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觀點)俄軍這樣「收拾」無人機!

(觀點)俄軍這樣「收拾」無人機!

原標題:(觀點)俄軍這樣「收拾」無人機!


近年來,無人機在戰場上屢屢大顯身手,如何進行反無人機作戰也日益成為軍界與學界關注的問題。在這方面,戰鬥民族俄羅斯比較有發言權:據俄羅斯國防部信息和大眾傳媒司消息,1月6日凌晨,駐敘利亞境內的俄軍防空系統發現13個小型空中目標(無人機)正在接近俄軍事設施。其中,10架無人機飛近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另外3架飛近塔爾圖斯港補給站。


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目前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補給站繼續照常運作。」俄羅斯國防部的聲明同時指出無人機中包含「外國製造」的引信。可以說,俄羅斯這次成功攔截無人機攻擊的行動相當漂亮。


根據報道,俄羅斯這次攔截無人機既使用了直接火力毀傷的手段,也使用了地面干擾系統對無人機進行欺騙干擾的手段。這也代表了當下反無人機武器的兩個發展方向。俄羅斯在反無人機作戰方面的措施值得借鑒。


無人機屬於典型的「小、慢、低」目標,如何對付這樣的目標歷來是防空作戰的難題。軍事專家金永吉認為,現代無人機的機體結構廣泛選用複合材料、隱身材料、泡沫塑料、輕木等透波性能良好的材料製造,一些小型無人機甚至無須採取專門的技術措施就已具備了雷達隱身能力。以電動機、活塞式發動機為動力裝置的輕型和微型無人機,尺寸小、雜訊低且紅外信息特徵極弱。其隱身性能可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很難被雷達和聲學、光學、紅外探測器發現。可以說大部分的輕小型無人機都擁有天然的「遁形」能力。無人機在實際使用時還能根據事先偵測到的情報,預先編好飛行程序,繞過敵方固定的雷達站和防空陣地,以規避探測和攔截。


另外,如果將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降至很低的範圍,也可成為自保的手段。因為地面空導彈系統機載脈衝多普勒雷達等對慢速的空中小目標,往往是很難發現和跟蹤的。此外,現代無人機種類繁多,如在無人機機群中混編有無人駕駛誘餌機、無人駕駛電子偵察機、無人駕駛輻射攻擊機,那麼,發現了入侵的空中目標後,打還是不打,如何打,打哪個,用什麼武器打,決策起來就更要小心了。若盲目地用地對空導彈或炮瞄雷達的高炮系統發起攻擊,就有可能陷入被動的境地。因此,反無人機作戰具備相當大的難度。



總體而言,反無人機裝備可以從兩個階段來分類:從偵察階段來看,可分為探測、分類與識別類裝備;打擊階段來看,可分為軟殺傷裝備和硬殺傷裝備兩類。從偵察階段來看,探測、分類與識別類裝備的作用是綜合利用各種感測器來「發現」或「找到」粗略的威脅目標,在其基礎上,通過對探測階段採集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便將真實的目標從海量、複雜的背景數據中區分出來。這類裝備主要通過對目標無人機的光學特性(如可見光成像)、熱學特性(如紅外成像)、射頻特性(如電台輻射信號)、聲特性(如發動機聲學特性)、磁學特性(如感應磁場)等進行測,以找出目標並對其進行分類與識別。


關於打擊階段,航空專家羅孚認為,從軍事角度來講,反無人機不一定非要將其捕獲,只要讓它無法達成任務目的即可,所以高炮、導彈、激光、脈衝武器等手段都可以上,哪個有效就用哪個。關於軟殺傷,得從無人機的系統入手。無人機體系由機體、動力系統、電氣系統、飛行控制系統、任務設備、武器設備和遙控遙測系統組成,不過只有飛行控制系統和遙控遙測系統需要外界進行信息交互,適合進行干擾、欺騙或電子攻擊。地面控制站由遙控遙測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情報處理系統、指揮控制系統和戰地通信網組成,同樣只有遙控遙測系統要和無人飛行器進行信息交互,存在安全漏洞,最適合進行電子攻擊。所以,反無人機的技術入手處,就是飛行控制系統和遙控遙測系統。只要能破壞它的定位和導航,或者說搞亂(搞錯)它的定位數據,就能讓無人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無所適從,從而觸發預防程序,要麼慢慢下降,要麼沿飛行路線返回。而從遙控遙測系統入手的話,可以採取同頻干擾和指令破譯兩種方法。對於上行遙控數據,如果進行同頻干擾,就可以讓對方無法進行正常遙控飛行,如果破譯了對方的遙控指令,更是可以把無人機的控制權奪過來,讓無人機接受我方的遙控飛行。對於下行遙測數據,同頻干擾可以讓對方無法正常接收遙測參數和圖像,從而使對方的無人機喪失主要功能。而破譯了下行遙測參數的話,我方也能接收到對方的遙測參數。


而在硬殺傷階段,常規的高炮和防空導彈自然還是有用的,但一是成本太高,尤其是針對可一次性使用的低成本無人機;二是新型無人機的特徵太小,在稍微遠一點的距離上,常規雷達都不一定有效,要是電動無人機的話連紅外都難以發現,可能出現攔截窗口太小的問題,只給防空系統及其短促的瞄準和發射時間。這就是戰術激光武器的用武之地了。


此外,微波武器也具有反無人機作戰的巨大潛力。高功率脈衝微波能燒毀控制系統電子元器件,馬達停轉,導致無人機從空中墜落。微波武器具有其他反無人機手段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激光器只能對單一的無人機發射強光波束,而微波武器可以定向發射一系列微波輻射,破壞無人機的電子設備。激光器一次只能擊落單架無人機,而微波武器可以一舉擊落無人機群。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反無人機作戰的技術與戰術也在發展。恩格斯曾經說過,「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于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于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從這一點來說,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技術都具有這樣的特性。


(本文轉載自亞太日報)

作者簡介:


作者馬堯,亞太智庫研究員,雲南財經大學國際工商學院一帶一路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著名時事及軍事評論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環球軍事 的精彩文章:

終極教官、當世魔王! 他,從地獄歸來........

TAG:新環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