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我們,該不該為了孩子繼續維持婚姻?

我們,該不該為了孩子繼續維持婚姻?

我們總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合就在一起,不合就分開。

事實上,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場失敗的婚姻,傷害最大的是孩子。

兩個人如果離婚,他年齡小,不懂得為什麼別人有爸爸媽媽,而自己沒有。如果沒有離婚,而是不停的爭吵,無形中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形成恐懼心理。

老一輩都說「孩子三歲定八十」,一個孩子的教育,不僅看他小時候的成長環境,更看父母們如何養育。

每個孩子都像天使一樣,單純美好,父母細心呵護照顧,希望把世界最好的一切都送給他們。

父母們的細心呵護,使得孩子的天真與美好得以保留。父母要理解孩子,也要讓孩子懂你的心,彼此之間心與心的溝通才是快樂成長的催化劑。

很多父母都認為,即使夫妻關係出了問題,家庭的各種矛盾,感情越來越淡漠,甚至都已動了離婚的念頭,但是想想為了孩子也不要輕易離婚,因為我們已經聽得太多太多關於離婚會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了。

太多的家庭故事,婚前很浪漫,但婚後,特別是有了孩子,當這個新生命來到時,家庭的各種矛盾就越來越多,雞飛蛋打,甚至家庭破裂。

還是這句,為了孩子。如何生,如何養,如何教。每一個環境,每一個場景,都少不了家庭衝突。很多夫妻的離婚大戰,最後源頭都會追溯到這。

夫妻關係是孩子親密關係成長的模版

家庭的矛盾有各種各樣,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孩子是無辜的,而我們成年人之間的戰爭經常的、很容易的就舉著為了孩子的大旗。但成人之間的矛盾對孩子來說,孩子會認為這一切都是他導致的。

不幸的婚姻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離開的父母可能沒有理解,但從孩子或者外人的眼中,我們看到了。他們有著敏感的心思,脆弱的心靈,不安的情緒。因此,在選擇婚姻時,請慎重,一旦選擇了對方,是不是可以學會妥協,學會遷就,學會尊重?

有人說:婚姻就像一場經營,有的經營好了,獲得了人生的圓滿,有的經營不好,以慘敗收場。也有人說:婚姻是一場賭博,賭對了幸福一生,賭錯了毀了一輩子。個人更傾向於經營,選擇了,雙方好好經營這場婚姻,自然會有好的收穫。

如果你們無法體諒對方,多想想孩子,難道還有什麼不能解決嗎?讓孩子有個不完美的童年,你願意嗎?

愛情,就像家庭劇的預告片,剪輯最美的片段給對方看。可當浪漫的愛情走進婚姻的世界,很多人會發現,生活並不像預告片那麼唯美,那麼刺激,那麼讓人心跳。

很多婚姻不幸的人在離婚的路上都會遇到一隻攔路虎:我已經有小孩了,但是實在無法忍受另一半,我該離婚嗎?圍繞小孩與離婚產生的問題,確實很麻煩。

如果男女雙方感情已經破裂,兩個人究竟該不該為了孩子維持下去?

70後觀點:

為了孩子維持下去,孩子就一定會快樂嗎?如果孩子也不快樂,自己更不快樂,那維持的意義是什麼呢?

一輛婚姻列車眼看就要衝下懸崖了,是不是應該拿孩子當剎車片?據說多年不和的家庭里,孩子受的傷害比離異家庭的還多。

如果倆人的感情僅僅剩下「為孩子維持下去」,那這段感情其實已經死了。名存實亡。既然已經死亡,維持下去確實沒有必要。

80後觀點:

現代社會,上有老下有小算什麼,老年人看得開,小孩也早熟得很。與其吵吵鬧鬧天天打架,不如客客氣氣和平分手。該離就離吧,兩個互相看不順眼的人硬要生活在一起,多痛苦。

不應該。孩子的感覺是異常敏銳的,家庭是真和諧,還是維持表面和諧,他是能夠察覺的。

現在的孩子早熟,勉強維持的感情,時間久了孩子也會看穿,反而覺得父母說謊,對他們不誠實。如果家庭裡面已經出現暴力,那維持下去對孩子只有更深的傷害。

90後觀點:

今天的社會,小孩拴不住另一半,所以單親家庭的小孩越來越多,這就是現實。

我們不應該低估小孩的感知,這會對孩子造成壓力和負擔。

孩子是無辜的,沒有理由成為條件,他們沒有判斷標準,會給他們一生留下不可恢復的傷痕。

其實如果婚姻有問題,那麼夫妻要想辦法解決婚姻問題,不要覺得解決不了,迴避問題。

即使選擇了為了孩子繼續婚姻,那麼既然已經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勇敢面對這條路上的荊棘,著手去解決它。可以去做婚姻諮詢,可以學習相處之道等等。

不要總想著,我是為了孩子才留在婚姻中,才會有這些問題,如果離婚就沒有這些問題了,這樣沒意義,是逃避問題。

如果婚姻那條路真的真的走不下去了,可以選擇離婚。同時也要學習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傷害。

作為父母,人為的努力減少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是作為父母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孩子在父母的爭吵和吵鬧里,恩怨和仇恨里是多麼的壓抑,多麼的恐懼,是那麼的沒有了自信,沒有了希望,沒有了安全感,孩子的心靈世界作為父母您想到了嗎?

離婚不離愛。

家散了,對孩子的愛不散。

夫妻離婚了,但作為父親、母親的職責沒有變,任何一方也不能剝奪對方作為父親、母親的權利義務。該去公園要去公園,該輔導作業要輔導作業。

總說「雖然離婚了,但對孩子的愛不變」,這個愛不是說說的,要實實在在做出來,讓孩子感受到。

孩子很容易收到離婚後擁有撫養權的一方的影響,如果這時候一直對孩子灌輸這樣的觀點,對這個孩子以後的親密關係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孩子最先接觸的親密關係的模版竟然是如此的不堪,而他正是從這種關係中成長和學習的。

對於離婚的事實,也無需刻意隱瞞。

如實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分開,是爸爸媽媽的事情,和孩子沒有關係,無論爸爸媽媽的關係變得怎麼樣,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孩子,而父母也永遠愛著孩子。

讓孩子明白他們三人有三個關係,爸爸媽媽的關係,爸爸和兒子的關係,媽媽和兒子的關係,現在婚姻結束的只是爸爸媽媽的關係,而父子關係和母子關係並不會受到很大影響,爸爸媽媽還會一如既往地愛他,甚至更愛他。

如果我們做父母的離婚了,如何才能儘可能的減少對孩子的心理傷害?儘可能的讓孩子今後能夠發展出良好的親密關係?

有三點原則:

第一,不向孩子說他(父親/母親)的壞話;

第二,讓孩子知道父母離婚的責任不在孩子身上。

第三,別讓夫妻關係的結束影響親子關係的流動。

用心與孩子深入交流,讓每個孩子茁壯成長。從身體到心理呵護每一個孩子,給他們一個更加友好的成長環境。

孩子出生在幾時,已經決定了他一生的性格!

TAG:天津聖安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