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糖尿病絕對不能吃哪些肉?

糖尿病絕對不能吃哪些肉?

糖尿病人的飲食控制很重要,但也不是說絕對不能吃某種食物,只需要控制好食量,搭配合理、選擇恰當。比如:

烏雞肉低脂肪、高蛋白。適合與竹蓀搭配食用;

鴨肉滋陰補血,適合與性溫味辛的生薑一起烹調;

牛肉富含大量的鋅和硒,可促進胰島素的合成,適合與芹菜搭配食用。

可是,並不是所有肉類都適合糖友們吃的。有哪些肉類不適合我們的糖尿病患者食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豬肚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時很容易誘發血脂異常,而豬肚中含膽固醇較高,食用後會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加重脂質代謝紊亂,從而增加發生高血壓、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豬蹄

豬蹄富含膠原蛋白,是很好的延緩衰老的美容食品。但因其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偏高,糖尿病患者還是少吃為宜。

豬肝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伴有脂質代謝紊亂,與糖代謝紊亂相互影響,因此要以低脂飲食為主。豬肝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食後會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加重脂質代謝紊亂。豬肝中還含有豐富的磷和鉀,這個對已經並發腎病的糖尿病患者無疑會加重病情,故應忌食。

雞心

雞心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鎂、磷等礦物質,有養心、補虛之功效。但膽固醇和脂肪含量偏高,過量攝入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脂類代謝紊亂,促進脂肪轉化為血糖,從而使血糖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少吃雞心。

香腸

香腸的脂肪含量很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也較高,食用後不利於糖尿病病情的控制。香腸中含有的對健康毫無益處的色素,以及添加的防腐劑,都會給原本就已患病的身體造成更多的傷害。

臘肉

臘肉的脂肪含量很高,並且以飽和脂肪為主,對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極為不利。臘肉又是高鹽食品,糖尿病患者使用後會給腎臟增加負擔,對於並發腎病或血脂異常的患者來說則更糟。

33評論

營養百事通 大連營養師俱樂部官方帳號12-24 09:55

138贊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其實是沒有哪一類的肉類是不能吃的。但是又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要控制總能量的攝入。(其實普通的人不控制攝入量會發胖的,或者身體出現一些問題的。)

控制熱量,有一條必須做到的就是~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大家都知道,肉類中的脂肪含量比較高,特別是肥肉裡邊的脂肪含量特別高。同樣是瘦肉,豬肉的脂肪要高於牛羊肉,牛羊肉的脂肪要高於雞鴨肉,而雞鴨肉的脂肪要高於魚蝦肉。

所以說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盡量吃脂肪含量少的肉類更有利於健康也就是畜肉的瘦肉,禽類不帶皮,魚蝦類。

有人又會說,是不是糖尿病患者不吃肉類會更好呢?

不是這樣的。肉類是動物身體的肌肉組織,與人體的肌肉組織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整體的營養價值也是很高的。肉類所含有優質的蛋白質是無法取替的,而且還含有維生素,礦物質等重要的營養素。是人類膳食平衡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蛋白質還能刺激胰腺分泌胰島素,所以說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吃一些肉類。

那到底該吃多少呢?怎麼吃呢?

其實總體來說就是選擇一些脂肪含量比較低的肉類。魚蝦類要勝於禽類,禽類勝於畜肉類,基本上畜肉控制在二兩,或者禽類近三兩,要是魚蝦,略多一點點也OK。(這裡指的是生重哦!)

至於怎麼做?原則越簡單加工越好。比如說做清蒸魚,蝦仁炒西芹,雞絲拌茼蒿,青椒炒牛肉,圓蔥炒羊肉,肉炒蒜薹,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增加了蛋白質的基礎上又有蔬菜,幫助我們增加膳食纖維,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降低餐後血糖。

盡量不要選擇一些紅燒,油炸或者加工的肉類製品進行食用,這樣的話會適得其反,不但營養素會破壞。而且會大大增加脂肪的攝入。對糖尿病患者不利。

作者簡介:

李實

國家二級營養師

王興國特訓班五期學員

糖尿病教育專員

高級育嬰師

護師

2評論

生活教練田雪 國家三級公共營養師01-05 21:58

16贊

要說糖尿病人千萬不能吃的食物,糖首當其衝。所以,加了糖的食物不適合糖尿病人,加了糖的肉也一樣。如果在外就餐,糖是通用調料,記得告訴服務員讓大廚別放糖。

比如:紅燒肉、糖醋魚、糖醋裡脊、糖醋小排、魚香肉絲、可樂雞翅、松鼠鱖魚、京醬肉絲、鍋包肉、茄汁蝦球等明顯具有甜味的菜。

但是糖尿病人也有享受美味的權利,更何況吃對了肉,對他們有益無害。糖尿病人只要選擇低脂肪的肉並把量控制在每天50~100g,採用蒸煮等少油無糖的做法烹調,對控制血糖大有益處。在吃主食之前吃一些肉,肉中的蛋白質能防止餐後血糖飆升,也能增強飽腹感,延緩食物消化,避免出現低血糖。

從肉的做法來說

糖尿病人不適合吃經過煎炸熏烤的肉,大量脂肪容易誘發心血管等併發症,高溫製作過程中很容易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採用蒸煮燉等少油無糖的做法更好。

比如:儘可能避免水煮魚、回鍋肉、油燜大蝦、烤肉、煎牛排、炸雞翅等即便不甜但很油膩的菜,多吃清蒸魚、翡翠蝦仁、番茄燉牛肉、白斬雞等清淡的菜肴。

從肉的種類來說

糖尿病人都可以適量吃,但應該優先選擇魚蝦蟹貝等水產品和雞鴨鵝等禽肉。對於豬牛羊等紅色的畜肉(只吃瘦肉),每周一兩次就好。另外,多吃紅肉有致癌風險,健康人也不宜過多食用。培根、火腿、臘肉等加工肉製品最好不吃。

從脂肪含量來說

糖尿病人(普通人也一樣)應該少吃肥肉,肉越瘦越好。

比如大部分水產品脂肪都比較低,吃禽肉的時候去皮,雞胸肉優於雞翅,豬的裡脊肉優於五花肉,牛腱子肉優於肥牛,羊腿肉優於肥羊。

我叫田雪。

我在推廣「好好吃飯」的理念。

我總結創建了211飲食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幫你學會如何好好吃飯。

掌閱APP上的音頻節目《吃出漂亮 簡易高效的女神餐譜》非常適合睡前聽。

我認為:

好好吃飯,應該是精英階層的基本生活狀態。

重新定義吃飯,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全面升級生活方式吧。

評論

家庭醫生在線 家庭醫生在線官方帳號 悟空問答戰略合作夥伴08-28 16:58

99贊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理功能受損,或兩者兼有而引起的。糖尿病的發生和我們的飲食有密切的關係,日常的保養及飲食方面的注重對於糖尿病的治療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如果不控制自己的飲食,將導致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等各種組織器官的慢性損害及功能障礙,引起多種慢性併發症,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那麼,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吃哪些肉呢?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飲食過程中,要避免食用以下肉類食物:

1、豬肚、豬肝。豬肚、豬肝中含膽固醇較高,食用豬肚後會使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加重脂質代謝紊亂,從而增加發生高血壓、動脈血管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要吃豬肚、豬肝。

2、豬蹄。雖然豬蹄富含膠原蛋白,是很好的延緩衰老的美容食品,但是豬蹄的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偏高,不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

3、燉肉、蒸肉和涮肉。豬、牛、羊肉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比較高,高血壓、血脂異常及糖尿病患者盡量不要吃豬、牛、羊等動物的燉肉、蒸肉和涮肉。

4、油炸、油煎和油酥的食品。油炸、油煎和油酥的食品以及豬皮、雞皮等含油脂高,糖尿病患者食用後會導致血糖升高,另外油的多次加熱、反覆使用會產生致癌物。此外,路邊小攤的使用的油的質量也很難保障,甚至可能有些會使用「地溝油」等劣質的油。

此外,糖尿病患者除了千萬不能吃這些肉以外,平時一定要注意適當運動,按照醫生要求規範用藥控制血糖水平,並定期測量自己的空腹血糖值,用藥治療期間一旦有異常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複診。

點擊頁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醫師解答或免費向醫師提問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6評論

科學運動與健康 運動健身專家團隊12-15 12:42

28贊

糖尿病人可以吃一些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如魚,雞肉,肉類,豆製品和乳酪,都被稱為「蛋白質食物」。這一組食物中最大的差異是它們含有多少脂肪,素食蛋白質是否含有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選擇可以是植物性蛋白質,這類食品可以提供優質蛋白質,健康脂肪和纖維。 豆類,豆製品,鷹嘴豆,扁豆(如棕色,綠色或黃色),豌豆,毛豆,大豆堅果,或花生,肉類如雞胸肉。

魚和海鮮:每周至少吃兩次魚。魚類富含Ω-3脂肪酸,如長鰭金槍魚,鯡魚,鯖魚,虹鱒魚,沙丁魚和鮭魚。其他魚類包括鯰魚,鱈魚,比目魚,黑線鱈,大比目魚和羅非魚,貝類包括蛤蜊,螃蟹,仿貝類,龍蝦,扇貝,蝦,牡蠣。

家禽:選擇沒有皮膚的家禽,減少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比如火雞,或是雞蛋。除此之外,兔子,鹿肉,鴿子,鴨,鵝或野雞(無皮),和少量的精豬肉,小牛肉,羊肉也是可以食用的。

最好限制飽和脂肪和紅肉的攝入量,如飽和脂肪和鈉含量較高的火腿,培根和熱狗。另外,在美國醫學協會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天將紅肉的攝入量提高一半,可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將近50%。

所以糖尿病人並不是一點肉都不能吃,應該控制好每天的吃肉的量和肉的種類的選擇,同時注意與其他蔬菜的搭配,也是可以既補充到肉類里的蛋白質,也能有一個營養均衡的飲食。

評論

營養醫師黎明 高級營養師 普外科醫師08-09 13:26

894贊

一、影響血糖的因素主要有

1、能量

2、碳水量

3、脂肪量

4、易吸收碳水比例

5、過勞

6、生活不規律

7、過累

8、熬夜

9、情緒差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兩個:碳水量、易吸收碳水比例。

二、肉類的營養成分對比(紅肉VS白肉VS魚肉)

對比可知,三種肉的碳水都不高,當然易吸收碳水自然也就更說不上了。所以沒有什麼肉是糖尿病絕對不能吃的。都可以,但因為能量較高,所以需要控制量。

三、選哪種肉更好?

對比可知,能量、脂肪量都是紅肉較多。白肉比魚肉高。

所以對於糖友,魚肉好於白肉,白肉好於紅肉。

76評論

只有營養師知道 營養師學院團隊08-16 19:03

194贊

感謝邀請。

理論上來說,沒有糖尿病朋友一定不能吃的食物,無論是主食、蔬菜、水果、肉類、甚至少量甜點糖尿病人都是可以吃的,所以,只有適合不適合吃,沒有絕對不能吃的。

對於糖尿病朋友來說,和普通人一樣需要攝入動物性食物,紅瘦肉、海產類,禽畜類都是不可少的肉食,它們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12、維生素D、維生素A、維生素E等等,並且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脯氨酸,植物性食物中基本沒有,所以,千萬不要認為糖尿病就只能吃素,吃肉也是必須的。

當然,像是糖醋裡脊,松鼠魚、油炸排骨之類的烹飪方式會造成肉類本身含糖量升高,油脂、熱量升高,別說是糖尿病,普通人也最好不要經常採用這樣的烹飪方式。另外肉的攝入量也應該控制,每日保證40~75g就足夠,多吃其實對健康也是不利的。美國之前做過一個調查,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臟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美國的心臟病研究委員會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心臟病患者,大多數是由於吃肉太多,吃蔬菜和運動太少。除此之外,吃肉多和高血脂、肥胖等代謝病也息息相關。英國《每日郵報》更撰文表示,連關節炎、膽結石、老年痴呆症、骨質疏鬆這些看似不相干的病,也與吃肉多脫不了干係。當人類變身「肉食動物」,不僅會對身體帶來損害,還會使人體大腦多巴胺分泌旺盛,乙醯膽鹼活動異常,造成情緒暴躁、慾望強烈,而且影響智力。所以,肉類雖然能提供豐富的動物性營養物質,但最好也不要過量。

評論

王旭峰營養師 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執行會長09-28 11:32

86贊

感謝邀請。

糖尿病人的飲食最好是遠離高油高脂高糖和高鹽的飲食,肉類糖分含量並不高,熱量中上,如果能夠保持一定的量,其實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食用一些肉類對於身體是有益選擇。肉類中富含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12,維生素D,其中維生素B12基本上只有動物性食物中才含有,另外,肉類中富含血紅素鐵,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肉類中同時也有豐富的蛋白質成分,所以,不能因為肉類的熱量較高就放棄吃肉,特別對於糖尿病朋友來說,吃肉一樣必要,肉類中的蛋白質是每個人都必須的,其中的氨基酸、維生素,也是每個人身體所需要的。

糖尿病朋友也要注意吃肉要適量,中國膳食指南(2016)中推薦,每人每天吃肉50~75g,最好不要過量,過量食用肉類可能造成熱量、油脂攝入超標,可能引起肥胖、多種心腦血管慢性疾病。糖尿病人日常吃肉注意多吃精瘦肉,紅肉,不要選擇肥肉較多的五花肉,少吃肥肉;另外,控脂的朋友可以多選擇禽畜肉,比如雞、鴨、鵝,可以多選擇海產品、水產品,比如魚肉,這些肉類同樣富含蛋白質,而且油脂和熱量更少,適合糖尿病朋友和患有生活慢性病的朋友食用。

另外,烹飪方式也很重要,如果是燉煮、蒸、燜、這樣的烹飪方式少油清淡,值得推薦,而如果把肉用來油炸、爆炒、燒烤的話,就會吸入更多油脂,而且還可能生成致癌物質,也會加重三高病情,不利於糖尿病朋友控脂控糖。

1評論

愛爾毛巾08-24 10:16

836贊

誠邀。

大伯有很多年的糖尿病,每當看見大伯被糖尿病折磨地痛苦不堪的樣子都會替大伯揪心不已。但是大伯又非常喜歡吃肉,是屬於那種無肉不歡的人。為了提醒大伯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伯母專門買了一本《健康科普知識》,提醒大伯健康吃肉,應注意哪些肉可以吃,哪些肉不能吃。一次去大伯家,有幸看到了關於糖尿病吃肉禁忌的知識。

第一、糖尿病患者各種肉都能吃,但是從蛋白質結構是否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角度來看,魚肉好於雞、鴨、鵝肉,雞、鴨、鵝肉又比豬、牛、羊肉好。

第二、魚肉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其蛋白質都是完全蛋白質,而且蛋白質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適合人體需要。魚肉的脂肪含量一般比較低,大多數只有1%~4%,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第三、吃四條腿的(畜)不如吃兩條腿的(禽),吃兩條腿的不如吃沒有腿的(魚)。

注意事項

1.不要食用高糖量的食物,盡量選擇無糖食品、高纖維食物,如粗糧、含纖維高的蔬菜,大豆及其豆製品也是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苦瓜、凍干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 2.缺乏鍛煉也會引起人體內血糖升高,因此要適量的進行些運動,比如慢跑、打太極、騎自行車,這些運動都可以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保持較好的代謝。 3.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要擅自停葯、換藥,保證赴醫院檢查周期。

29評論

佛山開心彼得 佛山城市問答達人08-16 17:18

201贊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肥胖發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糖尿病在中國的發病率達到 2% ,據統計,中國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達 4000 萬,並以每年 100 萬的速度遞增。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見病,臨床以高血糖為主要標誌,常見癥狀有多飲、多尿、多食以及消瘦等。糖尿病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可引起身體多系統的損害。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中一高血糖為主要標誌。臨床典型病例可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即「三多一少」癥狀。   糖尿病人士有益的飲食   適當增吃食物纖維   纖維素是一種不能為人體消化吸收的多糖。糖尿病人適當地增加食物纖維的進量,有以下益處:其一,高纖維食物可以降低餐後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減少胰島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二,能減緩糖尿病人的飢餓感;其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下列食物中含纖維量較多,可做為糖尿病人經常選吃的食品,如:綠豆、海帶、蕎麥麵、玉米面、燕麥面、高梁米、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有一點必須注意,雖然食物纖維對糖尿病人有好處,但是也不宜過份單一食用,凡事總有個度,糖尿病人講究營養平衡更為重要。   植物油為較理想的烹調用油   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因其中含有較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它是必需脂肪酸,在體內能幫助膽固醇的運轉,不使膽固醇沉積於血管壁,所以這對預防糖尿病的一些併發症,如動脈硬化等有積極的作用,正因如此,糖尿病人所需烹調用油以植物油為好。但是,植物油也不能大量食用,過量食用便會暴露其明顯的副作用,如產熱能過多而導致的脂胖等。科學家們建議;飲食中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之比,為1:1~2較好。   有益的大豆及其製品   大豆是糖尿病人較理想的食物,這是因為它所含的營養物質成份有益於糖尿病人。其一,大豆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來源,不僅含量豐富,而且生理價值也高,必須氨基酸種類齊全,可以與動物性食物相媲美。其二,大豆中脂肪含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與豆固醇,對降低血中膽固醇有利。其三,大豆中碳水化合物有一半為人體不能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蘇糖。此外,大豆中還含有豐富的無機鹽、微量元素與B族維生素。由以上可以看出,大豆及其製品,如腐竹、豆腐絲、豆腐乾、豆腐腦、大豆粉等,應成為糖尿病人的常用食品。   應付飢餓的辦法   飢餓感是糖尿病人經常遇到的一種反應。它因糖尿病而引起,也將因糖尿病病情的好轉及病人的適應調節而減輕或消失。可以採取下述辦法來應付飢餓感的發生:   其一:減少細糧攝入,多增加一些纖維食物,如蕎麥麵、玉米面、綠豆、海帶等。目前已有一些專供糖尿病人食用的保健食品,如蕎麥挂面、綠豆餅乾等,可做為飢餓感嚴重時加餐之用。   其二:適當多吃些低熱量、高容積的蔬菜。如西紅柿、菠菜、黃瓜、大白菜、油菜、豆芽、茄子、韭菜等等。   其三:用一些食療方來加餐。如飢餓感強烈時,可用冬瓜250克、山藥100克、豬胰1具(洗凈後),加適量調料燉煮後連湯食用,也可以用南瓜、大豆或豆腐等產熱量低的食品來燉豬胰食用。以緩解飢餓感為限量。   其四:心理方法。人的飲食量與飲食習慣有關,在不影響營養基礎上的飢餓感,通過一段時間的忍耐適應,是可以緩解的。此外,病人應相信,減少飲食量,並不一定會產生飢餓,不要有事先的飢餓準備,對糖尿病人重要的是營養平衡,過量的飲食無疑會給機體有關臟器組織帶來負擔。 甜味品的選擇   有一些糖尿病人很愛吃甜食,但是甜食大多含糖量豐富,吃了又對病情不利。那麼如何來解決這個棘手的矛盾呢?不妨試試下述方法:   其一:在諸多甜味劑中,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以「甜葉菊」較好,雖然其不含營養素,但是它不提供熱能,而且甜度為庶糖的400倍左右,故可選用。   其二:糖精做為甜味劑可以偶爾食用。但對妊娠婦女禁用。   其三:桃、梨、菠蘿、楊梅、櫻桃等甜味水果,可以適量食用。這些水果含有果膠,果膠能增加胰島素的分泌,延緩葡萄糖吸收。此外,西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也可適量食用。   其四:糖尿病人應該控制糖攝入,但不可能一點糖也不沾。每日食用糖一般限制在10克以下,但是,每個糖尿病人的情況不一樣,病人自己對其規律應有所摸索,包括每日血糖的最低時刻,這是適量進一些含糖食品的最佳時間。   最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   在我們經常見的食物中,下列食物很容易使血糖升高。如:白糖、冰糖、紅糖、葡萄糖、麥芽糖、蜂蜜、蜜餞、奶糖、巧克力、水果糖、水果罐頭、汽水、果醬、冰淇淋、甜糕點、蛋糕以及各種甜飲料、口服液、果汁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