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改善民生對民族復興的戰略意義

改善民生對民族復興的戰略意義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作為世界上唯一延續了數千年之久的文明大國,中國在經歷了自鴉片戰爭起沉淪屈辱的一百餘年之後,通過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新中國於1949年成立,中國自此開始了向上發展的歷程。特別是,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就: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形成。

儘管中國的發展成就巨大,但應清醒看到,就中華民族的復興而言,還需要中國民眾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進行更加努力的奮鬥,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努力改善民生。換言之,改善民生對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戰略意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改善民生事關改革發展的基本宗旨

改革發展存在著一個基本宗旨的根本性大問題。須知,我們不是為了改革發展而去改革發展,改革發展本身並不是目的。改革發展的基本宗旨是實現公平正義,是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恩格斯指出,應當「結束犧牲一些人的利益來滿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況」,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使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得到全面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顯然,改善民生是一個事關改革發展的基本宗旨,事關改革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重大問題。既然改善民生如此之重要,是一個帶有目的性的重大問題,所以必須將之體現在相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當中。唯有如此,方能從大的方向上保證改革發展的整個進程得以健康、持續推進,而不至於走偏釀成方向性的、顛覆性的大問題。中國的發展一旦出現顛覆性失誤,「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將會受到嚴重影響。

改善民生有助於現代化內生動力的有效形成

現代化內生動力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在其現代化過程中所產生的源於自我本體的、與現代化趨勢相吻合的內在推動力量。一個國家是否能夠形成有效的現代化內生動力,對於這個國家現代化進程是否能夠得以健康有效的推進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國家來說更是如此。而改善民生恰好能夠有力推動現代化內生動力的形成。

改善民生能夠有效增強消費內需拉動力量。我們知道,中國經濟的主要拉動力是出口、投資和消費內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過多地依靠出口拉動和投資拉動。現在,這種情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出口對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減弱;投資拉動潛力幾乎飽和。現在看來,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只能將擴大消費內需作為主要的經濟拉動力。而改善民生對消費內需的拉動至關重要。只有改善了民生,民眾的購買能力才能普遍提高,而且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民眾還可以大幅度緩解養老、醫療、失業等方面的後顧之憂,進而增加消費支出。這樣一來,消費內需拉動就能夠得到有效提振。

改善民生能夠有效增強人們從事現代化建設的職業能力。一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能否成功,不僅取決於這個國家是否具有較高水準的科學技術能力,也取決於這個國家是否具有較高水準的基礎性的製造工藝能力。不能否認,雖然我國已經成為製造業大國,但勞動者總體上的工藝製造能力尚未形成相應的匹配。而通過改善民生,能夠補足這一短板。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通過大力發展大規模、嚴格的職業教育,能夠造就一支龐大、合格的技師和技術工人隊伍,進而為建設一個製造業強國奠定強有力的支撐基礎。

改善民生能夠有效增強民眾對現代化進程的推動力量。從更為宏觀的角度看,民眾是現代化建設的推動者,理應也是現代化建設的受益者。現代化建設能否得以順利推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民生狀況能否得到應有改善,取決於民眾具體的受益狀況。只有通過改善民生,才能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進而使現代化建設成為人民的共同事業,使全體人民認同現代化建設並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推動力量。否則,如果大多數民眾長期沒有從現代化建設當中獲益,就會對現代化建設產生一種疏遠和冷漠的態度,進而使現代化建設缺乏有效動力而步履艱難,難以成功。

改善民生有助於維護社會安全局面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人們的利益訴求呈現多樣化、複雜化的狀況,由於人們維權意識的普遍增強,由於發展的不平衡,由於社會風險因素的增多,由於社會焦慮的瀰漫等因素,我國社會轉型期成為社會矛盾的高發期、凸顯期。這些社會矛盾不僅種類多、相互交織在一起,而且未來的生長空間較大。凡此種種,對中國的改革發展大局形成了巨大壓力。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如果應對不當,中國改革發展的全局就會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會遭受嚴重挫折。

雖然中國現階段的社會矛盾呈現出多樣化和複雜化的特徵,但從其根源上看,我們可以發現,其主要來自民生問題。近年來的一些大型調查顯示,中國民眾最為關切的前幾位問題,主要都是民生方面的問題,如社會保障、就業、教育、公共衛生以及住房等問題。顯然,中國現階段的社會矛盾屬於民生型的社會矛盾。所以,一旦有效地改善了民生狀況,將這些民眾最為關切的民生問題解決好,就能夠在一個較長時間內確保社會的安全局面。相反,民生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應有改善,那麼,不僅現有的社會矛盾會加重,而且原本是民生型的社會矛盾有可能向別的領域如政治領域、民族領域以及宗教領域等蔓延,從而引發更多、更嚴重的社會矛盾。也正因如此,在中國現階段,我們必須將改善民生作為解決社會矛盾的關鍵看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

改善民生有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民生問題事關人心向背,事關我們黨的前途命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根本上看,我們黨是為了保護和增進人民的利益而執政,黨的事業與人民的利益高度契合、相互增進。我們黨前途命運如何,取決於是否能夠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和擁護。人民的廣泛支持和擁護是我們黨得以安身立命的基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得不到人民的廣泛支持和擁護,那就意味著我們黨失去了民心,就會失去執政基礎,無法生存,更談不上發展,其結果必然是失去執政地位,被人民拋棄。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蘇聯以及東歐一些國家的例子說明,執政黨一旦長期脫離了人民,忽視了人民的利益關切,就會失去人民的支持,進而就會失去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在中國現階段,民眾最大的利益關切和期待就是改善民生。我們黨能否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其關鍵取決於民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民生問題一旦得到應有的改善,人民就會支持和擁護我們黨,我們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就會得到大幅度的鞏固。

由上可見,改善民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現代化建設順利推進的必要條件。離開了改善民生,中華民族的復興便成為不可能之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儘管改善民生至關重要,但並非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復興的「唯一」目標和「唯一」內容。這就提醒我們,在改善民生的過程中,要特別防止「過猶不及」現象的出現。為此,要特別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發展、制定方針政策,都要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任何超越現實、超越階段而急於求成的傾向都要努力避免。」改善民生不能超出現有的經濟基礎和財政實力。否則,國家財力將不堪重負,改善民生的行為將難以持續,進而勢必會從整體上延誤現代化建設。

(作者:吳忠民,系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釋放新時代科技創新的內生動力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