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完《妖貓傳》原著,我讀懂了真正的佛系

看完《妖貓傳》原著,我讀懂了真正的佛系

《妖貓傳》的原著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比電影更精彩。不同的故事走向,人物的結局也頗為不同。如果說電影以愛作為主題中心,那原著小說可沒那麼高尚,各種利益權衡相互交織,繁華浮世也掩飾不了人性的殘暴。如果說看完電影的感受是意猶未盡,那麼看完小說便不會有這種感覺,因為有些情節殘忍地只想讓人快快結束。

那是一個繁榮的時代,但並不是一個仁慈的時代。平凡的人儘管在努力過好平凡的一生,卻仍會不小心變成權貴的玩物。或許一句話,一個指令就被弄得家破人亡。所以,生活是絕望的,一無所有的人,容易被仇恨蒙蔽。報仇成為了他活下去的動力,於是後半生的精心策劃,只為去解當年被刻印下的一個心結。

黃鶴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年輕的他與妻子賣藝為生,因為妻子病重想吃瓜而偷了皇帝御用的瓜,於此得罪了皇帝,皇帝召來夫妻二人表演,皇帝看穿了二人表演時的巧妙技巧,提出了更加刁鑽的要求,無奈,黃鶴的刀透過水果刺進妻子額頭,妻子一命嗚呼。從那開始,仇恨的種子便已萌芽。黃鶴是楊貴妃的生父,女兒越長大越發地美,讓所有人驚嘆不已。為了將自己的血脈注入大唐王朝,黃鶴設計將楊貴妃嫁給當時最得寵的壽王。後來武貴妃離世,壽王失寵,黃鶴又利用高力士將楊貴妃獻給玄宗。一切都很順利,只是難以預料的是楊貴妃無法生育。儘管馬嵬兵變時,他想出屍解大法挽救女兒一命時,高力士卻從中做梗,鬆動了貴妃的一根針,也導致了楊貴妃更加悲慘的命運。或許只有到那一刻,黃鶴才真正有所悔恨。他從來只把女兒當成工具,是自己造就了她不完美的結局。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吧,長安那個繁華盛世,社會大熔爐里,人也有太多身不由己,能夠以善治暴,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

我想世間最殘忍的事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給你看。楊貴妃的結局就是一個例子,馬嵬兵變時,楊貴妃通過屍解大法被活埋,原本可以保全容貌和性命,事後挖墓出來仍會是個傾城傾國的女子。可是高力士故意鬆動扎在楊貴妃頭上的一根針,屍解大法就不完全奏效了。兩年後唐玄宗下令開墓接出楊貴妃,當棺蓋打開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

石棺之內——貴妃靜靜地躺著。

貴妃確確實實躺在石棺之內。

可是,該如何形容她的變化啊。

青絲已成滿頭白髮,原本白皙豐潤的肌膚變成了茶褐色,皺縮得乾巴巴的,有如枯紙一般。 而且,身形消瘦得無以名狀。

她的頭——臉頰凹陷得可以明顯看出頭蓋骨的形狀,肌膚乾癟,宛如一張薄紙,貼在骷髏之上。

她的雙眼,睜得圓滾滾的,正仰望著眾人,不知是生是死。

無論如何,那都是一張無可言喻的凄慘的臉——整張臉因恐怖而歪斜扭曲,嘴唇上翻,露出牙齒。

不知是否為貴妃所出,石棺中甚至瀰漫著一股乾涸的屎尿惡臭。

貴妃雙手,正好托在胸前。

貴妃指尖上沒有一個有完整的指甲。

指尖沾滿了血跡。

裂開的指甲往上翻轉,黏附在指尖之上。

沾滿血跡的指尖——血跡雖已乾涸,指尖形狀卻已非本來模樣。雙手的食指,甚至削肉露骨。

正好,棺蓋被挪移一旁,擱在石棺旁的地面上,棺蓋內側朝上。

因其表面上,竟然有數不清的血痕。

也有看似部分指甲或乾枯的指肉,與血漬一起粘在該處。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貴妃在埋葬的過程中蘇醒過來,明白自己置身何種處境,她驚恐尖叫,想方設法,企圖從這地下的石棺中脫身,而用她那細長的指尖,在拚命抓撓石棺表面。難以想像,置於那種場景之下,人該有多絕望?

後來的楊貴妃容貌不如從前,精神也遭到極大重創,此後和白龍,丹龍相繼生活在一起,最欣慰的莫過於死在自己愛人的懷裡了(小說里楊貴妃喜歡的是丹龍),不完滿的一生還算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在小說里看到掘墓的情節時,心裡還是非常感謝陳凱歌導演的改編的,至少他讓觀眾保留著對楊貴妃的美好記憶。她翩翩起舞而來,抱憾而去,宛如天仙不食人間煙火。留一些美好念想在心頭,如同白居易一樣,把情思寄於《長恨歌》,至少我們還敢言愛不是嗎?

說到原著小說,空海才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小說與電影對人物的刻畫也略有不同。電影里的空海,是有成長性的。而小說里的空海,卻始終那麼沉著與睿智。他對佛法的探索,也著實讓我一個不信仰宗教的人開始對宗教產生興趣。看看最新流行的說法——佛系青年,或許小說裡面提到的一些觀點還可以為佛系賦予更豐富的含義。

所謂和尚和儒生、富人和窮人的稱謂,都是人的分法。因為有「人法」,才區分出來的,而和尚和儒生、富人和窮人皆相同,則是「天法」。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人會分高低貴賤,人會分對錯。但其實,人和人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同。有時候,人類社會哺育我們成長,但同時也限制我們發展。佛系青年,試圖以超越的眼光看待一切。

密法教義的首要之事,便是向自己的靈魂大喊,這天地間的所有一切都是對的。也就是說,必須雙手環抱這宇宙間存在的萬事萬物。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存在即合理,承認天地間一切事物的合理存在,心就此得到安寧。好多人因為偏執而否認客觀存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他的圈子也就只能那麼大,放大微不足道的事情,忽略重大事件。無非就是自我欺騙和痛苦罷了。所以佛系青年,應該有承擔客觀存在的勇氣吧。不抱有任何偏見的接受一切。

死,並不可怕。臨死之際,或許多少會感到痛苦,但這是每個人都得經過的路,這點痛苦應該忍受得了。生和死都是一件事。出生、生存、死去——此三者兼備,才能完成生命。出生一事,死去一事,都是生命之不同表現罷了。

——《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

死亡是每個人終將面對的話題,但因為對死亡的未知,所以仍對死亡產生恐懼。超然的佛系青年大抵能看破生老病死,視之為常態,那是多超凡脫俗?普通的人想要做到,很難吧。

歷史上的空海,在大唐習得密教回國之後,徹底改變了日本的宗教史,對日本的進步擁有極大貢獻。睿智,儒雅,淡然,超脫,就如小說所說,沒有人不喜歡這樣的一個人物吧。通過《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對宗教、佛法、哲理能有淺層的認知,也算是另一大收穫了。

書很精彩,也很冗長。夢枕貘花了十七年寫完的作品,有時間,還是值得一讀,看看日本人眼裡的大唐是什麼模樣,不也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川是個黃女孩 的精彩文章:

TAG:吳川是個黃女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