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x86 CPU和Intel、AMD還有多少差距

國產x86 CPU和Intel、AMD還有多少差距

不久前,Intel、AMD、ARM的CPU被國外媒體爆出全部存在漏洞。而「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國計算機產業的心病,無論是聯想、神舟、清華同方、華碩、宏基等老牌整機廠,還是華為、小米這些新玩家生產的電腦,電腦中的CPU絕大多數都是Intel或AMD的,國產CPU的使用量可以用微不足道來形容。

雖然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路線開發的CPU未必無懈可擊,比如蘋果基於ARM深度定製的A系列處理器在這次漏洞事件也中招了。但由於可以自己修改內核,在打補丁上會主動一些。日前,上海兆芯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的x86 CPU。這款CPU能否防禦漏洞還是交給安全人員去評價。今天,我們只說說這款x86 CPU和Intel、AMD還有多少差距?

上海兆芯和KX-5000

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是成立於2013年的國資控股企業。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台灣威盛電子是兩大股東,其中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出資2億美元,占股80%,威盛電子出資4975萬美元,佔20%。

上海兆芯走的是類似於高鐵技術引進再創新的路子。最初的技術來源是台灣威盛電子,而台灣威盛電子是在收購了美國Cyrix和半人馬半導體等公司後,進而獲得了與x86CPU相關的知識產權,以及一批技術人員。就淵源來看,上海兆芯的x86 CPU技術和一大批技術骨幹是來自台灣威盛電子的,其第一款產品ZX-A也與台灣威盛電子的Nano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按照上海兆芯之前發布的PPT,其產品線規劃為:ZX-A、ZX-B、ZX-C、ZX-D、ZX-E。那麼最新發布的KX-5000是怎麼一回事呢?

根據兆芯官方公開的消息,「KX-5000是國內首款支持DDR4,且支持雙通道DDR4內存的國產通用CPU,其里程碑意義格外的顯著」。其中,KX是「開先」的英文縮寫,而「開先」、「開勝」是兆芯麾下的品牌。5000中的5指的是兆芯的第五代國產自主可控通用CPU,後面的三位數字對應的是CPU的主頻、核心數量,以及面向的市場等信息。

雖然同樣屬於開先KX-5000系列處理器,但系列中不同型號的處理器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比如四核版的KX-5000系列處理器的二級緩存為4MB,8核版的二級緩存為8MB。另外,根據實際情況,兆芯還會相應的加入英文字母,比如U特指頂級8核心系列;M特指低功耗系列。

因此,KX-5000並不是一款CPU,而是會呈現出類似於Intel I5 8400、I5 8700、I5 8700k等CPU的系列產品。開先KX-5000系列處理器主要針對的市場是PC整機、嵌入式工控、瘦客戶機等產品。

KX-5000相對於ZX-A有較大進步

在官方報告中,核高基總師魏少軍認為兆芯已經完成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歷程。那麼,相對於最初那款與VIA Nano有千絲萬縷聯繫的ZX-A,KX-5000的性能到底提升了多少呢?

ZX-A是兆芯的第一款CPU,擁有2個核心,主頻1.6G,採用台積電40nm製造工藝。

ZX-B是兆芯的第二款CPU,其設計基本與ZX-A相似,主要區別在於ZX-B使用了境內的40nm工藝。

ZX-C和ZX-C+都是基於前一代產品的修改,最顯著的一個改變就是將ZX-A的雙核修改為四核與八核,以及還針對從VIA引進的內核存在資源冗餘和不均衡的問題做了重新設計。此外,兆芯還重新設計FSB介面和訪存控制單元,並採用了台積電28nm製造工藝,降低了功耗,減少了量產成本,將CPU的主頻從ZX-A的1.6G,提升到ZX-C的2G。

在最新的KX-5000上,兆芯針對ZX-C的短板進行了改進。由於ZX-C延續了VIA原本的前端匯流排,而且將內存控制器集成在橋片里,就使ZX-C的STREAM測試的成績非常一般,而且根據STREAM測試,ZX-C的單線程成績與四線程成績相近,這種現象是不太正常的。

針對這個問題,KX-5000選擇把內存控制器集成到晶元里,並且集成的還是DDR4內存控制器,這樣一來,既彌補了過去把內存控制器集成在橋片裡帶來的不足,又能在商業上有效應對各家內存大廠的DDR3內存條停產的問題。

此外,對KX-5000的CPU內核也做了一定優化。根據兆芯官方宣傳,比如將流水線級數較上一代產品減少了5級,並優化了流水線資源,優化原有預測器演算法,設計了新的亂續執行引擎,減少了投機執行錯誤及對應的性能損失等等。

經過幾代產品的改進,KX-5000與最初的ZX-A相比在性能上有了較大的提升。就以SPEC2006測試來說,ZX-A在採用Ubuntu14.04操作系統,ICC編譯器,主頻為1.6G的情況下,成績為:

SPECint2006:11.3

SPECint_rate2006:20.5

SPECfp2006:12.4

SPECfp_rate2006:18.7

作為對比,KX-5000在採用Ubuntu14.04操作系統,編譯器為ICC,主頻為2.2G的情況下,SPEC2006測試成績為:

Specint2006:20.4

Specintrate2006:63.3

Specfp2006:23

Specfprate2006:47.6

單線程的性能提升主要得益於主頻的提升,以及將DDR4內存控制器集成進SoC,增加緩存和對CPU內核的修改。而多線程性能的提升一方面得益於核心數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得益於單線程性能的提升。

從測試成績上來看,從ZX-A到KX-5000,裸CPU性能的提升是比較明顯的。

與Intel、AMD差距還有多少

總的來說,KX-5000相對於兆芯以往的產品,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將北橋、GPU、DDR4內存控制器等都集成到SoC中,實現了從「CPU+橋片」到「SOC+IO擴展」的轉變,而且還支持了DDR4、PCIE 3.0、SATA3.2、USB 3.1 Gen2(Type-C)等標準,在國內CPU公司中還是第一個,因而非常具有國際范。

把視野放到國際舞台,如果那Intel和AMD做對比,KX-5000的性能究竟怎麼樣呢?

我們就以Intel公司的I5-6500作為參照。由於KX-5000在測試中跑的是Ubuntu14.04操作系統,而I5-6500跑的是Windows操作系統,因而這個成績僅供參考。

從成績上看,KX-5000的Specint2006為20.4,而I5-6500的Spec int2006成績為62.7;KX-5000的Spec fp2006為23,而Spec int2006成績為60.9。通過對比,就單線程性能而言,KX-5000大致相當於I5-6500的三分之一。

差距在哪呢?

首先看主頻,KX-5000的主頻為2.1G-2.2G,根據兆芯官方介紹,睿頻可以到2.4G。誠然,就這個主頻而言,在採用28nm工藝的國產CPU中,確實是很不錯了,畢竟在採用28nm製造工藝的國產CPU中,鮮有主頻超過2G的。但和Intel一比,這個主頻就顯得偏低了一些。Intel的CPU很多主頻都在3.5G以上。

其次看CPU內核,由於兆芯的性能提升主要得益於通過物理設計提升主頻,採用更好的製造工藝,將內存控制器等集成到SoC中等措施,在內核上所做的修改還談不上脫胎換骨的大換血,並沒有實現類似於AMD從「打樁機」到Zen的提升和飛躍,不要說Intel的Skylake、Kabylake、AMD的Zen差距較大,即便是和AMD的「打樁機」和Intel的Nehalem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總而言之,要想追趕Intel和AMD,首先是要提升主頻,其次是對內核進行大刀闊斧的修改,爭取實現跨越式發展。

根據兆芯的官方宣傳,下一代的產品KX-6000將採用16nm工藝,同時探索高頻下的設計流程,包括從pcb/substrate/power plan,看PI/SI的問題,高頻時序收斂的問題,並爭取把主頻做的更高。

至於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內核,則有可能在KX-7000上出現。對這款新內核的性能,兆芯官方宣傳里定了非常高的目標——希望可以達到AMD同期水平。由於這個技術跨越的難度比較高,要想實現這個目標,恐怕有一段路要走。

結語

在文章最後,讓我們用國家核高基專項技術總師、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教授在兆芯的發布會上的發言做總結:「CPU是(核高基)01專項的重中之重,如果無法實現突破,就意味著核高基專項大打折扣......取得現在的成績,一方面與課題承擔單位的不懈努力密切相關,也離不開專家、領導的關心......圍繞CPU打造完整的產業鏈,通過應用牽引、整機帶動、軟硬結合的戰略,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至關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工力量 的精彩文章:

Space X是否遭遇了新年的第一場失敗?

TAG:科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