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秘境湘西四大古鎮之「廟鄉鋪市」

秘境湘西四大古鎮之「廟鄉鋪市」

稿源:知途旅行,作者:劉銘初

從瀘溪縣城白沙鎮沿江而上20公里處,或從懷化庥陽到瀘溪方向行走,便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著名的「四大古鎮」之——浦市鎮。浦市鎮位於湘西的東南部,沅水西岸,與懷化地區辰溪縣隔江相望,是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吉家大院一角

浦市最先叫浦口,後有改為浦陽。繁榮時期是在明清時期至民國年間,有稱為「小南京」。在全盛時期,浦市鎮擁有10省3府會館、23座水運碼頭、45條巷弄和72座寺廟道觀。由於水路交通發達,是湘西的南大門,造就了浦市商貿、文化極其繁榮。流傳於沅水中上游一帶的地方戲曲劇種辰河高腔就產生於浦市,2006年被列入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明初,朱元璋為修養生息,「江西填湖廣」,鼓勵移民遷徙,江西大批移民遷到浦市,江西地方戲曲弋陽腔隨之傳入浦市。辰河高腔以弋陽腔為基礎,結合當地的民間小調,宗教音樂,放排號子和山歌等民間音樂發展而成為藝術風格獨特的大型地方劇種。辰河高腔有不同的流派,但均以浦市的「浦腔浦調」為正宗。浦市高腔擅善「目連戲」,並將目連戲作為「母戲」。 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組織研究目連戲,並請浦市的一代名角陳依白整理出來。在國際上,是由法國人班巴諾發現這一戲種,1998年由名師向榮到巴黎演出,從此,辰河高腔真正走在國際舞台。

如今沅水邊上已修築了防洪堤,原23個碼頭只留下了一個「大碼頭」,難以想像曾經的車水馬龍。同時,也失去了三大街道(河街、正街、后街)的河街。

小傢伙剛才還在寫字呢

浦市街景

浦市男人喝茶,女人喝酒。

浦市人不僅喜歡喝茶,並嗜好泡茶館 ,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小的浦市鎮中心就衍生出好幾家茶館。(周艷萍 攝)

茶館多是利用自己的老宅老院開的,很簡陋,簡陋得沒有一塊招牌,沒有城市的喧囂。(周艷萍 攝)

有的是茶客無拘無束的情懷 一種清閑平淡的生活。 (周艷萍 攝)

粗毛尖、青花瓷杯、小碟盤、四方桌、塑料外殼保溫瓶、矮長板凳、老木房,這就是浦市的茶館 (周艷萍 攝)

辰河高腔(尹忠 攝)

「東方戲曲藝術的瑰寶」(尹忠 攝)

浦市老中幼

再回首

因為雨天,師傅特意把椅子擺到門口好採光。浦市的生活氣息,很濃厚。

七十年代期間,湖南的各種運動轟轟烈烈,許多的古宅和寺宙都灰飛煙滅。加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搞現代化建設,「古味」更是最終淪落,10省3府會館一個不留。在老百姓交流中,他們無不痛惜。那怕是正街的石板,鋪上整齊的全新方塊石,一樣讓人嘆息。

浦市曾經的吉家李家兩大富豪、瞿唐康楊四大財主、12大商號及後期最後欺期湧現的兩大鉅賈,所有這些家族及家產現在已經物非人非了。現在保留下來最好的是吉家大院和吉家祠堂,吉家祠堂還是國民黨在1938年到1946年的陸軍監獄。

現代報紙和老式雕花,報紙的標題是:一條叫巴克的狗

上學去

這是我見到的唯一保持原來石板的小巷子

鋪市老街(向春省 攝)

齋粉(向春省 攝)

稱店(向春省 攝)

五花大綁的封火牆

小英雄羅海鳳

在浦市二小出現的十歲小英雄羅海鳳,她為了救落入水中的小小孩,英勇犧牲。在一個小學,用塑像去謳歌身邊的英雄,是應該和有效的。

吉家院子

木雕

吉家孩子

浦市民居均為磚木結構四合院,二進八字開門,房間多達二、三十間,內有三進或四進,正面為三層並連式結構,以石磚建造。

去江東寺要坐船過去,大老辛苦了!

江東人

今天是大好日子,遇上了好幾對結婚的人。當地結婚興請當地樂隊來助興,她們跳的還真不差。

三個半幢之半幢

江東寺

看到陸軍監獄中的革命志士留言,很感慨。

監獄原來是吉家祠堂

浦市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別稱,叫湖南的「廟鄉」。浦市曾經有72座寺、廟、庵、觀,至今人們耳熟能詳的寺觀名還有:浦峰寺、興隆寺、上方寺、浦興寺、黑龍廟、財神廟、尹公廟,東嶽廟、天王行宮、乾元宮、三聖宮、三皇宮、正一宮、三公殿、聖母殿、觀音堂、北極觀、文昌閣,等等。此外,還有天主教堂、福音堂等洋教的佈道場所。不同時節有不同的廟會和祭祀等宗教活動,比較有名的保留至今的有抬黑龍、盂蘭盆會等。

曾經的72座寺廟道觀,現如今還不少,現存寺廟中比較特別的有天王行宮和江東寺。天王行宮的天王是湘西特有的地方性神靈,是湘西諸神中地位極高的神。天王出生於乾州(吉首)鴉溪,在鳳凰、花垣、保靖等都有「天王行宮」。裡面的泥馬泥人是浦市一景,很生動,人物形象極有地方色彩。江東寺來歷更不凡,始建於唐代。早先建於天雲山,原名浦峰禪寺。後移到浦市對岸,改名為江東寺。江東寺有一物很特別,即轉輪圓形大「幢」,是全國三大半幢之一半。有前輩老僧說,佛教經典中全幢有5048尊佛像,此幢只有2524尊像,所以只能說半個幢。此幢與宮燈相似,每層雕刻佛像和善惡之教。原物在「破四舊」時期毀滅,現有一複製品。沈從文先生於1933年冬天從北平回鳳凰,看望病重的母親。從沅江乘船經過浦市時,在《瀘溪·浦市·箱子岩》一文中也曾記載了這段掌故。另外,沈從文先生在其《湘行書簡》中《橫石與九溪》一文中曾對江東寺有過這樣一句評價:「比北京的景雲寺還要好看」。今天所看與沈從文先生之感又有很大的差別了,畢竟將近八十年的光陰可以改變許多東西。今天的江東寺有些破敗,怪誰呢?

坦率地說,浦市今天的呈現並不讓人叫好。存留少數的零散的民居在訴說歷史的傷痛,若不是其歷史輝煌,曾經是四大古鎮的浦市成為今天的名鎮是有些勉強。

值得一提的人物是浦市今年90歲的雷建喜老人,為挽救浦市的歷史文化、建築做了大量的工作。他80多歲還致力於收集浦市的人文大觀,並著有四本浦市的書籍。本文的介紹,許多內容來自於雷建喜老人的著作。

最後,用一張黑白來儲存對浦市的印記。

不知道誰說過的一句話:浦市就是一杯米酒,初來乍到,很難為之所動。但若長居,必會醉倒,醉透,醉得你就像踏著了前世的煙塵。走在長長的正街石板,我會覺得浮華一時的滄桑,如同旁邊的沅水,承載了幾多悲歡離合。對於旅遊來說,浦市幾乎算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地方,正應了那句:你來或者不來,它都在哪裡。

【責任編輯:巴洽巴千、阿鵬哥、廣林君、吳鈞;審核:黃沙沙、石群方;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和商用、轉載請聯繫編輯並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值班編輯:1877430556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垣視窗 的精彩文章:

花垣強化勞動力執法監察,追回農民工工資1103餘萬元

TAG:花垣視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