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原標題: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豆瓣9.6高分的紀錄片《宇宙時空之旅》,被譽為《卡爾·薩根的宇宙》的更新重製版。由天體物理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主持,帶領我們跨越時空,探索銀河系。影片揭露了宇宙的壯麗,包括宇宙日曆和想像力之船,為我們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穿越宇宙之旅。


仰望星辰,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與想像從未停止。


1969年7月16日,美國宇航局發射「阿波羅-11」號飛船登錄月球,這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從此,登月不再是嫦娥的神話。

人們對太空充滿好奇:太空探險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這個問題令許多人好奇不已。


有一個五歲的孩子,因為祖母給了他一本介紹太空飛行的書,從此點燃了他通往星空的夢想之旅。後來他參與了4次太空任務,其中進行了3次太空行走,完成了美國「命運號」實驗室與國際空間站的安裝連接工作。他共在太空中工作、生活了33天。這便是NASA資深宇航員湯姆·瓊斯。



湯姆·瓊斯


湯姆·瓊斯一直努力試圖向大家解釋太空生活的真實面。這些年來,他做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演講,聽眾少則幾百人,多則上萬人,其中有幼兒園的小朋友、公司高管、空軍學院的同學、教會裡的教友、外國遊客,也有專業的同行。


每次演講,聽眾都會提出很多問題,有的問題非常基礎,也有的不同尋常。在他的新書《太空飛行課》里,他將從上萬個問題中精選342個人們最關心的進行解答,從新宇航員培訓,到飛船發射時的身體感受,從宇航員在太空生活到太空行走。彷彿讓人感覺自己親身體驗過太空旅行,甚至能激發起自己探索太空的衝動。


小編精一些人們最關心、最好奇的航天問題,一起來看看吧~


宇航員候選者的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需要多長時間?


宇航員候選者的訓練課程幫助你在太空中高效地完成工作、沉著應對太空環境里的各種挑戰,讓你在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下做出有效的反應。我們最開始是在課堂里學習理論課程,然後乘坐高性能噴氣機進行生存訓練和自由落體適應訓練,接下來還有緊張的飛船模擬操作課、備餐課、俄語課、體能課、維修技能課、太空行走預備課和領導力訓練課。我覺得宇航員候選者的訓練課程節奏緊張,充滿挑戰和樂趣。


歐洲空間局宇航員薩曼塔·克里斯托福雷蒂正在國際空間站的實體模型里進行訓練,這個模型安裝在一個容量高達2.3萬立方米的水池裡,它是NASA中性浮力實驗室的一部分,位於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約翰遜航天中心附近。(NASA-ESA)


飛往太空的旅程很難受嗎?


太空之旅並不輕鬆,但旅途帶來的興奮和激動足以抵消所有不適。比如說,「聯盟號」飛船從起飛到入軌大約需要9分鐘,在此期間,加速度最高可達4g。而太空梭在入軌前的最後一分鐘里加速度會達到3g的峰值。設計師將太空梭的最高加速度限制在3g,主要是出於結構強度方面的考慮。在3g的加速度下,我覺得自己的身體有逾 200 千克重;呼吸變得極其困難,你很難抬起手完成準確的操作(比如說掰動某個開關)。 不過這並不痛苦,只是感覺身受重壓。「爬山」的時候,我們經常互相開玩笑說 :「那隻大猩猩又一屁股坐在我胸口上啦!」



第二次太空任務前,本書作者坐在「奮進號」太空梭上,系好安全帶,做好了發射準備。 (NASA)


自由落體狀態是什麼樣的?


進入自由落體狀態的感覺十分難忘。隨著發動機關閉,加速度帶來的重壓瞬間消失,你感覺自己的身體飄了起來。再沒有任何力量將你緊緊地壓在座椅上,你很快就會覺得自己在安全帶的束縛下輕輕「浮」了起來。地球上最接近自由落體狀態的感覺大概是仰面漂浮在溫暖的水池裡,除了水以外,周圍沒有任何物體觸碰你的身體。你覺得自己輕飄飄的。這樣漂浮在水中的時候,我常常會仰望天空,假裝自己正在凝視地球上蔚藍的海洋。你也可以試試看!



本書作者在 ISS的「命運號」實驗室走廊里滑行。

宇航員吃飯的時候用盤子嗎?


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吃飯和喝水都直接用一次性的塑料或鋁箔容器——所以他們不用洗碗!在太空中吃飯的時候,我偶爾會用帶魔術貼的金屬託盤來放食品袋。不過食品袋上的魔術貼也可以直接粘在艙壁或衣服上面。廚房的桌子上還有磁性的剪刀和勺子。


一般來說,我吃飯的時候每次最多打開兩個食品袋,而且還得多加小心,以免食物飛得到處都是。一次打開兩個以上的袋子完全就是自找麻煩——廚房一定會變得一團糟。你可以吃完兩袋以後,再打開另外兩袋。在地球上,你可以把所有喜歡的食物都放在一個盤子里慢慢享受,這真是簡單又難得的快樂。



本書作者正在吃「飛翔的雞肉三明治」


在太空中如何保持個人衛生?


你也許會覺得在飛船上很難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但我在國際空間站上主要乾的是體力活。我得把「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上的貨物搬到空間站里(失重狀態下的物體也是有質量的),安裝安全設備,給新的「命運號」實驗室接線、安裝無線電設備,除此以外,我還完成了三次太空行走。ISS 的船員工作也同樣辛苦,而且宇航員每天至少要鍛煉90分鐘。如果不想讓周圍的人對你敬而遠之,你就得洗澡。


從1973年到1974年,天空實驗室空間站上的生活讓我們學會了一點:在太空中弄乾身體、收拾濕漉漉的浴室實在太花時間了。所以在國際空間站里,宇航員會把熱水和免洗肥皂噴在毛巾上擦洗身體。


每位宇航員都有自己的盥洗包,牙膏、牙刷、牙線、理髮剪、潤唇膏、洗髮水、剃鬚刀等物品都用魔術貼固定在包里。充電剃鬚刀能吸走剃下來的胡楂兒和碎發。每天花 15分鐘打理個人衛生,朋友們才有勇氣靠近你。


宇航員凱倫·奈伯格在ISS上洗頭。(NASA)


宇航員在太空中有什麼娛樂活動?


光是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就夠有趣了——動人心魄的美景,同事之間的情誼,引人入勝的工作,自由落體狀態帶來的自由感,這一切都很有意思。我在太空中工作得比任何時候都辛苦,但每天我臉上都掛著笑容。


在難得的閑暇時間裡,我總是靠在窗邊,用相機拍攝遙遠的地球,回家以後,我會和地質學家、地球科學家、親朋好友分享這些照片。除此以外,我的同事們喜歡在空間站的走廊里快速穿梭,或者一口氣翻幾十個筋斗。在大屏幕投影電視上看紀錄片是國際空間站「命運號」實驗室里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



NASA宇航員特蕾西·考德維爾在ISS穹頂艙里欣賞美景。(NASA)


空間站上最危險的工作是什麼?


我認為空間站上最危險的工作可能是太空行走——它也是我最引以為傲的太空工作。在國際空間站安裝美國「命運號」實驗室的時候,我完成一次太空行走需要8小時到10小時。我和搭檔鮑勃·科爾賓一起暴露在致命的真空中,在太陽下我們經受著高溫的炙烤,而在地球的陰影中,等待我們的是刺骨的寒冷。如果宇航服失效,或者誤操作了宇航服的某個系統,那麼我可能會在短短几秒內送命。


穿著笨重的宇航服在空間站外移動、透過臃腫的手套抓緊工具完成操作,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當然,我還承受著極大的心理壓力。一個小錯誤就可能導致空間站設備損壞,需要花費數百萬美元來修復,還可能讓科研任務蒙受無可挽回的損失。我必須持續數小時集中精力,不能有一絲的鬆懈和走神。艙外工作令人心曠神怡,再加上客觀存在的高風險和極高的工作強度,所以太空行走既是太空中最誘人的工作,也是最危險的。


本書作者正在為ISS新增加的「命運號」實驗室連接電纜。(NASA)


宇航員在艙外活動時可能遭到小行星撞擊嗎?


小行星、彗星的天然碎片和人造的太空垃圾在太空中高速穿梭,它們可能會傷害艙外行走的宇航員。不過宇航員通常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大型模塊附近工作,空間站可以幫他們擋住大部分碎片;除此以外,宇航服的外層用凱夫拉縴維製成,它也有一定的防撞效果。


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微流星和人造碎片擊穿宇航服或維生系統的事例。不過曾經有一次,ISS 扶手被撞擊後形成的凹坑割破了宇航員手套的硅脂橡膠外層,引起了氣體泄漏。這雙手套必須送回地球修理。



微流星或太空垃圾撞擊ISS太陽能電池板上留下的傷痕。(NASA)


湯姆·瓊斯的《太空飛行課》為我們打開了一扇「太空之窗」,透過這個窗戶,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人類的太空旅程。同時提醒我們,太空飛行不僅僅是在太空中進行激動人心的科學實驗,更是無私奉獻出時間、熱情,甚至是生命的宇航員們克服種種困難的勇敢之旅。


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慾望,對於先後赴外太空進行探索和科學研究的宇航員們,無論他們來自哪個國家的,都足以配得上我們每一個人的無限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牧夫天文 的精彩文章:

平流層的天文學:SOFIA的觀測成果

TAG:牧夫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