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

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

管理視角看國學(423)

佛肸(bixi)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淄。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佛肸來召孔子,孔子考慮欲往。子路說:「我曾聽先生說過:『那人親身做了不善之事,君子即不入其國。』現在佛肸據中牟作叛,先生要去他處,這怎說呀?」先生說:「不錯,我是說過這話的。不有堅硬的東西嗎?盡磨也不會薄。不有潔白的東西嗎?盡染也不會黑。我難道是一匏瓜嗎?哪能掛在那裡,不希望有人來採食呀。」

這章記載的事件類似於公山弗擾,公山弗擾是魯國季氏的家臣,佛肸是晉國大夫趙簡子的家臣,《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事件背景是:「佛肸為中牟宰。趙簡子攻范、中行,伐中牟。佛肸畔,使人召孔子。看起來似乎對家臣這一級的反叛者似乎比較感興趣。其實不然,孔子對各個國君的召聘也一樣感興趣,只是不願去幫襯吃著政府飯卻挾制國君自己弄權的權臣。似乎在孔子看來,你要獨立就大張旗鼓的獨立,但不要做名為人臣卻不忠君的勾當。所以孔子不但在魯國從政,對於衛、宋、楚、晉,以及蔡、葉這樣的小地方都有過應聘意向。不講地方大小,只看這個地方的國君或管理者人怎麼樣,是否願意採納自己的主張實行仁政。這時的孔子還是非常自信的,不管地方大小,只要給我個地方讓我放手治理,我都能很快把這裡管好並且形成一個樣板影響天下。所以才會說「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儻庶幾乎?」即孔子的志向不在於效忠於某個國君,而是讓堯舜文武之道大行於天下。

孔子想接受公山弗擾的邀請時已經50歲,」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而在收到佛肸的招聘的時候則是帶領一幫弟子已經在各個國家之間輾轉了數年卻沒有找到能夠效命的地方,這時候孔子已經60多歲。所以這兩次的意向,都有點「飢不擇食」的味道,就像一個大齡剩女眼看年歲日增,一直挑挑揀揀卻沒有遇到合適的人,看到一個條件還湊合的追求者,就會心生把自己嫁出去的意願一樣。這樣的追求者,可能並不是特別心儀的對象,但是在一些核心指標可能還是符合要求的,所以我們猜想無論是公山弗擾還是佛肸,使人召孔子時估計都會有一套說辭,孔子由此判斷這個人還是可以輔佐的。而不是以世俗的「畔」來判斷是否應該前去。因為史料的限制,後人已無法具體分析孔子當時所處的情景,只能假設這是聖人的執中用權,而不是違背自己原則的急病亂投醫。

輔佐公山弗擾或佛肸這樣剛獨立的小地方去推行大道,因為地方小,形格勢禁,自然比輔佐一個諸侯國的難度要大的多,但和在一個大國屈從於昏君無所作為或隨波逐流,如果在這樣的地方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治理,相比較而言,「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對於有自己理想的人來說,自然是這樣的小地方更合適。這也是諸葛亮選擇輔佐弱小的劉備而不是去投靠強大的曹魏集團的原因。子路的擔心對於一般的人才是有道理的,但對於聖人來說則可能不是問題,如果自己的才能足夠的硬,自己的德行足夠的白,就可以改變環境而不是為環境所沾染。所謂「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聖人居之,地獄也能變天堂,「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天下無不可變之人,無不可為之事」,所以《陽貨篇》中展示似乎是一個進入聖境的「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信的孔子,以至於有效法天地的「予欲無言」的設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合舫 的精彩文章:

你以為自己是獨立的,其實也是被文「化」的

TAG:秦合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