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中的中國裝備系列:半個世紀的浴血奮戰 抗戰中國士兵手中最可靠的夥伴

抗戰中的中國裝備系列:半個世紀的浴血奮戰 抗戰中國士兵手中最可靠的夥伴

漢陽造

今天小編將開始為大家介紹那些年中國軍人使用過的武器,抗日戰爭時期,步兵最主要的武器裝備非屬步槍不可。相信大家在許多抗日電視劇中都聽到過一些槍械的別稱,比如"老套筒"、"漢陽造"、"三八大蓋子"、"歪把子"等,今天介紹的步槍就是被稱為"老套筒"、"漢陽造"的德國1888式委員會步槍的國產版本。

首先還是介紹一下漢陽造的基本數據:

槍長:955 mm

槍重:3.166 Kg(不含刺刀)

口徑:7.92 mm

槍口初速:639.78 m/s

說到漢陽造這個名字,還需要追溯到清政府的洋務運動。當時洋務派大臣,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就是引進德國1888式步槍的主力推動者。清政府從德國手中購得1888式步槍的設計資料和生產機械後,1896年開始在漢陽兵工廠生產該型步槍,並命名為八八式步槍。因為該步槍最先由漢陽兵工廠生產,故有了"漢陽造"這個名字。

漢陽造

我們常常聽到的"老套筒"、"漢陽造"其實都是指的這款國產的1888式步槍,那為什麼它又被稱為"老套筒"呢?這是由於這款步槍在設計之初為了防止槍管炸膛而採用了全長式槍管套筒,也就是在槍管外再包了一層金屬。而國內早期的仿製型號也沿用了這種設計,於是國產1888式步槍因為這個外觀特點而有了"老套筒"的綽號。不過在1904年,漢陽兵工廠參照德國1898式步槍對這款步槍進行了改進,去掉了槍管套筒,改進了照門,將通條改放於護木中等,所以能被成為老套筒的應該都是早期生產的版本。

漢陽造馬槍

除了正產生產的版本,漢陽造還生產過一種馬槍版本。為了適應馬上作戰的需求,將步槍的長度進行改短。這種型號的漢陽造自然主要用於裝備騎兵,其產量也遠不如普通版的漢陽造多。

漢陽造用子彈

漢陽造使用的子彈是圓頭子彈,這是因為其設計時使用的88式7.92 mm子彈的彈徑是8.08 mm,後來生產的S型尖彈彈經為8.20 mm,如果使用尖彈的話會有炸膛的風險,因此通過使用的子彈也可以比較容易第辨認出漢陽造。

雖然所漢陽造給人的感覺是一款落後的武器,就像《亮劍》中李雲龍說的"當時我的士兵用的都是老套筒、漢陽造,膛線都快磨平啦!"。事實也確實如此,把一款1896年開始生產的步槍放在1930年代來看,的確可以說是老舊的裝備,性能自然比不上日軍裝備的"三八大蓋"或者是最新生產的中正式步槍。但是在1888式步槍問世的年代,各國普遍都還在使用黑火藥裝填的單發步槍,使用無煙火藥和金屬包裹彈頭的1888時步槍無疑屬於當時的先進技術。

裝備1888式步槍的德軍士兵

漢陽造絕對可以算是中國戰爭史上的一個傳奇,由於其開始生產時間早,其幾乎出現在民初開始中國所有的戰役當中,據說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就是由漢陽造打響的。從辛亥革命開始,直至抗日戰爭結束,該槍一直是中國軍隊的主力裝備之一,甚至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依然有它的身影,漢陽造絕對是舉足輕重的中國軍人使用過的武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桌面戰爭兵棋 的精彩文章:

半個世紀的浴血奮戰 抗戰中國士兵手中最可靠的夥伴

TAG:桌面戰爭兵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