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洛桑陀美上師:「《廣論》與佛經(二)」

洛桑陀美上師:「《廣論》與佛經(二)」

洛桑陀美上師:【《廣論》與佛經(二)】

很多人看重佛經,但是對於論典卻沒有信心。捫心自問一下,你真的能夠讀懂、領會佛經嗎?常年累月的讀經,確實會得到利益與功德,佛所說法是真實不虛的。而且當功德生起之後,世俗間的福報也自然會增加,家庭、工作等都會比較順利,或許有求皆應,這當然是一樁美事。但是我們修行人卻不能執著於世間的福報。學佛修行要有聞思修,要明理,要懂得修行是為了什麼。

很多人只喜愛佛經,所以對《廣論》的認識有這樣那樣的誤區。或者認為論典不如經典究竟,或者認為《廣論》只是像世俗間的論著一樣晦澀難懂,就像晒乾的苞米一樣啃起來費勁而無味,沒有實際的修行竅訣。所以大多數人還未提及就已經捨棄,或者已經提及卻沒有信心,學習之後沒有思惟又退失,真的非常惋惜。就像我們去吃一種食物,有的人搖搖頭不願嘗試,有的人剛剛放入口中就吐了出來,而有的人則能仔細品味其中滋味。

為什麼學習《廣論》的過程中會出現這麼多問題呢?

一方面是因為福德資糧不夠,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被所知障和煩惱障所阻礙,執著於固有的思惟,長期在煩惱中打轉,對論典信心不足,也就難以順利地學習下去。

還有的人學習了《廣論》之後,轉而去修其他的法。認為《廣論》只是理論上的東西,不是成佛的法,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當你真的學習了《廣論》,並把它付諸實踐,你會發現《廣論》不但是聞思明理的法寶,並且也是實修的指導手冊。在學習過程中,聞慧,思慧,修慧同步都在增長,而且對於通達其他經典、論典是一個相當大的助力,一通則百通,那麼我們以後再去學習其他經典、論典就相當容易了。

《廣論》並不是生澀難懂的,而是淺顯易懂、貼近生活的。它從如何親近善士、思惟暇滿人身、生死無常、觀修三惡趣苦,到如何生起想要解脫的出離心,然後發起菩提心,它的每一步都次第鮮明,有徑可尋。

所以,對於我的弟子們,我一向嚴格要求,學習《廣論》是必修課。而且我們在學習、分享的過程中,不但能增長智慧,也是在為大眾表法,是在供養上師三寶,作法布施,作法供養,功德無量。

如果不通過聞思來增加學佛的信心,三天打漁兩天晒網似的修行,那只有在輪迴中打轉了。

我們對《廣論》要有信心,有意樂心,如理如法地深入去思惟,更要學以致用,將《廣論》的道理與當下的生活、修行相結合,時時刻刻用《廣論》的鏡子觀照自己。這樣才能與《廣論》相應,也決定會得到《廣論》的加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班丹拉姆英子 的精彩文章:

TAG:班丹拉姆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