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談失眠時,我在談些什麼

當我談失眠時,我在談些什麼

文丁是丁 攝影Annie Spratt

1

沒聽說過哪個小孩子有過失眠。小時候跟大人說自己昨晚做了個夢,往往會遭到取笑:「小小孩家也會做夢?你知道夢是什麼?」夢是大人的專利,連腰疼也是,若哪個小孩說腰疼,同樣會被大人糾正:「小孩子家,哪來的腰?!小孩不長腰!」

受到這樣的呵斥,難免在愚鈍之上又添一層困惑。

還有失眠。我了解,大概是中、老年人才會有的生活常態。

我姥姥以前常說:「年紀大了,就沒有覺了」。意思是人到了一定年紀,睡覺的時間就會比較少了。

寒冷的冬天的早晨,跟姥姥通腿睡,大概她早早就醒來了,在床上捱到天亮,捱到我自然醒來。

我問:姥姥你什麼時候醒的?

「雞叫第一遍就醒了。」

有時她也會說「雞叫第二遍的時候」,那時家裡沒有鐘錶,只能憑雞叫的時間判斷什麼時候天明。現在我想,姥姥當年那就是失眠吧。

印象中小孩子都貪睡,特別是青春期,回想起來簡直也是「睡神」。學生時代,曾經從晚上八、九點睡到次日中午十二點;每每休息日想睡個懶覺,都得提前跟我媽打招呼:「明早別叫我哈!睡覺比吃飯重要!」

我媽總忘,第二天一早正睡得香甜痴憨,她準會叫起來吃早餐,在她的概念里,也許早餐比睡懶覺更重要吧。前兩天看到一個小段子,說「每次起床都是背井離鄉」,我於是知道為什麼每次叫小孩起床都那麼難,誰想小小年紀背井離(溫柔溫暖)鄉呢?

2

少時不知失眠滋味。

當我成為一個非油膩的中年人,並不可逆地在將來步入老年行列,我知道會遇到很多問題,包括——失眠。

失眠其實是我已經飽嘗過的滋味。只是現在已經能比較淡定地看待這個問題了。

甚至覺得生活在當下這個時代,連失眠都令人覺得幸福。我後面會解釋。

但很多人為此苦惱不堪。長時間失眠並且焦慮不堪,極容易產生抑鬱,可能因「失眠症」而導致「抑鬱症」,也可能是因為抑鬱所以失眠。兩者誰是因誰是果我不知醫學上的解釋,我自己覺得是先失眠而抑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一失眠就有足夠的時間輾轉反側胡思亂想,一失眠就想抓緊入睡反而睡不著,一失眠就害怕晚上又睡不著……惡性循環,可怕的是頭腦經常昏昏沉沉,看周圍的一切東西都帶著沉重和凝滯的色彩。如果經常需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眠,又怕形成依賴,真是左右為難。

我對安眠藥有偏見,所以即便失眠很嚴重的情況下,也不曾用過葯。我幾乎試過我所知道的所有有助睡眠的方法,至今不知是哪種方法更有效,反正,當我想睡的時候,我就會找方法。

3

前面之所以說「生活在當下這個時代,連失眠都令人覺得幸福」,是因為有太多事情可做。

不像過去的農村老太太,不識字看不了書,甚至看不懂電視,當年也沒有網路,只能躺在床上回想往事等待公雞打鳴睜眼到天明。

我覺得關於睡眠需要普及一條常識: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每天8小時睡眠。

除了正在長身體的小孩子,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其實是因人而異的。這一點,已有科學家做出了證明,就是說——沒有必要為失眠而焦慮。

我有豐富的對付失眠的方式。

輾轉反側睡不著,就別在床上躺著了。躺著也睡不著,不如乾脆起來,看看有什麼事可做。有困意時再上床,或者在床上做些有助於睡眠的呼吸調整、心理暗示等。

閱讀。如果希望馬上睡著,可以躺在被窩裡看書。可以是白天想看但沒時間看的書,也可以看那種能讓自己犯困的書,比如課本,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以前真的在床頭擺過一本《相對論》,一看就想睡,所以至今沒看完。把失眠的時間變成閱讀的、享受的時光,也是很幸福的事呢。還有,可以嘗試著寫作。

喝杯蜂蜜水或甜牛奶(沒有蜂蜜,喝點糖水也可以)。這些都有助於安神、幫助入眠。也可能做這些動作,是給自己「我喝了這個就容易睡著」的暗示,我經常採用,也許是心理作用,非常有效。

起來重睡。很多年前智能手機還沒普及的時代,有次深更半夜收到一個同事的簡訊,內容是「你睡錯了,起來重睡」。好像她知道我在失眠。我真的從床上爬起來,把一個多小時前已經做過的洗臉刷牙洗澡的睡前流程重新做了一遍,如此折騰一番,再次躺到床上,很快就睡著了。

整理家務。大概沒有比失眠時整理家務打掃衛生更讓人有成就感的事了,覺得自己簡直就是田螺姑娘,哦,田螺大媽。把家裡的角角落落都打掃的乾乾淨淨,大概這樣比較容易累,人一累就想休息,就有困意,很快就會入睡了。

準備明天的早餐。這也是我經常做的事。起來做份麵包(需要三、四個小時)或烤個餅乾,第二天的早餐就有了,如果困了再去睡。

追劇、看電影。想想自己平時沒時間追的劇、沒來得及看的電影,網上有很多資源,可以在不打擾家人休息的前提下悄悄看。我前段時間追的《請回答1988》及《今生是第一次》基本上就是失眠的夜晚看完的。

做做運動。夜深人靜,在不打擾別人前提下,可以做些適量的運動,比如在跑步機上慢跑、瑜伽等。

起來工作。可以算盤前一天的工作內容也可以處理手頭的項目,收發郵件處理文件都可以,不僅能提高效率而且還顯得很勤奮。

我沒數過羊,不知是否有用。以上這些方法,套用一句俗不可耐的廣告語「總有一款適合你」,最最重要的是——找到失眠的價值和意義。

另外你要相信:失眠每個人都會經歷,失眠是暫時的生理現象,失眠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失眠也可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丁是丁

專欄作者 、書評人

豆瓣|知乎:丁是丁

歡迎分享朋友圈

點個贊再走吧,來都來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失眠 的精彩文章:

治療失眠患者 2.0

TAG: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