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諸葛亮不用計殺了此人,蜀國就不會亡在子午谷奇謀上

若諸葛亮不用計殺了此人,蜀國就不會亡在子午谷奇謀上

魏延的才能也只有劉備是慧眼識得的,也看得最清楚,在劉備取得漢中,要推選漢中太守,當時大家都猜想恐怕關羽,張飛或趙雲莫屬,但劉備恰恰是看中了魏延,劉備大會群臣,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劉備稱讚道:「善」。漢中是魏國進軍西蜀的必經之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劉備把這個重任不交給他的兄弟和親信趙雲反而交給魏延,可見對魏延是多麼的器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08年下半年,劉備的荊州三郡被盟友孫權奪去,關羽也被東吳殺害。劉備怒不可遏,在稱帝後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陸遜擊敗。這一敗,導致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內部引起了騷動和反叛,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但是由於魏延治軍有方,守衛得當,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

後來魏延死後,王平等人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的擊退了曹魏軍的進攻。魏延出色圓滿的完成了劉備交給的任務,可見魏延是一個不可多得,運籌帷幄很有奇謀的軍事指揮人才。但到劉備死後,魏延沒有了賞識他的君主,可以說是在以後的漫長軍事鬥爭處於鬱鬱寡歡不得志的境況中。

在西蜀以後的北伐中,第一次出祁山時,魏延就進獻「子午谷奇謀」:「讓諸葛亮分撥自己一萬軍隊出子午谷,奪取雍州長安和潼關,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後異道會於潼關。」可以說這時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能一舉統一大業,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蜀地而開疆擴土。可見魏延的戰略眼光是非常厲害的。雖然沒有領會到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但是確實一個出色的軍事家。

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當時魏延是蜀國最高級的軍隊將領,本來蜀漢政權在諸葛亮死後,就該輪到魏延接取。臨死把大權交給了不如自己的仇人,內部發生了內杠而已,只是魏延失敗了,才被楊義之流誣為謀反。為何這麼說,是因為楊儀在殺了魏延之後,也被劉禪所貶,最會被殺。這也是魏延一生最大的遺憾,這也驗證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哲理。

魏延和五虎上將比較起來,魏延有著軍事指揮才能僅,是次於諸葛亮的軍事家,往往能提出一些奇謀,這正是和我們現代戰爭所崇尚的閃電戰法一脈相承的。

如果他在,必定蜀國不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咱們說 的精彩文章:

他在歷史上活了257歲,看看他的歷史經驗

TAG:歷史咱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