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玄沙師備禪師開法眼之端

玄沙師備禪師開法眼之端

玄沙師備禪師(835-908),生於福建閩縣,少而憨黠,酷好垂釣,總是泛舟南台江上。師備禪師俗姓謝,故周邊朋友便以雅號「釣魚船上謝三郎」相稱。

唐代咸通初年,年屆三十,他突然悟到生命無常,戀慕出塵,於是投芙蓉靈訓禪師落髮出家,往豫章(今南昌)開元寺受具足戒。

受戒後,玄沙師備禪師行頭陀行,將頭陀行十二種物件隨身攜帶,堅持行樹下宿等異常苦行。念及先前惡習殺業,陳思生大慚愧,終日宴坐。因為他的名字叫「師備」,別人都稱他為「備頭陀」。

玄沙師備禪師參究《楞嚴經》得大受用。他讀《楞嚴經》,主要受到了四個字的啟迪,即「妙明真心」。此語使禪師發明了一直以來重大的疑惑。從此以後,諸方參學請益者不計其數。他因此前往梅溪普應寺住了一段時間,後因往來參學者太多,又遷移住處,到了玄沙山。玄沙山成為他住錫時間最長的地方,故後人稱他為「玄沙師備禪師」。

玄沙師備禪師與同門師兄雪峰義存禪師私交甚好,不僅一起推行道業,且親如師徒,玄沙師備禪師以弟子相謙。雪峰禪師在福建建大道場,玄沙禪師便全力相助。二人同力締構,玄徒臻萃。參學的學人有與雪峰禪師有大法緣的,也有很多是與玄沙師備禪師有直接大法緣的。用現在的話來說,玄沙師備禪師是一位十分低調,服務於大眾,自己並不做叢林法主的修行人。弘法很長一段時間後,玄沙師備禪師獨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來找玄沙師備禪師印證成就與否,甚至在當時學人的心目中,玄沙正宗是更加耐人尋味、更加讓人仰慕的宗風。

玄沙師備禪師在梁開平二年示寂,時年74歲。圓寂後,閩王賜號「宗一大師」。他一生有《福州玄沙宗一大師廣錄》三卷開示錄行世。開示錄中,如「達磨不來東土,二祖不往西天」這樣的金句,是叢林廣為傳頌的佳話。他應機接物三十多年,學徒人數有八百多。

從玄沙師備禪師開始,法眼宗就正式地啟動了這一門下的宗風。公元八百多年,禪宗其它的四大宗都已孕育成熟。作為「五家七宗」之一的法眼宗,在玄沙師備禪師開其端後,法眼文益禪師又受到桂琛禪師的提點而開悟。待到法眼文益禪師正式弘揚宗風時,其它四宗都已廣開宗門了。

禪宗自從六祖慧能大師建立南宗,分出了菏澤神會、南嶽懷讓、永嘉玄覺、南陽慧忠、青原行思五系。其中南嶽懷讓和青原行思兩大家,被稱為「南天七祖」。在南方,兩系都稱為「七祖」。由此之後,就出現了馬祖道一禪師,此一期,稱為「南天八祖」。在他們啟迪之下,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紛紛開宗接人。

法眼宗作為最後一宗啟迪起來後,五宗就全齊了。當然後期臨濟宗下還分出黃龍和楊岐兩支,被稱為「五家七宗」。

作為法眼宗的宗祖,文益禪師是青原行思禪師法系下的第八代。因為他圓寂以後,南唐中主賜謚號為「大法眼禪師」,這一宗才以「法眼」命名。

唐末,禪門因廣泛接機,已有很多人得到大成就,但也逐漸產生了一些叢林流弊。法眼宗最後成熟,但因為在後,對前四宗在弘傳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有所了解,所以博取眾長,甚至針砭時弊,當機應世,顯得十分靈活,所踐行的宗風與他宗略有不同。

比如臨濟和雲門以棒喝聞名,甚至在文字方面,猛烈抨擊執著文字教授的「教下」。但是,因為教是佛口,禪是佛心,諸佛心口必然無別,所以在批評過程中,當機之人言下會意,不當機者就會認為禪宗宗風過於猛悍,把大眾本來可以由文字逐漸入門的渠道和路子堵塞了。有人提出這樣的異議,法眼宗就迅速地調整。

一方面由於自身的條件,另一方面看到了禪宗在發展過程中的另一種需要,所以文益禪師廣開一種注重文字的宗門下的弘傳門路。他本人即是文字工夫方面的高手,又同時以「一切現成」的宗旨得到了大成就。所以,法眼宗風注重文字,直擊當下,但也強調平實無華,以樸實的、一切現成的宗門理路來推行禪教合一。

從玄沙師備禪師到法眼文益禪師之間是怎樣的傳承?玄沙師備禪師成就以後,他最大的功績是,被稱為「玄沙正宗」的宗風興盛起來——也注重文字,也發明妙心,同時接機異常靈活,也是真實開悟的受用。

他的宗風得到了法眼文益禪師的響應。後人給予文益禪師的評價是——玄沙正宗的嫡傳。他是法眼宗的開宗,可是大家都認可他是玄沙師備禪師宗風的傳承人,因此法眼宗真正開其端的是玄沙師備禪師。

支 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釋迦牟尼佛的出家與成道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