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品咖啡店的憂傷

精品咖啡店的憂傷

生活那麼好,

是因為有許多美味等我們去嘗。

外面奇冷無比,那「窮在債中、冷在風裡」的上海俗話,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幸得陽光甚好,給了人從地暖房間走出去的些許勇氣。

家門口的時光里開業了,拐角處的好位置給了一家名為Merlo Coffee的店,裝修走了時下流行的ins+loft風。

打著澳洲咖啡的名號,展示出來的咖啡豆和牛奶也都是澳洲進口。打算躲進去試一下他們的咖啡。

那點單收錢的中女雖然很客氣,但我看著牆上的咖啡菜單還未來得及開口,她便問出了「要有奶的還是沒奶的」如此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我好奇若回答「有奶的」,你再準備怎麼向我繼續介紹呢?

幸而我是極怕尷尬場面的人類,立刻點了杯熱拿鐵,找了靠窗有陽光的位置入座。

(我不在乎華而不實的拉花,但這拉花真的不美)

上海的魅力之處在於,你看到一個商業形態冒起,到它如雨後春筍般呈現鋪天蓋地的飽和姿態,現在已經用不了幾個月,以後,會更快。不似美國,家門口那條小路,從盛夏修到寒冬,每天都有幾個裝備精良的工人在門口站來站去,六點準時收工,卻一點完工的樣子也沒有。

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早已不再是愛一個人愛一輩子的古時候了。張柏芝都要二婚了,「那時慢」,做夢去吧。

離開上海半年多,秋天回來時,精品咖啡店已井噴,從街角到商業中心,簡直就是「轉角遇到咖啡店」——留在上海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些。

儘管Starbucks開了一幢樓那麼大的旗艦factory來彰顯它在中國人民心目中那無可替代的大佬地位,可淡而無味的屎大巴獨領風騷的時代,終究是過去了。

Thanks God! 阿門!

一個專業從事市場公關好多年的朋友告訴我,她現在跳槽到一家咖啡店工作。一個剛從英國畢業的學妹也去了一家精品咖啡品牌做市場營銷。

Well, 一家店的生意從一開始就變成了一個品牌的生意,開個小咖啡店打發打發時間的時代,也宣告結束了。

當然,即便在上海這個如此「氧氣」的地方,還是有很多人不喝咖啡的——喝不慣、喝了睡不著、喝了胃難受、喝了心跳加速,等等等等,一大堆聽上去特別「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理由。中國人么,熱茶熱水才是王道,連國外的航空公司都知道,在有中國人的飛機上要常備開水。

客觀來講,咖啡是有很多優點,譬如,每天不多於三杯的量對預防心臟病,和腸胃都是有好處的。至於「睡不著」一說,不晚於睡前5小時,所有的咖啡因都已經代謝掉了。失眠,那是你自己有心事,別賴在咖啡頭上。

孕婦嘛,產科醫生都說過,一天不超過五杯的咖啡量,不會對胎兒有影響。哺乳期的話,那就請你忌口了,什麼刺激的都別吃別喝,好么?

但,做咖啡,終究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強項。我們率先學會的,是很多門面功夫——ins風還是性冷淡風的裝修,給網紅們拍照的奇特拉花,organic還是健康理念的反覆粉飾,都敵不過咖啡本身的香與醇,和製作咖啡的專業。

一杯好的咖啡,咖啡豆、沖泡咖啡的水的比例、溫度、手沖咖啡的手勢都是關鍵。然而對於Latte(拿鐵)、Cappuccino(卡布奇諾)、Flat White(澳白)、Mocca(摩卡)這些與牛奶有關的花式咖啡,就更複雜了。

上海好多所謂的精品咖啡店,卻連脫脂奶、豆奶(要知道乳糖不耐症患者是不能飲用鮮奶而需要用豆奶來代替的)都不常備。

離專業,還隔了好幾條街。

話說回這杯Merlo coffee的熱拿鐵,奶泡的溫度沒有到。至多60分,30分給了環境。

當然,上海還有好多精品咖啡店在努力著。下一站,我要去試試朋友向我推薦的在豐盛里S.Engoin鷹集咖啡新店。

(好不好,喝了再告訴你們)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 的精彩文章:

沒有咖啡的書店不是好書店?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