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晚年畢加索的幸福生活 21歲的她與74歲的藝術大師

晚年畢加索的幸福生活 21歲的她與74歲的藝術大師

當巴黎著名大明星碧姬·芭鐸遇上西班牙的繪畫大師畢加索,在1956年成為了現實,遇到巴勃羅·畢加索時,她是21歲,他是74歲。當時畢加索作為一名藝術大師在他身後有著漫長而成功的生涯,當時的碧姬·芭鐸已經拍了17部電影。

1948年畢加索搬進了一幢位於法國蔚藍海岸邊名叫Vallauris小鎮的別墅中,在那裡他探索著陶瓷和黏土的製作工藝,製作了一些實用性的器具和裝飾性的物件。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戰,畢加索畫了《佛朗哥之夢》來批評佛朗哥的行為。1937年佛朗哥軍閥轟炸格爾尼卡,畢加索畫了巨幅大作《格爾尼卡》,展示於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中。1949年他的作品《白鴿》被選為國際和平會議海報。

1956年,碧姬·芭鐸參加戛納電影節,沿海岸邊往下不遠就是Vallauris小鎮,她去拜訪了畢加索。 當時的芭鐸在1953年就成了娛樂的頭條與焦點,她的名氣迅速傳遍美國。

攝影師Jerome Brierre也因為有機會去給兩位大咖的相遇會面拍照。成就了一組經典的照片,他相信當年輕貌美的芭鐸遇見和私生活「多姿多彩」的藝術家老頭畢加索時,會是一個能上頭版頭條的好故事。

1954年春天,當莉迪亞·科爾韋特十九歲的時候,她遇到了畢加索,科爾韋特是畢加索晚年經常畫的一個女模特,也因為她的馬尾辮,畢加索創作了Sylvette系列畫作,一系列60多幅她的肖像,包括繪畫和雕塑作品。

1954年夏天,「Sylvette」系列在巴黎展出受到好評如潮。「生活」雜誌報道了畢加索藝術的新作品,他的「馬尾辮時期」作品,據說當時碧姬·芭鐸在看到展覽之後採用了科爾韋特的馬尾辮風格。

青年時期,畢加索的父親和叔父決定把畢加索送到西班牙一流的藝術學校學習,馬德里的皇家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1897年,十六歲的畢加索第一次獨自一個人出發前往馬德里。結束了在馬德里的進修後,1900年,畢加索只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旅行。

他在巴黎遇見了當地記者兼詩人馬克思·雅各。雅各幫助人生地不熟的畢加索了解、學習當地的語言與文學作品,並成了畢加索的第一位法國友人。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當時畢加索甚至常需要燒掉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20世紀初,畢加索來往巴塞羅那與巴黎之間工作。1904年,在一場暴風雨當中,畢加索遇見了波希米亞的模特兒費爾南德·奧利弗並相戀,畢加索因而開創了玫瑰時期,並有多幅關於她的畫作。

畢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為4個時期。時期的名稱尚有爭議,大致是「藍色時期」(1901年-1904年)、「粉紅色時期」(1904年-1906年)、「立體派時期」(1917年-1924年)和「晚期」(1946年-1972年)畢加索的最後作品風格是混合體,他表達手段一直持續到他生命的盡頭。畢加索全身心投入變得更加大膽,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從1968年到1971年,他創作了最後一批繪畫和數百幅銅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圖者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和生態專家擔心 北極熊可能在21世紀內絕種

TAG:悅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