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上春樹:每天午睡20分鐘,能把一天過成兩天

村上春樹:每天午睡20分鐘,能把一天過成兩天

GIF

文 |威爾·施瓦爾貝

選自《為生命而閱讀》

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的小說和故事引人入勝,它們都極富夢幻色彩,還經常包含虛構的成分,比如為羊發狂的男人、發光的獨角獸的頭骨、交錯的時空。故事裡的主人公通常被描寫成出於各種原因遠離社會的人。

1982年,在村上春樹 33歲時,他的第三部作品《尋羊冒險記》在國際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從那時至今,他又有十餘部作品問世,每一部都成了全球暢銷書,其中包括《奇鳥行狀錄》《海邊的卡夫卡》和《1Q84》。

村上春樹獲得了除諾貝爾文學獎之外你所能想到的所有文學類獎項。村上春樹還創作短篇小說,並將英語書籍翻譯成日語。

他遊歷廣泛,喜歡收集黑膠唱片,時不時也任教授課。

村上春樹愛好跑步。他每天都要跑步,還跑馬拉松。

在他的隨筆集《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序言里,村上春樹寫到跑步:

「既是鍛煉也是隱喻。

日復一日跑步、參加各種比賽、逐漸增加難度,通過不斷挑戰更高的水平,我得到了提升。

至少這是我每天揮汗如雨的動力:提升自己的水平。我並不是偉大的運動員。我的水平很一般,或者用平庸形容更準確。

但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和昨天相比,我是不是進步了。在長距離跑步中,唯一需要擊敗的對手只有你自己——你過去的狀態。」

村上春樹還喜歡小睡。書中寫道:

我保持健康的另一個方法是小睡。我經常打盹兒。通常剛剛吃完午飯,我就會感到困意,陷在沙發里就睡著了。三十分鐘後,我會自己醒過來。 一旦睜開眼睛,我的身體就立刻恢復了活力,頭腦也十分清晰。

村上春樹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他一生的寫作和跑步的經歷,一直寫到在 2006年參加紐約馬拉松比賽。

在這本書里,作者向人們展示了在參加馬拉松訓練和比賽時以及在寫作時他腦海中的景象。

他分享了跑步時聽的音樂,有時會聽爵士樂,大部分時候是搖滾樂,包括紅辣椒樂隊、貝克真情樂隊、海灘男孩和滾石樂隊,他的體重,他的飲食,還有他穿哪個牌子的跑鞋。

他還描述了他決定成為一名小說家的那個特殊時刻——就在 1978 年 4 月 1 日下午 1:30 舉行的棒球比賽上,一名叫作大衛·希爾頓的年輕美國選手打出了一記雙殺之後。

他寫道:

正是在那一刻,我忽然產生了這樣的念頭:知道嗎?我可以嘗試寫部小說。

那時村上春樹29歲。他直到 33歲時才開始跑步。

書中有一章尤其生動。村上春樹回憶起在雅典和馬拉松之間跑步的經歷。這段長達 42千米的路程據說是公元前 490 年,希臘人在馬拉松之戰中擊敗了波斯人後派出的向雅典報信的信使跑過的路。

村上春樹跑的方向與那位信使相反,他從終點開始。這是他第一次跑這麼遠的距離。在高峰時段的通勤路上跑步,汽車和卡車不斷從身邊經過,讓這次令人筋疲力盡的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跋涉愈加沉悶。

村上春樹一直數著路上遇到的被撞死的動物:一共三隻狗和十一隻貓,這讓人感到沮喪。

他一邊跑,一邊要忍受高溫、風和口乾舌燥,還有他對於所有人和所有事的憤怒,包括路邊的羊。但是,他最終還是跑完了。

讀村上春樹這本關於跑步的書時,我正穿戴整齊躺在鋪了床罩的床上,準備在炎炎夏日小睡一會兒。

但是書中的描寫讓人著迷,我根本睡不著,而是興奮地不停地勾出語句。這本書的確充滿了人生感悟。

其中之一就是人要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結束一天的工作:在跑步和寫作的過程中,村上春樹認識到你應該在發現自己精力枯竭之前就停下來,而不是在此之後。這樣能夠讓人受益匪淺。

他寫道:「這樣做,第二天的工作會出奇的順利。我想海明威也採取類似的方式。想要能一直繼續下去,你需要保持節奏。這對於耗時長的工程十分重要。」

隨後,村上春樹寫道,到了一定年紀,你需要為你的生活排出優先順序,需要選擇見什麼人、做什麼事。

同時他謹慎地提到即便是在擁有小酒吧的那個年代,他也從沒考慮過怎樣去取悅所有人。

如果來酒吧的十個人里有九個人都不喜歡這裡,那也無所謂。他只需要十個裡面有一個人喜歡這裡——嗯,愛上這裡,並且會再度到訪、成為常客。

為了確保這一點,村上春樹解釋道:

我必須讓自己的人生哲學和立場一目了然,然後無論如何都耐心地維持這一立場。

他對自己的作品也抱有這樣的態度。有些讀者可能並不喜歡他的頭兩部小說,但是他不為所動,繼續寫作,直到《尋羊冒險記》取得爆炸性的成功。

他要打造一批熱愛他的書的讀者, 並把他們培養成「僅佔十分之一,但是會反覆閱讀的忠實讀者」。

躺在床上讀這本書時,我發現思考著村上春樹的「人生感悟」經常把我帶回到關於小睡的那個片段。

越是多花時間躺在床上消化這本書,我就越清楚地發現跑步和睡覺之間的相似之處。

村上春樹完全不知道他在跑步的時候都想了些什麼,取而代之的,他描寫跑步時腦海里的思緒就好像天上的雲朵:

雲朵有不同的大小。它們來來去去,而天空始終是同樣的天空。 雲朵只是天空的客人,會從天空中離開、會消失。

村上春樹依靠跑步時獨處的安靜時光來保持「精神健康」和身體健康,這也給了他耐力去堅持他的事業:坐在桌邊寫作並專註於作品。

小睡同時也是後撤的一種形式。你可以躺在別人身邊小睡,不過睡覺這件事是你獨自完成的——就好像你和別人一起跑步,但是你必須親自去跑是一樣的。

小睡和跑步都能產生一種做夢的狀態——一種半夢半醒、飄飄欲仙的感受。

小睡還具有跑步沒有的益處。

關於小睡最偉大的一點就是讓你能把一天當成兩天看待。小睡之前是一整天,睡醒後又有一整天等著你。

對於我來說,最完美的周末從清晨認真閱讀報紙開始,然後早早地吃頓午餐,如果有人堅持的話可能會來杯血紅瑪麗,接著開始讀書。

大概四十分鐘後,我感到眼皮發沉,手裡的書好像更沉。就這樣,我肯定要睡上了一會兒了。

讀書和小睡,人生中最讓人愉悅的這兩件事,相處得相當融洽。

閱讀被小睡打斷的最大收穫就是,我經常能夠被潛意識帶入書中的場景,這極大豐富了讀書的感受。小睡的時候,我可能發現自己正在荒原上和希刺克厲夫騎馬狂奔,或者正在和莫瑞先生度過星期一或星期三。

從一個小時左右的小睡中醒來,我發現書攤開躺在我的胸口,新的一章已經在我的腦海里停留。我不用思考就充分利用了時間,而且還獲得了新的場景和影像。

如果這的確是個讓人舒服的一天,我會繼續再讀會兒書,大概一小時。然後,我起身,往臉上拍些涼水,處理郵件或付賬單。

到了下午 6 點再喝上一杯。整整一周我都在夢想能像這樣過一個星期六或星期日。

讓人難過的是,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越來越不能容忍小睡和習慣小睡的人。

最近我讀到一篇感人的文章。作者托比·坎貝爾是一名癌症腫瘤專家,在臨終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工作,文章寫的是,在威斯康星的一個晴朗的日子裡,作者是怎樣意識到他自己的「遺願清單全錯了」,當時他正在探訪一位名叫吉斯的病人。

吉斯被認定只能再活幾天,於是醫院就讓他出院回到家裡度過最後的日子。

但是吉斯又頑強地活了三個月,吉斯的家人和朋友圍在他身邊,為他依然活著慶祝了一次。

後來,吉斯還活著,他們又慶祝了一次;之後,他們又慶祝了第三次。吉斯的生命的確在消失——這一點毋庸置疑——只是不像大家預期的那麼快而已。

他向坎貝爾醫生吐露心聲說他現在感到筋疲力盡,而這並非因為疾病。問題是他身邊的所有人都努力試圖讓他生命中僅存的每一刻都過得有意義,他沒有一點屬於個人的時間。

坎貝爾醫生意識到儘管他曾經照顧過幾百名瀕臨死亡的人,但是他關於生命盡頭的理解可能被誤導了:「持續的高強度的生活會讓人感到疲憊不堪。」

吉斯沒有遺願清單需要在去世之前實現。他熱切希望能夠無所事事地度過時光:

也許小睡一會兒,也許隨便看看電視節目,並且不為此產生罪惡感或遺憾。他需要從認為自己在浪費寶貴時間的想法中解脫出來,而不是因生命中最重要的待辦清單徒增壓力。

每一天,我們都需要安靜的時光來理解發生的所有事情——漫長的一生更需要這樣的時刻。

幾年前,我出差到一個小鎮,一位朋友在此居住。

會議結束後,他開車接上我,返回他的公寓。我們有很多事要聊—— 我們已經好幾個月沒見了,而且有太多話題要聊時人禁不住興 高采烈。

共同的朋友、各自的家人、生的小病、看的書和電影……

不一會兒,像以往一樣,我們的談話轉到了生活有多繁忙。 這時我的朋友問:「你想不想睡一小會兒?」

事實上,我迫不及待地想睡會兒。我趕的早班飛機,一直在擔心工作,而且開會讓人十分緊張。

於是我在沙發上放鬆地躺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在我睡覺的二十分鐘里,他去了廚房,發了幾封郵件。

「你想不想睡一小會兒?」這是那種我們應該多問問彼此的問題。這很簡單,而且不會帶來任何成本。

《生活的藝術》中有一章叫作「虛度光陰的意義」。林語堂在這章中寫到了「效率、準時和對於成功和成就的渴望」有多可怕。

他把它們稱為「美國人的三大惡行」。

他這樣寫道:

正是它們讓美國人感到如此不快樂、如此緊張。它們盜取了人們不可或缺的虛度光陰的權利,騙走了很多美好的、悠閑的下午時光。

讓人高興的是,遠離這三大惡行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有機會,就躺下來,閉上眼睛吧。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世界上99%的人讀一本經典書,卻只記住了書名?如何閱讀能讓你收穫更多?跟隨威爾·施瓦爾貝對26部經典著作的解讀,一起穿越書海,會讀書讓你脫胎換骨。

-背景音樂-

Piano i 《??? ?? ??? ????》

Celine Dion《Brahms" Lullaby》

-作者-

威爾·施瓦爾貝,世界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高級副總裁和總編輯,也曾是《紐約時報》資深記者,出版過《長尾理論》《你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生命最後的讀書會》等知名作品。本文選自《為生命而閱讀》,原標題《小睡》,有刪節,十點讀書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主播-

素年錦時,十點讀書籤約主播,樸素的年華,似錦的時光,用聲音溫暖你每個夜晚。微信公眾號:素年錦時FM,荔枝播客:素年錦時FM(ID:fm186458),新浪微博:@主播素年錦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點讀書 的精彩文章:

聰明的女人,從不抱怨

TAG:十點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