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反航母體系再獲突破,國產鷹擊18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反航母體系再獲突破,國產鷹擊18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鷹擊18反艦導彈,總設計師朱坤,在2000年左右開始了前期研究項目。2009年,進行了路上助推段實驗。2014年,第一次實彈試驗由339艘船進行。借鑒了俄羅斯3M54潛射反艦導彈,射程是前者的兩倍多,約500公里,全向攻擊可以360度,相比之下,海軍第一型「鷹擊82」反艦導彈,攻擊範圍擴大了近600倍。

很多軍迷都知道,前蘇聯有一款花崗岩反艦導彈,射程500KM,再加上其巨大的戰鬥部,被很多軍迷成為航母殺手。但這種類型的反艦導彈也有其很大的缺點,就是體型巨大無比,只有基洛夫等級的巡洋艦這樣的平台才能載得動它。而國產的鷹擊18,體型要比花崗岩這種導彈小得多,可以放進國產的通用垂髮系統之中,實用性大大加強!

目前猜測的是鷹擊18採用亞超結合的飛行方式,亞音速巡航,3倍超音速末端突防,還有我國獨創的S型變軌技術,對美國航母形成巨大威懾。我們都知道在航母500KM的範圍內都處於空中預警機和艦載機的保護範圍內,非五代機掛載反艦導彈,直接去攻擊航母戰鬥群無異於自殺;反艦導彈有時候必須保證一定的數量才能確保摧毀目標,這個時候潛艇反射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伴隨著東鳳21D、國產航母的下水、北斗導航系統的建成、鷹擊18的出現標緻著我國反航母體系的成熟,兩三艘航母就敢到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的時代過去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火君 的精彩文章:

TAG:星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