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可以機降也可傘投的BMD-1空降戰車

可以機降也可傘投的BMD-1空降戰車

BMD-1傘兵戰車,1970年開始裝備蘇聯空降部隊,1973年11月首次在莫斯科閱兵式上展出,1979年蘇軍在阿富汗戰爭中曾大量使用。蘇聯每個空降師裝備有БМД傘兵戰車330輛,每個空降團有109輛,其中90輛為基本型,10輛為指揮車,有9輛無炮塔。該車可以機降也可傘投。

該車車體採用焊接結構。駕駛員位於車體前部中央,其艙門前面有3個潛望鏡,BMD-1傘兵戰車中間1個可換成紅外夜間駕駛儀。車長在駕駛員左後側,旁邊有電台和陀螺羅盤。前機槍手在駕駛員右後側,有2個ТНПП-220潛望式瞄準鏡,便於2挺7.62mm的ПКТ機槍瞄準,機槍和瞄準鏡用四聯桿機構連接,2挺前機槍分別位於車輛前部兩側。在炮塔前部兩側各有1個半圓形的艙蓋,在左側有1個固定式的前視潛望鏡,但位置稍靠左側可旋轉的潛望鏡的右邊。

載員艙在車體後部,有載員6人,有1個向前開啟的頂艙門,系車內載員唯一的出入口。在該艙頂部有1個ТНПО-170潛望鏡用於觀察。車內的標準設備有陀螺羅盤、發動機預熱裝置、煙幕施放裝置、三防裝置、以溴化乙烯為滅火劑的中央滅火系統以及空投用的定位系統和無線電信號裝置。空投定位系統和無線電信號裝置供傘兵空投到空投地區時判定自己的方位和彼此間進行聯絡。

在二戰後直到60年代初,蘇聯空降軍僅裝備ASU-57和ASU-85空降自行反坦克炮,屬於火力支援兵器,前蘇聯空降軍急需研製一種可空降的突擊作戰兵器。在此背景下,BMD-1的研製被提上日程。在BMP-1步兵戰車的基礎上,蘇聯研發部門將其縮小尺寸,降低重量,並且應用上空投技術。BMD-1步兵戰車在1973年11月7日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正式亮相。隨後大批裝備前蘇聯空降軍。並有部分出口到其他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論戰 的精彩文章:

性能最優秀均衡的主戰坦克之一的豹-II主戰坦克

TAG:論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