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安全用藥100問建議收藏

安全用藥100問建議收藏

1、什麼是藥品分類管理?

答:藥品分類管理是國際通行的管理辦法。它是根據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則,依其品種、規格、適應證、劑量及給葯途徑等的不同,將藥品分為處方葯和非處方葯並做出相應的管理規定。

建國以來,我國已先後實行了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和戒毒藥品的分類管理,目前正在進行的處方葯與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其核心是加強處方葯的管理,規範非處方葯的管理,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生,切實保證人民用藥的安全有效。

4、什麼叫安全合理用藥?

答:安全合理用藥就是應該做到:根據病情、病人體質和藥物的全面情況適當選擇藥物、真正做到「對病下藥」,同時以適當的方法、適當的劑量、適當的時間準確用藥。注意該藥物的禁忌、不良反應、相互作用等。並且還要注意盡量少花錢。這樣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經濟地用藥了。

7、為什麼非處方葯還要分甲類和乙類?其標識是什麼?

答:實施藥品分類管理的原因之一是方便廣大群眾,一些小傷小病可以就近購葯,及時用藥,免去請假、誤工費時、費錢、費力之苦,為了使公眾更為方便、又將非處方葯中安全性更高的一些藥品劃為乙類,此類可在藥店出售,還可以在超市、賓館、百貨商店銷售,甲類的OTC標識是紅色,乙類為綠色。

10、何謂葯源性疾病?

答:葯源性疾病又稱藥物的誘發性疾病是由某種藥物或數種藥物之間互相作用而引起的與治療作用無關的藥物不良反應。這種不良反應所發生的持續時間較長,反應程度較嚴重,造成某種疾病狀態或器官局部組織發生功能性、器質性損害時,就稱葯源性疾病。如慶大黴素引起的神經性耳聾,肼屈嗪引起的紅斑狼瘡等。葯源性疾病比藥物不良反應要嚴重些,如果發現得早,及時治療,絕大多數可以減輕癥狀或者痊癒。但若不能發現,耽誤了治療和搶救,則可能引起不可逆轉的損害,甚至終身致殘直至死亡等。

13、何謂耐受性?

答:某些人連續服用某種藥物後,身體對該藥物的敏感性(反應性)降低,需要增加用量,甚至接近中毒量才能產生原有的治療作用,這種現象叫藥物耐受性。就像長期喝酒的人對酒的耐受性較大一樣。當反覆應用某葯逐漸產生的耐受性叫做後天獲得耐受性。對於這種耐受性只要經過足夠的停葯時間,其耐受性便可消失。為了防止耐藥性產生,避免長期使用一種藥物,可採取間歇用藥或同類藥物中其他藥物交替使用。有時,個別病人對從來沒用過的藥物也能耐受很大的藥量,這種先天耐藥性可長期保留。

16、什麼是藥品的毒性反應?

答:毒性反應也叫毒性作用,是指藥物引起身體較重的功能紊亂或組織病理變化。一般是由於病人的個體差異,病理狀態或合用其它藥物引起敏感性增加而引起的。那些藥理作用較強,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較為接近的藥物容易引起毒性反應。此外,肝、腎功能不全者,老人、兒童易發生毒性反應。少數人對藥物的作用敏感,或者自身的肝、腎功能等不正常,在常規治療劑量範圍就能出現別人過量用藥時才出現的癥狀。

19、為什麼有的人原來對某種藥品不過敏,後來卻過敏?

答:人體原本沒有接觸過某種藥品,體內沒有對這種藥品的抗體,就不會發生過敏反應。接觸過這種藥品後,身體里有了這種抗體,再遇到這種藥品,就可能發生過敏反應。另外,有些人的過敏反應主要是對藥品里的雜質、輔料、增加劑過敏。不同廠家採用不同的生產設備和生產工藝,不同的輔料,添加劑、產品的雜質情況不同,也會出現「原來不過敏,後來過敏」的情況。

22、是不是中藥的不良反應比西藥少?

答:中藥的使用講究辨證論治、合理用藥、一人一方、隨證加減,中藥也是以化學物質為基礎的,有時還存在講究地道藥材、如法炮製等。嚴格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服用中藥,有助於減少和避免不良反應。但是如果不遵守辨證施治的原則或辨證不當,組方不合理,中藥材質量有問題,也能引起許多不良反應。現在許多中成藥、中藥新劑在使用過程中,不良反應也很多,應該引起重視。

25、哪些人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

答:一般認為,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患有肝臟、腎臟、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方面疾病的人,容易發生藥品不良反應。孕婦、哺乳期婦女服用某些藥物還可能影響胎兒、乳兒的健康。

28、哪些藥物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

答:許多藥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如巴比妥類安眠藥,非巴比妥類安眠藥如安定、安寧、利眠寧。降壓利尿葯硫酸鎂、甘露醇、速尿、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

31、不同的人服用同樣的葯,為什麼有的人有不良反應,有的人沒有不良反應?

答:主要因為人與人之間對藥品不良反應的敏感性方面有較大的個體差異。

34、怎樣預防藥品不良反應?

答:藥品的不良反應的預防是一個關係全社會的系統工程。首先,政府部門應該重視這項工作,起草有關法規,設立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專業機構,給以各方面必要的支持,及時發布藥品不良反應信息,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其次,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和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應該設立相應的部門,認真地收集、報告藥品不良反應病例;電視台、廣播電台、報刊雜誌應該經常宣傳普及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教育,消費者也應該努力學習一些合理用藥、安全用藥的知識,提高這方面的自我保護能力。

37、哪些藥品容易出現藥物相互作用?

答:治療指數低的藥物(即劑量稍有變化藥理作用即有明顯變化的藥物),需要監測血葯濃度的藥物,酶誘導劑和酶抑製劑都容易發生藥物相互作用。它們包括口服抗凝葯、口服降糖葯、抗生素葯、抗癲癇葯、抗心率失常葯、強心苷和抗過敏葯等。

40、西藥哪些常用藥物不能合用?

答: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使用時,有可能由於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藥效降低或產生毒副作用。為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現介紹幾種不能同時使用的常用藥,請患者用藥時予以留心、留意。

(1)磺胺葯與酵母片這兩種葯合用,等於為細菌提供了自上而下所必要的養料,同時降低及抵消了磺胺的藥效。此外,磺胺類藥物不能與烏洛托品、普魯卡因同用。

(2)異煙肼、利福平與安眠藥異煙肼和利福平是抗結核葯。安眠藥有很多種,水合氯醛、魯米那等。它們合用時可引起嚴重毒性反應,還可引起藥物性肝炎,甚至可引起肝細胞壞死。

(3)四環素族藥物與補血藥物前者有四環素、土霉素、金黴素、強力黴素,後者有硫酸亞鐵、富馬鐵、構櫞酸鐵及其複合製劑力勃隆等,兩類葯合用,將使治療失敗。

(4)紅霉素與維生素C紅霉素在酸性環境中作用明顯降低,故不宜與偏酸性藥物維生素C合用,否則會降低療效。

(5)磺胺葯與維生素C磺胺葯的種類不少,包括常用的百炎凈、雙嘧啶與維生素C合用,在酸性尿中易結出結晶,形成尿結石,不易排出可損傷腎臟。

(6)麻黃素與痢特靈

麻黃素是一擬交感神經介質藥物,靠單胺氧化酶代謝,而痢特靈正是單胺氧化酶抑製劑,兩者合用後,他們在體內蓄積,並與體內產生的去甲腎上腺素起協同作用,使血壓大幅度升高,甚至可產生血管意外而死亡。

(7)胃復安與胃瘍平、普魯本辛、阿托品

前者加強胃竇部收縮,促進胃內容物排空;後三者則減緩胃腸蠕動,抑制胃腸的排空。因它們在藥理上發生對抗,而降低藥效。

(8)阿司匹林與消炎痛

雖然兩者都是退熱止痛和抗風濕的葯,但合用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面易加重對胃腸道的副作用,使胃出血,穿孔的機會明顯增加。

(9)氯黴素與磺脲類降血糖葯

這兩種葯同時服用會造成磺脲類降血糖葯在血中的濃度增加,會引起低血糖。

43、應用抗菌藥物需考慮哪些問題?

答:應用抗菌藥物時,需要根據病人所感染的微生物種類、病人的機體狀態以及藥物的抗菌作用、抗菌譜、選擇性和對機體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慮後,選擇最佳的抗菌藥物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如果忽略了任何一方面而不合理地應用抗菌藥物,除了會發生不良反應影響病人健康外,還會產生抗菌藥物的獨特的耐藥性,它的危害性就更大了,不但會影響用藥者的治療效果,而且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一旦產生了耐葯菌株,對其感染的治療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46、濫用抗菌葯有何危害?

答:濫用抗菌葯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貽誤子孫!在此,僅扼要列舉以下4個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葯。病原微生物為躲避藥物,在不斷地變異,耐葯菌株也隨之產生。目前,幾乎沒有一種抗生素不存在耐葯現象。據文獻報道:耐紅霉素的金葡球菌已超過50%,耐頭孢菌素的菌株已達40%以上,耐喹諾酮的菌株在35%左右。

(2)損害人體器官。抗生素在殺菌同時,也會造成人體損害。如喹諾酮類可致年幼動物軟骨損害,使承重骨關節出現水泡,少數病人出現關節痛和炎症。此外,四環素、利福平、紅霉素均可引起肝損害;氯黴素服用後難以滅活,可引起兒童心血管衰竭的「灰嬰綜合症」,嚴重者可致死。

(3)導致二重感染。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口腔、呼吸道、腸道都有細菌寄生,寄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維持著平衡狀態。如果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敏感菌群會被殺滅,而不敏感菌群則乘機繁殖,未被抑制的細菌、真菌及外來菌也可乘虛而入,誘發又一次的感染。

(4)浪費醫藥資源。抗生素的生產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種方法,其中前兩種都需糧食作培養基;同時新的抗生素價格昂貴,濫用造成資源浪費和治療費用居高不下。

49、兒童感冒是否需要服用抗菌藥物?

答:兒童患了病毒性感冒後一般不需要服用抗菌藥物,只要加強護理,適當休息,多喝開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通常會很快恢復健康。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主要是病毒。病毒的種類很多,而且十分容易發生變異。所以,兒童對感冒一般沒有免疫力,體質和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反覆發生感冒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感冒合併了細菌性感染,如並發化膿性扁桃體炎、支氣管或肺炎,往往病情較重,表現為高熱不退、呼吸急促、咳膿痰等,這時應到醫院就診,一般需應用足量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52、服用抗菌藥物時如何注意給葯間隔?

答:以往的「白天給葯,晚間停用」方案,通常不符合抗菌藥物的特點。現在大多數抗菌藥物的日劑量可平分為2~3次,每日2次者,可在8時及20時各給1次,每日3次者可在6時、14時及22時分別給葯1次。24小時持續靜滴一般並無必要。病人一般應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要求使用。

55、外用抗菌藥物可能會出現哪些不良反應?

答:常見的有局部刺激作用,外用藥局部有燒灼感、刺痛等。其次是過敏反應,外用後局部發生接觸性皮炎,出現境界清楚的皮膚潮紅、有丘疹、水皰滲出,自覺瘙癢;一般過敏,應立即停葯,清洗患處。第三,偶可因局部外用後吸收而產生全身性藥物性皮疹;如果在外用藥後全身出現瘙癢性皮疹,應即刻去醫院就診,檢查原因;如果與外用藥有關,亦應及時停葯。此外,在外用藥前,應認真閱讀說明書。

58、如何合理選用解熱鎮痛葯?

答:根據病人的指征、機體狀況及藥物的適應證、禁忌症等綜合因素考慮選葯。(1)一般以療效確切、毒性低、價格較便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及其復方製劑為首選葯,次之選用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復方製劑等。解熱應用不超過3天,鎮痛應用不超過5天;(2)對於長期高熱的疾病如血吸蟲病、傷寒、晚期癌症可考慮應用消炎痛栓劑:(3)兒科用藥最好僅限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及其復方製劑;(4)妊娠婦女應慎用解熱鎮痛葯,最好選用對乙醯氨基酚;(5)含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的一些復方製劑如去痛片、APC最好不用,該葯已趨於淘汰。

61、為什麼孕婦要慎用解熱鎮痛葯中的阿司匹林?

答:最常見的解熱鎮痛葯是阿司匹林,妊娠初期服用它,胎兒畸形率增高;妊娠中期服用,易引起死胎,新生兒體重減輕和肝臟損害;妊娠末期服用時,可引起新生兒溶血和出血傾向。

64、應用抗感冒非處方葯西藥時如何根據癥狀選擇應用?

答:(1)感冒熱度雖不高,但有明顯的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全身酸痛的癥狀時,應選用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2)感冒初起,鼻塞、咽干、咽痛、流涕、噴嚏、流淚等可選用復方偽麻黃鹼緩釋膠囊(新康泰克)。(3)畏寒、發燒、頭痛初起,伴有全身肌肉酸痛、關節痛可選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貝諾酚等。(4)感冒癥狀重:頭痛、發熱、流涕、鼻塞、咽干、咽痛、咳嗽、咳痰等,可選用快克(復方氨基酚烷胺膠囊),新速效感冒膠囊、力克舒、康必得、銀得菲、日夜百服寧、達諾等。

67、如何根據咳嗽的癥狀表現來確定是何種病因引起的咳嗽?

答:應根據咳嗽的癥狀確定病因,如普通感冒的咳嗽多為輕咳、乾咳,有時有少量的薄白痰;流行性感冒咳嗽多為乾咳,或有少量的薄白痰,並伴有背痛、發熱(39℃以上)頭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突發性咳嗽;百日咳為陣發性劇咳;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多引起連續性咳嗽。咳嗽並伴有黃色或淡黃色痰液提示呼吸系統有化膿性感染;咳嗽並伴有黃綠色痰多見於肺結核及慢性支氣管炎;咳嗽並伴有鐵鏽色痰液則為大葉性肺炎;支氣管擴張、哮喘發作、肺炎初期等咳嗽時會伴有大量黏稠痰液。

70、復方甘草溶液不能向哪些病人推薦使用?

答:(1)不應向高血壓病人推薦:因為此葯中的甘草流浸膏有水鈉瀦留的作用,若與復方降壓片合用,反而會引起血壓的升高,故已服用了復方降壓片的病人不宜選用復方甘草溶液。(2)不應向糖尿病病人推薦:因為甘草中含有甘草酸,水解後有糖皮質激素作用,會導致血糖升高。(3)不應向心臟病病人推薦:因為此葯中的甘草能促進鉀排泄,使血液中的鉀濃度降低,導致心臟對地高辛敏感性上升而引起中毒,故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而應用地高辛時,應禁用復方甘草溶液。(4)不應向胃炎、消化性潰瘍病人推薦:因為甘草有糖皮質激素作用,能增加胃液分泌,降低胃粘膜保護和修復作用。(5)不應向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推薦,因為此葯中含有阿片,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73、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要慎用哪些葯?

答:潰瘍病患者用藥應十分的慎重,否則易加重病情,誘發出血。根據研究和臨床觀察,解熱鎮痛葯阿司匹林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能促使上皮細胞脫落,使胃粘膜失去屏障的作用,因而引起胃粘膜糜爛及無痛性胃腸道出血,必須慎用。咖啡因可使胃酸分泌,加重潰瘍病情,若必須使用時,應與抗酸藥物如氫氧化鋁同服。消炎鎮痛葯如消炎痛、保泰松對胃粘膜有刺激,致胃腸機能減退,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胃粘膜腐蝕變性脫落,嚴重者並發出血和穿孔。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可的松,強的松等)和促皮質素(ATCH)以及利尿類藥物(如速尿、利尿酸等)服用後能引起噁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胃腸道反應,嚴重者可出現胃腸道出血,皆應注意慎用。交感神經阻滯劑,如利血平、胍乙啶,可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潰瘍病情,故不宜使用。抗癲癇類藥物,如苯妥英鈉,抗精神病葯奮乃靜,四環素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等均可刺激胃腸道加重病情,亦應慎用。至於含酒精類藥物,則因酒能刺激胃酸分泌,直接刺激胃粘膜,應予慎用。

76、應用助消化葯治療消化不良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助消化葯應用時必須注意消化不良的原因,(1)如由慢性器質性疾病引起,必須在用藥的同時,去醫院檢查;(2)胰酶、胃蛋白酶、多酶片不宜與酸性藥物及鋁製劑合用,也不宜與抗菌葯和吸附劑如活性炭合用;(3)嗜鉻細胞瘤、乳癌、機械性腸梗阻、胃腸出血 等疾病患者禁用多潘立酮,孕婦慎用;(4)助消化葯大多為酶類或活菌類製劑,性質均不太穩定,放置過久,藥效會減低,故宜應用新制產品,一般在生產後保存期不宜超過24個月,並置冷暗處貯存,過期後不得再用;(5)多潘立酮是否能引起錐體外系反應尚有爭議,故一歲以下兒童應慎用。

79、對慢性腹瀉是否都應用抗菌葯治療?

答: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很多原因均可引起,常見的原因包括各種腸道感染,非感染性腸炎、腫瘤及腸道激惹綜合症等。腸道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腹瀉只是慢性腹瀉的一部分,約佔30%~35%左右,只有腸道細菌感染才需要應用抗菌葯治療。根據糞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實驗來決定,選擇有效的抗菌葯,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對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瀉,除對因治療外還需選用一些止瀉藥以對症治療。

82、慢性肝炎如何治療及用藥?

答:慢性肝炎是一種慢性病,病程遷延時間較長,應定期去醫院複查,在醫師指導下綜合治療,在醫師指導下去藥店購買肝炎輔助治療葯,由於肝病的防治較複雜,目前尚無確實有效的治療藥物,因此患者的主要的治療應在醫院綜合治療。

肝臟疾病的防治較為複雜,目前尚無確實有效的治療藥物,所以,其治療僅是一些輔助藥物,如保肝葯、去脂葯。

保肝葯,是指能改善肝臟功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的藥物如聯苯雙酯、葡醛內酯(OTC)、齊墩果酸(OTC)、水飛薊賓、肌苷(OTC)等。

去脂葯,多為含甲基的化合物,能促進脂肪溶解、轉運和代謝,減少肝細胞內脂肪的沉積。

85、老年高血壓患者適應的降壓藥物有哪些?

答: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不是治療高血壓的唯一目標,要同時考慮對心臟、腎臟和血管的保護,重視生活質量。提倡先使用一種降壓藥,力求摸索出最小的有效劑量。對於頑固性高血壓,依照聯合用藥的原則。治療老年高血壓,要注意老年人在用藥方面的特點,如腎功能減退,藥物可能產生蓄積等。必須按個體情況,選擇和調整用藥的種類數量。

(1)鈣拮抗劑 鈣拮抗劑可作為治療老年高血壓的一線藥物。它能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有抗血小板凝集、抗心律失常、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保護血管內膜、改善心肌供氧的作用,適用於高血壓有心臟病併發症患者,對老年高血壓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很少發生過度降壓。長效、控(緩)釋鈣拮抗劑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尤為合適。

(2)利尿劑 迄今為止,利尿劑始終列為一線抗高血壓葯,多年來一直用於輕度高血壓的治療。由於隨增齡導致的處理鈉和水的能力降低,用噻嗪類藥物可有助於緩解水鈉瀦留,然而長期用此類藥物可以造成多種代謝障礙,如低血鉀、高血糖、高尿酸、脂代謝紊亂,故在應用時需密切注意代謝變化。

(3)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ACEI) 這類藥物有很強的血管擴張的作用,可有效降低血壓,無直立性低血壓及反射性心律加快的副作用,很適於老年患者。這類藥物有抗重塑效應,可逆轉心室肥厚、改變心室結構。此葯的不良反應與劑量有密切的關係。

(4)β受體阻滯劑 其缺點是中樞神經副反應 ,如嗜睡、乏力等,禁用於Ι度以上心臟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綜合症和心力衰竭的患者。該類藥物可致糖耐量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5)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TⅡ) 該類葯能阻斷血管緊張素Ⅱ的各種效應,如血管強力收縮、醛固酮生成增加,間接增加緩激肽的血管擴張作用,從而降低血壓,適於較長期應用。此外,該類藥物對改善心功能有較明顯效果,副作用少見,很少發生咳嗽。

88、高血壓病的治療原則有哪幾點?

答:高血壓應用藥物治療時應遵循下列幾點:(1)從低量開始;(2)儘可能使用長效藥物;(3)合理聯用藥物,小劑量可減少不良反應;(4)考慮已存在的靶器官損害,對每個患者應個體化治療。

91、Ⅱ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如何選擇?

答:Ⅱ型糖尿病患者根據體重可分為肥胖和非肥胖兩種,肥胖型患者呈明顯的胰島抵抗和胰島素血症,因此在治療方面兩者不同。飲食與運動療法對於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尤為重要。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應首選能增加胰島素的藥物如二甲雙胍,拜糖平,羅格列酮等,盡量少用磺脲類藥物和胰島素,否則會造成胰島素血症,加重胰島素抵抗,形成惡性循環。當以上處理後血糖未達標時可加用磺脲素,用量宜偏小。當磺脲素用量較大時,血糖仍不能控制,應該考慮用胰島素治療。此外還可以加一些減肥藥。

對肥胖型患者如經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後血糖控制不佳時,可選用磺脲類藥物,如血糖仍不能控制,可以加用二甲雙胍或γ-葡萄糖苷酶抑製劑。癥狀嚴重者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在選擇藥物治療時還應注意患者年齡,肝腎功能。如年齡較大者(大於65歲)不宜使用半衰期長,作用強的葯如優降糖,應選擇格列吡嗪避免低血糖的發生,肝功能異常者勿口服降糖葯,應注射胰島素,待肝功能恢復後再改用口服液,腎功能不好者可選用糖適平、諾和靈。餐後血糖增高者,可選用γ-葡萄糖苷酶抑製劑或諾和靈治療。

94、應用抗心絞痛葯應注意什麼?

答:抗心絞痛葯常用的有硝酸甘油、亞硝酸、異酯、硝酸異山梨醇酯、心得安,其他有罌粟鹼。

(1)利尿葯、抗高血壓、中樞神經系統抑製藥等能增強抗心絞痛發作的降壓作用,合用時要特別注意觀察低血壓癥狀。

(2)含服硝酸甘油片時,口腔有燒灼麻刺感,說明藥物有效。每次含1片,心絞痛尚未緩解,5分鐘後再用一次,連續3次,仍未緩解,應立即就醫。

(3)含服硝酸甘油時會有短暫頭痛,如頭痛一直不緩解而較嚴重,應報告醫生。連用幾天,藥效可能下降,即產生耐受性,這時暫時停葯幾天(改用其他藥物),耐受性消失後既可使用。

(4)病人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以應急需,但應密閉避光保存。含服時口腔無麻刺感說明葯已失效,應更換新藥片。

(5)長期應用抗心絞痛葯後,不能突然停葯,應逐漸減量,以防停葯反應而致心絞痛突然發作或心肌梗死。

(6)硝酸甘油類片劑,宜進餐服用,以減輕對胃的刺激。

(7)食物能延長心得安的吸收,故應於飯前1小時服用。

(8)服用硝苯吡啶後,可能使心率加快。與心得安合用,可對抗其心悸,又增強其抗心絞痛療效。

(9)如用心絞痛葯軟膏或片劑,常用在胸部或前臂皮膚毛少部位,並經常更換用藥部位。

97、泌尿系統感染用藥需注意哪些問題?

答:(1)尿路感染應注意入侵細菌種類與感染史,既往抗菌治療和尿路內器械操作等。尿路感染可分為「複雜性」和「非複雜性」兩類。(2)非複雜性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腸桿菌所致,多見於年輕女性。複雜性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既有革蘭陽性菌,亦有革蘭陰性菌,多發生在排尿機制存在結構或功能障礙的男性或女性患者,如結石、狹窄,前列腺肥大,留置導尿管及截癱等。對於複雜性尿路感染抗菌葯的療效較差。(3)尿路感染的治療以抗感染為主,輔以非抗菌葯治療,如飲食、休息、良好的衛生習慣等。對複雜的尿路感染還涉及其他的手段如手術、物理療法等。

(4)合理用藥的關鍵是明確診斷,勿將一些由婦科病引起的「尿路刺激症」誤認為尿路感染。(5)根據抗菌葯的敏感試驗選用適當的抗菌藥物。(6)儘可能不使用具有腎毒性的抗菌葯,常用的是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復方新諾明、頭孢氨苄、頭孢呋辛酯等,必要時可用頭孢曲松鈉。(7)選葯時應注意藥物的葯代動力學,宜用尿與腎內濃度高,作用持續時間長的藥物。(8)如感染嚴重或是混合感染,或易出現耐葯菌株時,可採用聯合用藥方案,一般是β-內醯胺類抗生素加用氨基糖苷類。

100、如何合理選用口服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復方製劑?

答:(1)營養不良、厭食、腳氣病等可選用複合維生素B片,成人每次1~3片,每天3次,兒童每次1~2片,每天3次;維康福片,成人每次1片,每天1次。(2)用於兒童體內維生素補充,可選用小施爾康咀嚼片,每次1片,每天1次;小施爾康滴劑,適用於0~2歲的幼兒,每天1次,每次按刻度吸管取0.5~1毫升滴入口中或放入溫水、牛奶、果汁中搖勻後服用。(3)用於動脈硬化、冠心病、胃腸潰瘍、凍瘡、壞血病、手足皸裂、手足麻木、皮膚色素沉著、牙齦出血、微血管出血等,遇此情況可選用維生素E、C複合劑,口服,成人每次1袋,每天1次。(4)用於防治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可選用21金維他,口服,成人每天2片;施爾康、金施爾康,12歲以上每天1片;善存片,成人每天口服1片;善存銀片,用於50歲以上成人,每天1片;瑪特鈉片,每天口服1片。(5)用於孕婦、哺乳婦女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可選用安爾康,每天口服1~2片;瑪特鈉片,每天口服1片;21金維他,每天口服2片。(6)兒童可選用小兒善存,4~12歲每天1片;小兒善存液,用於0歲至2歲兒童,滴入口中或加入飲料中服用。

本文內容來自「網路」,侵權立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公小琴 的精彩文章:

TAG:中公小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