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兩種防癌體檢不僅沒效還會誤診呢!

別再花冤枉錢了,這兩種防癌體檢不僅沒效還會誤診呢!

53歲的唐女士近期一直琢磨著要做個專門的防癌體檢。此前,她的一個朋友被查出患有胃癌,已到晚期,「他所在的單位每年組織體檢,還是沒查出來,看來還是要做專門的防癌體檢。」

到多家醫院諮詢了一圈,唐女士反而猶豫了:各種防癌體檢套餐價格、項目都不一樣,有的幾百元,有的近萬元。檢查的項目有數十個,哪些項目是「硬貨」,哪些是「大路貨」,都弄不明白。

國內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防癌體檢套餐,腫瘤標記物、PET 1 -CT、新一代基因測序,一個比一個拉風,一個比一個貴。比如近幾年被譽為防癌體檢神器的「全身 PET-CT」,價格近萬元,卻絲毫阻止不了大家的熱情。有錢就去做個 PET-CT !愛他(她)就送他(她)去做 PET-CT !有些公司的年終大獎就是贈送優秀員工 PET-CT 防癌體檢套餐,還有很多人把去日本做 PET-CT 搞成了專門的旅遊項目。那麼問題來了,體檢是不是越貴越好?這些高大上的防癌體檢有用嗎?

「全身 PET-CT」 不是防癌體檢神器!

PET-CT 的主要價值是用於局部癌症(比如肺癌)患者的確診和複發的監控,美國權威機構明確反對使用全身 PET-CT 給健康人體檢。

一是它用在普通大眾身上有很高的「假陰性」和「假陽性」概率,對於發現早期癌症幾乎沒有價值,甚至沒有癌症被誤診為癌症。炎症、結核等良性病變都可以被 PET-CT 誤診為癌症,導致過度治療。

二是因為 PET-CT 本身就致癌,因此普通人根本就不應該用。PET-CT 是帶較強放射性的檢查,本身就是「致癌因素」。 我們都知道曬太陽時紫外線是可能致癌的,而做一次 PET-CT 就大概等於在海邊曬 10 年的太陽!雖然 PET-CT 不像核電站泄漏那麼強,做一次就致癌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如果每年做一次全身 PET-CT,那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估計沒癌也會搞出癌來。

靠查遍腫瘤標記物來篩查惡性腫瘤,不可靠!

癌症標記物和 PET-CT 很像,主要價值在於對癌症患者的監控,而不是健康人體檢。標記物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或者治療後,可以監控癌症生長和複發等情況。 「癌症標記物」在健康人體檢中,並不能真的用於判斷你是否患了癌症。

體檢抽血的項目中經常會包括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前體釋放肽(PROGRP)、癌抗原125(CA125)等等,大家習慣把這些指標統稱為癌症標記物,粗略認為它們升高與惡性腫瘤相關。

實際上,上述標記物並不一定是惡性腫瘤的標誌,它們常常還會由於某些良性疾病而升高,甚至存在於正常組織中;而某些惡性腫瘤患者,血中的腫瘤標記物並未升高。因此可以說腫瘤標記物正常,不能排除所有惡性腫瘤,腫瘤標記物升高也不能代表一定有惡性腫瘤,想靠查遍腫瘤標記物來篩查惡性腫瘤這是不可靠的!

那麼,我們想檢測自己是否患癌,常用的腫瘤篩查方法是什麼呢?

1.血液檢查。是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

2.肛門指檢。可以確定距肛緣7—10厘米的直腸有無病變及病變的性質。已有多項臨床研究證實,70%—80%的直腸癌可以通過肛門指檢發現。

3.大便隱血試驗。大便隱血試驗為陽性的患者,需要進一步做結腸造影或結腸鏡檢查,以減少大腸腫瘤患者漏診或誤診。

4.乳腺鉬靶攝片。能在X線攝片中顯示乳頭、乳暈、乳腺脂肪、腺體等不同組織的圖像,有利於發現深部的微小乳腺癌病灶。

5.B超。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顯像可清晰地看到甲狀腺、膽、脾、腎、盆腔等全身大多數器官或組織是否有腫塊的存在。

6.宮頸塗片或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測。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子宮頸口的脫落細胞,然後使用這兩種方法觀察,能檢出早期宮頸癌。

7.胃鏡和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到食管、胃、腸黏膜的色澤、血管紋理、腺體形態,能區分和識別炎症、瘢痕狹窄與腫瘤,對可疑病灶還可立即做病理活檢以確診。

8.X線攝片。X線穿過器官組織後會顯現出不同的影像,一些相對較為隱蔽的腫瘤就可以在X線拍攝的照片中表現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麗健康與養生 的精彩文章:

迷信「淚痣」命不好,女子激光祛痣竟致癌!

TAG:美麗健康與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