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祿山讚美楊玉環:滑膩初凝塞上酥 李隆基咋就沒問:你是咋知道的?

安祿山讚美楊玉環:滑膩初凝塞上酥 李隆基咋就沒問:你是咋知道的?

唐朝前期中期的皇帝,除了唐中宗李顯之外,基本上都有兩下子,但是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好吃窩邊草。唐高祖李淵先是吃了表弟隋煬帝楊廣的尹、張二妃子,等到李淵晚年精力不濟,這二位妃子又勾搭上了李淵的兒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即使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也笑納了弟弟李元吉的正妻楊氏。然後唐高宗李治又直接收編了小媽武則天,這一家子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做得最過分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明搶了兒媳婦楊玉環。

俗話說天道循環報應不爽,李隆基搶了兒子的老婆,但是同時也搶回了一頂綠帽子,而且他這綠帽子戴得一點都不冤——乾兒子安祿山親手戴上去的,他在一旁還很開心地大笑,還付給了乾兒子很多金銀財寶作為酬勞。

說李隆基這綠帽子戴得一點都不冤,是因為安祿山有三大優勢,安祿山就是憑藉這三大優勢征服了楊玉環的芳心,而李隆基即使知道了,也只能打掉牙齒和血吞。

首先我們來說說身份和年紀。大家都知道,楊玉環是做了李隆基四年兒媳婦的,壽王李瑁不是魏忠賢也不是柳下惠,該做的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而李隆基搶兒媳婦,自然也是要做一些事情的。但是這樣就尷尬了:前幾天枕邊人還是二十齣頭年輕英俊的兒子,現在卻換成了五十二歲的老公公,而那一年楊玉環也才十八歲。昨天的老公公變成了今天的「老公」,楊玉環要是不彆扭,那隻能是心理有問題了,但是豐滿圓潤的體型和能歌善舞的才藝告訴我們:楊玉環心理沒毛病。

而安祿山雖然也比楊玉環大十六歲,但是身份卻是李隆基和楊玉環的乾兒子,這四十多歲的乾兒子(安祿山認楊玉環當乾媽是751年之前,李隆基六十多了)讓楊玉環找到了報復的快樂:「昨天我枕邊人是前公公李隆基,今天是乾兒子安祿山,亂吧,別以為就你們老李家會亂。」

不管怎麼說,四十多歲的乾兒子遠比六十多歲的老公公有吸引力,這是安祿山跟李隆基相比的第一個優勢,而且這優勢是不可逆轉的。

接著我們再說體能。大家都以為安祿山就是一頭臃腫的肥豬,但這就大錯特錯了,安祿山那叫強壯而不是暄胖,試想一個生長在北部邊疆,每天馳騁在大漠和草原,又怎麼會是一個四五百斤的大胖子?要真長得跟德雲社的孫越一樣,那戰馬早就變成駱駝了。

所以說安祿山身上自有一種粗獷豪放的北方男子魅力,而李隆基雖然年輕的時候也是打馬球的高手,但是當了皇帝以後,每天案牘勞形,身體幾乎已經弱不禁風了,再加上頻繁的後宮生活,體力透支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李隆基跟楊玉環在一起,更多的時間就是吹吹簫彈彈琴,即使跳舞,也是楊玉環一個人的獨舞,李隆基是跳不動了。

要知道,,安祿山不但馬上功夫了得,跳舞也是一把好手,在楊玉環面前跳起胡旋舞來,那動作快得像旋風一樣,滿身文藝細胞的楊玉環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活力的北方漢子,再看看身邊的這個只會吹簫彈琴的糟老頭子李隆基,心裡早就出軌了。

不論是年齡,還是經歷,都註定安祿山要比李隆基更強壯更有吸引力。這是安祿山跟李隆基相比的第二個優勢,而這個優勢,同樣是不可逆轉的。

最後一個優勢,就是安祿山更會討女人喜歡。可能北方人都比較會討女人喜歡,比如現在很多東北男人都是做飯的好手——要想抓住女人的心,首先要抓住她的胃。

安祿山第一次見李隆基和楊玉環,首先給楊玉環磕頭。李隆基還問呢:「你認我做乾爹,咋不先拜我卻先拜你乾媽?」安祿山憨厚地一笑:「我是胡人,胡人的規矩就是先拜媽後拜爹。」這讓楊玉環心花怒放:李隆基跟楊玉環在一起的時候,會自覺不自覺地擺出公爹的架子,讓楊玉環想起那段尷尬婚姻的同時,也會非常不舒服。而在安祿山這裡,她找回了自尊。

安祿山在楊玉環面前那叫一個乖巧,「娘親娘親」叫著,奇珍異寶流水價送上來,而李隆基要是送給楊玉環點什麼東西,那叫「欽賜」,楊玉環跪著接受之後還要磕頭「謝主隆恩」。

看完安祿山的三個優勢,我們應該知道楊玉環出軌不是沒有原因,而李隆基戴上這頂綠帽子,也真的一點都不冤枉。

公元751年正月初四,安祿山生日的三天後,三十二歲的楊玉環給四十八歲的「大兒子」安祿山「洗三」:把安祿山當做嬰兒放在大澡盆中,為他洗澡,洗完澡後,大被子包起來——上面所說的,不但有史料記載,詩人們也津津樂道,與白居易齊名的大詩人元稹可以作證:「祿山宮裡養作兒,虢國門前鬧如市。」

自己的老婆給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洗澡,李隆基居然在旁邊看著開懷大笑,您說這綠帽子他不戴誰戴?更滑稽的是李隆基即興賦詩讚美楊玉環胸脯:「軟溫新剝雞頭肉。」安祿山接了一句:「滑膩初凝塞上酥。」李隆基咋就沒問問:你是咋知道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林沖武松堪稱試金石 兩人的綽號已經表明柴進絕對干不過宋江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