷彿讓我痛苦他們會好受些,因此他們心情不好時,我總會想盡辦法讓他們開心,即使我正在谷底。

從小,我就被告知,我的出生是個意外。而在成長曆程中,我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是多餘的:在他們眼裡,我花的每一分錢都是不該花的,因此很小我就要焦慮自己的各種費用,也常常在這方面受挫;我永遠是那個最後的撒氣筒「生你真沒用/就不該把你生出來」... ...

我很自卑,記憶中從沒得到過父母認可,一味地嘲諷打擊,感覺自己什麼事都不可能做好,現在即使完成了一些任務,也會自我懷疑

和父母無法親近,其實很痛苦。從小父母由於工作關係,將我寄養於親戚家,寄人籬下,很多壓抑,那時候不理解父母為什麼不要我,又想又恨,到現在和他們一起我也不會表達出自己的太多情緒和情感,一直都很壓抑

記事開始,父母就沒什麼交流,後來才明白他們之間沒有感情,家裡一直這樣死氣沉沉,沒有交流,沒有情緒,感覺是在無聲的世界裡。我經常夢見,我無論用多大力氣的砸、摔東西,都沒有任何迴響,現實中常常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不會與人建立關係,經常好絕望,甚至想自殺。

... ...

對於兒童時期的我們,父母即全世界,那些與他們的相處、互動,也逐漸塑造出了現在的我。

兒童早期的內部世界的構成 = 幻想+投射+家人照顧,心理學家克萊因認為幻想指的是心理預期,是內部世界的基礎;作為防禦的投射是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情感、衝動歸屬到他人身上。

因此,在兒童時期,無論是家人疏於照顧,還是家人與孩子的互動形式,都影響著孩子內部世界的建設。

如果父母總以冷漠態度對待,即使剛開始會有本能的一些反應(哭、鬧),但孩子的心理預期還是會逐漸轉變成冷漠回應,而這些將對他將來的性格,關係處理等等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這種預期沒能被改變,這便是原生家庭烙印,代代相傳。

在原生家庭里,你如果常常

被忽視,被遺忘,被冷漠對待,被嘲諷,被打擊,要討好,要壓抑... ...

而現在的你,如果

不敢信任,不會建立關係;不敢愛,不會愛,或者極度依賴;感覺自卑或絕望...

如果你不想再繼續這種狀態,想擺脫,想改變。

進入一段很好的關係中,感受被包容,被接納,你是可以被漸漸治癒的。

你一定會有疑問,如何找到這樣一種療愈關係呢?

有些人能幸運的找到能夠接納TA們的另一半或者好朋友,他們被理解被包容從而得以成長,但這卻僅僅是極少數的案例;還有更多的人會由於帶著自身的創傷,而無法建立關係,甚至有創傷吸引,體驗到更多的困難與不易。

如果你想療愈自己,在安全、抱持的氛圍內得到鼓勵和幫助,將自己展示出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可以幫到你。TA可以陪伴你一起去看見那個曾經身處無助的你,並陪伴你從中成長,走出當下的困境,收穫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到底什麼才是女生所謂的安全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