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自我」完善的修鍊場
健全的「自我」是獲得幸福婚姻的必備元素,「自我」分離的人會沉迷於自己的重要性,變得愛競爭和冷酷無情。
十九歲的小怡手腕上和大腿上都有多條傷疤,她自認為那是她對愛情的獻禮。小怡上高二時開始戀愛,可是戀愛不久,她男朋友就以影響學習為由,向她提出了分手。當時小怡威脅男友說:「如果分手就立刻割腕自殺。」男朋友不信,小怡立刻拿鉛筆刀在自己左手上划了一條大口子。從傷口流出的鮮血嚇壞了當時同樣只有十七歲的男朋友,小怡的戀情暫時保住了,但是男朋友的心卻走得更遠了。後來男朋友又提過分手,小怡用刀子從手腕划到了大腿。小怡的行為給男朋友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後她男朋友不得不向老師和父母求助,並在雙方父母的協助下方得以和小怡分手。
一個人「自我」分離的人,內心存在著巨大的空洞。他們想靠愛情來填補這種空洞,於是對愛情抱著很高的期待,在被自己美化了的「愛情」面前變得不顧一切。小怡是個極端的例子,能夠讓旁人一眼看出她的人格存在問題。 現實生活中,很多「自我」分離的人,在婚姻中的表現卻具有隱蔽性他們渴望伴侶的關注,依賴通過對伴侶的控制來連接「自」與「我」。
顧文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家裡也盡心儘力,但是她老公卻說過得很壓抑,很怕面對她。顧文覺得自己很委屈,她說她已經給了老公足夠的自由,是老公不夠在乎她的感受。顧文認為自己只是對老公有些不過分的要求,比如她要求老公出差在外時必須每天保持兩次以上電話聯繫;她孤獨的時候老公要及時回來陪伴;她在外和朋友玩的時候老公應該充分信任;她生氣的時候老公要及時明白她生氣的理由等。雖然老公還算聽話,但是忘事兒的時候也不少。為此顧文流了不少淚,她老公也賠了不少罪。有人說顧文安全感不足,有人說她太愛老公。顧文認為都不是,她說這是夫妻之間應該有的東西,搞不清楚為什麼老公卻說這樣的婚姻讓他很壓抑。
伴侶或情人之間的這些心理糾纏,不是愛情的浪漫,而是內心自我分離的表現。「自我」分離的人在親密關係中容易使對方過度捲入,最終讓對方的「自我」受到壓力,這是一件很難忍受的事情,對方當然想「逃跑」。
愛可以讓我們得到完善,而婚姻就是「修鍊場」。要完善自我,首先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前面講過:我們在伴侶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我們的伴侶。因為透過親密關係「魔鏡」,我們看到的正是我們隱藏起來的那部分自己。所以我們眼中的伴侶表現,反映的是我們自己身上那些難以察覺的東西。如果伴侶快樂幸福、事事順心,說明我們能滋養伴侶,我們也是快樂幸福和充滿正能量的人。如果伴侶過得消極圧抑,身上問題重重,說明我們自己的生命力也被壓制,我們自己也有許多的問題。
所以婚姻中伴侶的生活狀態和表現,是我們「自我」的狀態指標。如果我們覺得伴侶不稱職或很失敗,說明是我們自己需要成長,因為我們自己已經無法給予伴侶滋養,而是在向對方索取了。如果想關係繼續朝前發展,我們必須立刻放下對伴侶的評價,在與伴侶的關係中真心付出。親密關係中我們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所以我們的付出最終都會回饋到我們身上。
無論是迷戀伴侶或情人,都是居於想要「索取」,因為我們認為對方身上有我們需要的東西,可能是生命力、能力或愛。當我們想要從夫妻之外的人身上尋找這些特質的時候,只需全身心投入到關係中,這些特質就會在大妻雙方或一方身上浮現出來。 因為我們想要從伴侶身上得到的東西其實我們內在已經具備,只是因為深理潛意識裡,所以我們不得而知。當夫妻共同分享這些特質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能量相互流動,夫妻關係得到深人發展,個人也得到滋養和成長。


TAG:開心分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