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何方禮的幸福哲學:選擇吃苦選擇奉獻

何方禮的幸福哲學:選擇吃苦選擇奉獻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選擇吃苦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山上的紅杜鵑謝了又盛開,紅瑤女童入學又畢業。從第1個到第458個女童,瑤山飛出一個個金鳳凰。何方禮說:「我相信,吃苦就像喝油茶——苦到盡處定回甘。」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1996年,何方禮與紅瑤女童在一起。(資料圖)

瑤鄉杜鵑紅

——黨的十九大代表、武警廣西總隊柳州支隊政委何方禮的精神追求

解放軍報記者 吳 敏 特約記者 羅 鑫 通訊員 李國闖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的果實甘如蜜。

捧起何方禮榮獲的一大摞獎章、證書,撼動人們心靈的,不僅是他的經歷,還有他身為共產黨員最樸素的幸福哲學。

選擇吃苦就選擇了收穫,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

「何叔叔,來碗打油茶!」白雲鄉,木樓前,搗茶葉的紅瑤女熱情打招呼。

「油茶養人,先苦後甜。」何方禮生火、煮茶、舀炒米,動作熟練自然。喝下半碗熱氣騰騰的油茶,何方禮打開話匣子。

「參軍那天,村裡人都說,方禮這伢子算是從山裡走出去了。沒想到,我新兵下連時被分到融水苗族自治縣中隊,從一座大山走進另一座大山,一干就是13年。」何方禮手指白雲繚繞的大瑤山說,「我是農民的兒子,知道讀書不容易。」

當年,何方禮第一次從瑤寨回來,就毫不猶豫寄出扶貧助學款。然而,寄出一筆助學款不難,難的是遇到困境時的選擇。

沒多久,何方禮收到妹妹的信:「哥哥,爸爸又病了,家裡賣了豬,還是湊不夠醫療費。你快想想辦法吧……」

何方禮一手拿著家信,一手攥著津貼,兩手汗津津:「一邊是翹首期盼醫療費的家人,一邊是剛剛返校讀書的瑤族女孩。那種糾結的滋味,像油茶剛進嘴,從舌尖尖苦到嗓子眼。」

「我深愛父母,但也牽掛失學的瑤族女童。」何方禮從此制定計劃,21元津貼分3份,8元給瑤族女童,8元寄回家,5元留用,以備不時之需。那年,何方禮攢了一年,才在母親生日前湊夠60元。

2005年,何方禮赴柳州任職。有人說:「你這些年捐資紅瑤女童,日子過得很清苦,現在可以放下擔子了。」

何方禮回答:「雷鋒同志說,不論到什麼地方,都要關心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我沒有雷鋒高尚,但助學成了習慣,肯定改不了。」

2007年9月,融水中學學生蘭金花因病輟學。何方禮掏出1000元塞給蘭金花,交上住院費,又協調蘭金花轉入柳州女子高中讀書,減免全部學雜費。2009年,金花考上大學,手捧錄取通知書熱淚盈眶,第一個向何方禮報喜。

翻開何方禮隨身帶的小本子,記錄的捐資助學信息密密麻麻,助學款20多年從未間斷。只是,他為捐資助學所吃的苦、走的路卻無清單可查。

選擇吃苦,就是選擇收穫。山上的紅杜鵑謝了又盛開,紅瑤女童入學又畢業。從第1個到第458個女童,瑤山飛出一個個金鳳凰。何方禮說:「我相信,吃苦就像喝油茶——苦到盡處定回甘。」

何方禮為官兵解讀《習近平論強軍興軍》。(資料圖)

把小事當作大事干,做任何事都一步一個腳印走

「和風裡」是何方禮的微信名。

有人把看微信當作小事,何方禮卻把發微信當作宣傳黨的創新理論的大事。

去年5月,何方禮組織一場網路討論課,發布到總隊微信公眾號上,點擊量數萬。官兵通過方寸熒屏學習,受益匪淺。打開他的微信通訊錄,好友大多是支隊官兵,交流最頻繁的也是支隊官兵。點開他的朋友圈,習主席的最新講話文章、解放軍報最新評論、「中國武警」最新視頻短片佔了一大半,另有小部分內容是個人學思踐悟。

有人把讀書學習當作小事,何方禮卻把讀書學習當作看齊追隨的大事。

在學習《習近平論強軍興軍》等書籍時,何方禮篇篇划出重點語句,註明思考心得,摘抄40餘萬字的學習筆記,撰寫20餘萬字的心得體會。走進柳州支隊,記者發現官兵人手一份寫有習近平強軍思想要點的書籤、卡片。

有人把5公里武裝越野考核當作小事,何方禮卻把5公里武裝越野考核當作樹立政治工作威信的大事。

年終考核場,5公里武裝越野終點線,全副武裝的何方禮大汗淋漓地發起衝刺,身後跟著一群奮力追趕的年輕人。在黨委議訓會上,何方禮擲地有聲:「軍事素質不過硬,政治工作威信從何而來?」會上他是這麼講的,會下他也是這麼做的。

2017年,何方禮到柳州支隊任黨委書記,大力開展訓練升級過關活動,倡導「誰為支隊增光添彩,就為誰披紅挂彩」,對成績不達標者集中組織補差訓練,並規定連續3次未達標者取消評先晉職資格,從而促進部隊訓練水平快速提升,在比武競賽中先後奪得通信專業團體冠軍、特勤分隊團體亞軍和7個單項第一。

何方禮登高遠望。(資料圖)

不在不正之風面前當「好人」,只當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人

何方禮做過很多好事,但並非所有人都喜歡他。

2012年,一位商人通過朋友找到何方禮:只要何方禮適當露面,不用出1分錢,便可每年獲利數萬元。

何方禮心裡亮堂堂,說話響噹噹:「黨紀國法軍令,條條都是高壓線。不乾不淨的錢不拿,不明不白的事不做。」

任支隊主官後,何方禮忙於工作,常常一連幾個星期不著家,心裡對妻子女兒有愧疚。但在公與私面前,心有愧疚的他卻堅持不徇私情。

一次,表侄想選取士官,妻子出面說情:「都是親戚,能幫就幫幫他。」何方禮思考良久,對妻子說:「原來你曾對我說,最討厭走後門、拉關係的。今天,如果我為親戚開後門,不也成了那樣的人?」

一次,妹妹希望他協調一套支隊公寓房暫住。何方禮果斷拒絕:「你還是去租房吧。不是部隊的人,不能借住部隊的房。」

一天晚上,何方禮召開「家庭會議」,立下規矩:「家裡任何人都不能過問和插手部隊的事,不能讓別人戳脊梁骨。」

「不在不正之風面前當『好人』,只當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人。」何方禮初心不改,久久為功。他始終堅持一條「鐵律」:「選人用人向打仗聚焦,財力物力向戰場傾斜。」

前兩年,何方禮在來賓市支隊任職期間,機關新辦公樓建成。「錢花在精裝修上有看頭、見效快,投到戰備建設上一時半會看不著。」面對這樣的聲音,何方禮選擇為「戰」不為「看」。最終,新辦公樓裝修簡潔,所屬中隊卻率先完成戰備庫室和編攜配裝建設。

幹部調整使用、入黨立功……何方禮帶頭作出「八項承諾」,明確基層反映問題處理不過夜、不手軟、不退縮、不迴避「四不原則」。

風清氣正樹新風,上下同欲為打贏。何方禮任支隊主官期間,調整使用100餘名幹部,選取500多名士官,人人素質過硬,湧現出黃源芬、王偉等一批先進典型;修建20多項戰備訓練建設工程,部隊戰鬥力大幅躍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在寒區野外宿營,官兵如何睡個暖和覺?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