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孩子上各種藝術班,到底該怎麼給孩子美學教育

給孩子上各種藝術班,到底該怎麼給孩子美學教育

每逢周末,我們總能見到各類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奔赴在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的藝術培訓班之間,希望孩子們能通過接觸豐富的藝術氛圍,提升他們的綜合修養。這種修養,我們稱它作對「美」的感受。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永遠的熱門話題,下一代對美的認識直接影響到未來人類的審美走向。

蔡元培先生說過:「美育可以代替宗教,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礎的人生觀教育」,他講得真的很有道理。大家作為父母,或者作為一個生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現實生活的人,捫心自問覺不覺得藝術其實是用來點綴生活的?就是在忙完別的事情之後,如果你還會彈個琴、畫個畫、寫個字、唱個歌……這樣度過時光,或者說消遣是一件還蠻好的事。

但其實美育真的不是這樣,它遠遠大於生活的點綴或消遣,一個散發著藝術光彩、有才華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寵愛,我們也希望孩子們或者我們自己能夠藝術一些。

那美育到底是什麼呢?

美育培養的能力

首先,所有的教育都是在培養某種能力,而美育培養的能力是一個人的感知力和表現力。

感知力就是一個孩子從這個世界吸納的能量,吸納所有信息的能力,就是他採集信息的能力。你會發現孩子比我們更容易發現所有視覺上的差異,聲音上的差異。人和地球上其它生物最大的不同是,人類更善於觀察情感,觀察它、梳理它、抒發它、放下它,這個過程本身就很美。

而如果一個人散發著藝術的氣息,你會發現他更容易跟人溝通,更容易打破人和人之間的隔閡,融洽地生活在人群中。用豐子愷先生的理論,小孩子是天生的藝術家,有敏感、豐富、真摯的感情,但是這樣的感情又不是黏著的。

美育關乎快樂

莊子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如果你能夠專精於一項技能,不管你是廚師也好,還是一個打漁的人,還是一個會游泳的人,如果你能夠跟你的技藝融為一體,一個寫字的人能夠和毛筆融為一體,一個唱歌的人可以和音樂融為一體,那麼他是這個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

孩子也是一樣,如果他需要非常密切的肯定,或者他的成長過程里過多的依賴於人群的陪伴,才能快樂的話,是一件蠻辛苦的事情。如果他從小到大有一個愛好,或者有一項技藝,或者有一項手藝是真的能夠讓他自己跟自己在一起,並且玩得挺開心,能夠自己培養出一個小小的園地,這個園地的果實還能分享給他人,他的人生勢必會快樂很多。

藝術其實是關於秩序

學習藝術的過程是學習秩序以及秩序的超越。藝術的訓練都是古典式的,不管是素描,還是古典音樂,還是所有其它詩歌等藝術門類,都有非常苛刻嚴格的規矩。

訓練除了能讓人真正安靜下來,其實培養出非常寶貴的東西叫做定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磨鍊出來的定力和冷靜的觀察,是最寶貴的財富。

而當學會這樣的規矩之後,你要用它表達自我,學會的是超越秩序,每一位藝術家都在前人的基礎上多長出來那麼一點點,成為他自己。這其實就是我們在當下,在這個社會裡面的生活,我們不可能完全違背秩序,而是要更好地順應秩序,不管是自然的還是社會的,以及在秩序裡面找到自己。

美育是最好的人生觀教育

藝術或者美的訓練,是更高一層和更主動的,不是說有他人在監視你,或者頭頂有一個光屁屁的天使一直拿一個小本記錄你的言行,藝術是非常主動的,你把人生當作一張畫紙,你的每一筆都需要謹慎,每一筆都需要表達出美的狀態,以及每一筆都更希望它更優質化地表達出打動你的東西,然後打動他人。

如果一個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關注著美,不僅僅是每天穿得很好看,把自己收拾得乾乾淨淨,說話要好聽,處事更得體,而是說他會始終帶著一個觀照的態度看他的人生。音樂可能更簡單,因為音樂是跟時間緊密相關的藝術,如果把人生當作一首曲子來聽,能夠從容地在單位時間裡注入更多的情感,創造出更多的感受,這樣的人生真的很美好。

---end---

教子有方幫助家長解決有關家庭教育問題,關注學習、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關注教子有方資訊

掌握第一手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教子有方資訊 的精彩文章:

TAG:教子有方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