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匈牙利的形成來源自馬扎兒人游牧部落的西遷,11世紀時他們在多瑙河盆地形成王國。皈依基督教後,逐漸成為歐洲抵禦外來威脅的堅強屏障。

16世紀時成為同奧斯曼帝國鐵騎鏖戰的急先鋒,為此其經歷了堪稱顛覆性的改變。1526年的莫哈奇之戰,忙於內訌的匈牙利遇上了締造奧斯曼帝國全盛期的蘇丹蘇里曼一世,結果匈牙利國王拉約什二世慘敗身亡,國家亦宣告解體:匈牙利西部被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以拉約什二世妹夫的身份佔據;中部是奧斯曼帝國佔領區;東部則是呈半獨立狀態的奧斯曼附庸——特蘭西瓦尼亞公國。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百餘年後,盛極而衰的奧斯曼帝國對奧地利、威尼斯和波蘭聯盟的凌厲攻勢已漸感乏力,遂求和。1688年奧斯曼首次以戰敗國身份簽署和約(《卡洛維茨和約》),幾乎將整個匈牙利,包括匈牙利屬地克羅埃西亞、特蘭西瓦尼亞等全部劃歸到了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匈牙利馬扎兒人在奧地利帝國內是僅次於日耳曼人的第二大民族。19世紀奧地利帝國經歷著內憂外患的煎熬,1866年普奧戰爭後被剔出德意志邦聯,退還威尼斯屬地予義大利,由此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統領德意志各邦的時代和在北義大利的優勢地位宣告終結。外部的困境迫使奧地利帝國向境內的民族紛擾問題妥協,由此二元體制的奧匈帝國誕生。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奧匈帝國是日耳曼人和匈牙利馬扎兒人主導的二元帝國。雙方各自擁有議會、政府和首相,皇帝之下的中央政府稱共同部長會議,包括奧匈雙方各自議會派出的一個六十人代表團。但帝國境內其他少數族裔並未獲得更多話語權,所以看似龐大的奧匈帝國仍是脆弱不堪的。在一戰的摧殘下,尖銳的民族矛盾徹底爆發,1918年卡爾一世宣布將匈牙利以外的帝國改組為聯邦,以使各少數族裔擁有完全自治權,但為時已晚,奧匈帝國的分裂瓦解已不可逆轉。

1918年10月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爆發武裝起義,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被推翻,1920年時建立了以原奧匈帝國海軍上將霍爾蒂為攝政王的獨裁政權,匈牙利再獲獨立地位。但新生的匈牙利卻被協約國集團認定為戰敗國,迫使其簽訂了相當苛刻的《特里亞農條約》。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1)斯洛伐克和外喀爾巴阡烏克蘭劃屬捷克斯洛伐克;

2)特蘭西瓦尼亞和巴特納東部劃屬羅馬尼亞;

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在12世紀即為匈牙利王國領地,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兼并匈牙利後,為鞏固對特拉西瓦尼亞的統治,竭力分化瓦解當地的族群聚居情況,匈牙利馬扎兒人被驅逐,瓦拉幾亞人(羅馬尼亞族裔前身)的比重不斷增加。一戰前,羅馬尼亞族裔佔比已達53.8%,匈牙利族裔則為31.6%。

3)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和巴特納西部劃屬南斯拉夫;

一戰後對戰敗國最苛刻和約——匈牙利損失72%土地和64%人口

克羅埃西亞王國在1102年即同匈牙利合併,以匈牙利國王為本國君主,但仍可保有議會、軍隊和貨幣,目的是寄希望維持疆域的完整。

除此之外,匈牙利還需廢除普遍兵役制,陸軍不得超3.5萬人和賠款22億金法郎。

相較於奧匈帝國時匈牙利王國擁有的版圖,新生的匈牙利失去72%的土地和64%人口,這對匈牙利民族來說是相當憤慨的,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匈牙利逐漸走向德意軸心國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變遷圖,最初的內蒙是什麼樣子的?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