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多動障礙或焦慮症?給大家的建議

多動障礙或焦慮症?給大家的建議

以下案例為精神科常見的診斷難題,即在家或學校或兩處均表現出破壞性或反抗性行為,可能因焦慮症是行為的主要動力而複雜化。正確解決這個問題相當具有挑戰性且非常重要,因為治療計劃採取何種方法取決於最終診斷。

案例

Devin是一名6歲男孩,父母擔憂他的行為而陪同就診。父母說他總是精力旺盛,但無破壞性或侵略性。Devin更小的時候對聲音、紋理和觸覺非常敏感,後來自行好轉,但雷暴仍困擾他,他經常在多雲時反覆問父母發生雷暴的可能性。在老師和父母的協助下,Devin能良好適應幼兒園,但當念一年級時卻出現了許多困難。老師說他經常注意力不集中、煩躁、易受挫,導致其「關機」並拒絕做作業。在上周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中,他蜷縮到桌下不願出來。老師建議進行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評估。

多動障礙(ADHD)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征,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為異常疾病. 這類患兒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 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衝動,學習成績普遍較差,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長和教師感到沒有辦法。兒童多動症的患病率國外報道在5%~10%之間,國內調查在10%以上,男孩多於女孩,早產兒及剖宮產兒患多動症的幾率較高,大約在60%以上。

注意障礙

(又稱注意缺陷障礙):注意障礙為本症最主要的表現之一。患兒主動注意減退,被動注意增強,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能專心聽講,易受環境的干擾而分心。注意對象頻繁地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做作業時不能全神貫注,做做玩玩,粗心草率。做事有始無終,常半途而廢或頻繁地轉換。做作業拖拉,不斷地以喝水、吃東西、小便等理由中斷,做作業時間明顯延長。有些患兒表現為凝視一處,走神,發獃,眼望著老師,但腦子裡不知想些什麼。老師提問時常不知道提問的內容。注意障礙是本症必須具備的癥狀。

活動過度

活動過度為另一常見的主要癥狀。表現為明顯的活動增多,過分地不安靜,來回奔跑或小動作不斷,在教室里不能靜坐,常在座位上扭動,或站起,嚴重時離開座位走動,或擅自離開教室。話多,喧鬧,插嘴,惹是生非,影響課堂紀律,以引起別人注意。喜觀玩危險的遊戲,常常丟失東西。多動有兩種類型:一是持續性多動。患兒的多動性行為見於學校、家中等任何場合,常較嚴重。二是境遇性多動。多動行為僅在某種場合(多數在學校),而在另外場合(家中)不出現,各種功能受損較輕。

衝動性

情緒不穩,易激惹衝動,任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受外界刺激而過度興奮,易受挫折。行為不考慮後果,出現危險或破壞性行為,事後不會吸取教訓。

學習困難

主要表現為學習成績低下。多動症患兒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學習困難的原因與注意力不集中、多動有關。出現學習困難的時間,決定於智力水平及多動症的輕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嚴重多動症患兒在學齡早期就可出現學習困難。智力水平較高、多動癥狀較輕的,可在初中階段才出現學習困難。

神經系統發育障礙

有半數左右患兒可見有神經系統軟體征,表現為快速輪替動作笨拙,共濟活動不協調,不能直線行走,閉目難立,指鼻試驗陽性,精細運動不靈活,部分患兒可有視覺-運動障礙、空間位置覺障礙等。

焦慮症

焦慮症(anxiety),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症,是神經症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panic attack)兩種形式。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1.慢性焦慮(廣泛性焦慮)

(1)情緒癥狀 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患者經常出現與現實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緊張害怕常常沒有明確的對象和內容。患者感覺自己一直處於一種緊張不安、提心弔膽,恐懼、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中。

(2)植物神經癥狀 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軀體方面的癥狀。

(3)運動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卧不寧,煩躁,很難靜下心來。

2.急性焦慮(驚恐發作)

(1)瀕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幾乎跟正常人一樣。而一旦發作時(有的有特定觸發情境,如封閉空間等),患者突然出現極度恐懼的心理,體驗到瀕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經系統癥狀同時出現 如胸悶、心慌、呼吸困難、出汗、全身發抖等。

(3)一般持續幾分鐘到數小時 發作開始突然,發作時意識清楚。

(4)極易誤診 發作時患者往往撥打「120」急救電話,去看心內科的急診。儘管患者看上去癥狀很重,但是相關檢查結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診斷不明確。發作後患者仍極度恐 懼,擔心自身病情,往往輾轉於各大醫院各個科室,做各種各樣的檢查,但不能確診。既耽誤了治療也造成了醫療資源的浪費。

討論

根據此案例的病史,有助於臨床醫師更加認識ADHD和/或焦慮症在兒童困境中的影響。以下是這種情況下考慮詢問的五個問題。

1. 孩子生活中是否有其他時間明顯表現得非常焦慮?討論中特定場景以外出現進行性加重的焦慮表現,是焦慮症促進行為發展的線索,而該行為可能會被視為相反的表現。本病例中,對雷暴的高度焦慮說明這個孩子有焦慮症,且焦慮可能對學校中破壞性行為發揮作用。

2. 當他無法集中思考於手頭任務時,他在想什麼?患或不患ADHD的無焦慮症兒童經常做白日夢或開小差,往往期望著更喜歡的活動、回憶過去快樂的事情,或關注於環境中其他刺激因素(例如外面樹上的小鳥)。反之,焦慮症兒童會更憂慮,反覆思考差的表現、未來可能發生的不良事件、假使...怎麼辦這類問題。

3. 是否有焦慮症家族史?臨床上,雖然不能過度依賴家族史,但一個或更多家族成員有焦慮症,確實增加了患者焦慮症的可能性。研究顯示焦慮症遺傳率約50%,但大部分父母傳至子女的焦慮症是通過環境機制實現。

4. 是否存在爆發的持續性誘因?對焦慮症兒童而言,災難經常被不舒服、過度刺激或過度壓力的情境所激發,爆發是那些難以控制的緊張情緒之反映。上述孩子被逼著完成困難工作時的爆發,即為焦慮誘發爆發的貼切例子。

5. 量表顯示了什麼?一份評估多方面癥狀的綜合量表,對於這類診斷難題有很大幫助。任一份量表的異常證據有助於指導我們的思路。

當然,答案可能是ADHD或焦慮症二者都存在。在心理健康評估時此為常見的結論,不同於常見鑒別診斷時傳統的「這或那」思考方式。研究顯示ADHD和焦慮障礙經常同時發生。當二者同時發生時,推薦焦慮症聯合ADHD進行雙向診療。

無須獨自承受,讓我為你

迎關注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官方微信,我們免費為您提供失眠、抑鬱、焦慮、精神分裂等疾病的預防方法,醫療常識和新聞資訊!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抽動症不治療,會自行痊癒嗎?

TAG:哈爾濱嵩山醫院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