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念佛人列傳》 筑前喜六(1)

《念佛人列傳》 筑前喜六(1)

喜六生於筑前國福岡西町,明治維新後以「豐村」為姓。因為他的祖上是經營染坊( 日語「紺屋」) ,所以人稱「紺屋喜六」,或簡稱「紺喜」。

喜六家歷代都是博多覺永寺的門徒, 他的父親很早便與他死別。「褪去濁世破苔衣,遨遊清純蓮台上」便是他這位生前即歡喜於彌陀大悲的父親,留下的辭世之歌。喜六的母親也是位篤信之人,後來因中風久卧病床,卻仍不斷念佛,也於安政元年完成住生。

由想像亦可知,雙親的佛緣深,給予喜六影響必定很大;可是,喜六卻經過很多逆緣的折磨,才成為一位無我仰信者。

喜六有很多子女,可是不幸都陸續夭折,只剩下一個女兒阿梅。阿梅是個美人胚子,溫良嫻靜,喜六為她招進一個女婿,名叫喜八,夫妻相敬加賓。然而,噩運的陰影仍未脫離喜六而去,可憐的喜六正想靠女兒和女婿安養天年時,阿梅卻在十八歲時病死,同年,阿梅死別的哀慟未歇,女婿喜八又相繼故去。喜六在悲傷之餘,才真正對無常生起厭離心,開始追求常住的世界。從此,認真地參加一切法座,精進聽聞,終至徹入佛的慈悲中,成為希有的信者。

喜六的個性坦直,充滿人情味,至今仍有不少描寫喜六純情的故事,流傳於世。喜六的母親是在夏天過世的,其後的七七四十九天,喜六不論風雨酷暑,每晨必定來回八公里的路,日日到覺永寺境內的母墳去膜拜、供香,緬懷亡母在世的日子,進入佛法大海之後,喜六這種純美的個性,就愈加圓純了。例如:每逢夏日酷暑時,一般同行多是草草結束早課,但喜六卻完全相反,不論悶熱到什麼地步,早課依然隆重地進行。有一次,妻子對他說:「天氣熱的時候,請你早點結束佛前禮拜,我實在受不了長坐。」喜六答說:「如來在這種我們片刻也難以忍受的悶熱房間里,一直地站著不動,他又何嘗不覺得難受呢?所以我才想盡量拖延功課的時間,好多讓些風吹進來。」聽說,他還時常拿了扇子,在供佛的房中四處扇著。

元治元年的端午節,喜六的妻子到親戚家串門子,回家一看,發現喜六仍在佛前禮拜,但當時並不是正常的作課時間,妻子覺得很奇怪。再仔細一瞧。佛龕旁放了很多供過的佛飯,而喜六將鍋、爐都搬來佛前炊煮。每次禮拜後,便供佛飯,供過飯後,又禮拜,如此連續不止。大約反覆十五次之後,喜六才停止。妻子問:「這是什麼意思?」喜六告坼她:「今日是佳節,每個人都可暢心遊玩,所以我也暢心供養如來,領受無窮喜悅。」

有一年冬天,喜六舉辦家佛的報恩講。與一般人有所不同的,是他並未在佛前供花,而是供了清一色的松。他把松原的生松、箱崎松原……等, 東西聞名之松,完整地羅致,細心排插。搜集這些東西名松,所耗費的工夫是相當了不得的,同行們都為之讚嘆不已。萬延元年二月,喜六為家佛舉行親鸞聖人六百周年忌的法座。祭禮的前一晚,喜六特地到博多的覺永寺,去膜拜聖人的尊像,說:「明天就請您早一些來,謝謝!」喜六還隨身帶了一個包袱,內有燈籠,拐杖和一個酒壺,要供給親鸞聖人。住持覺得奇怪,問他壺中裝了什麼,喜六答說:「這是松原的水。明天就是祖師的忌日了,想想,祖師大恩如山如海,我真不知 用什麼才足以表達我報恩的真誠,只有汲取這些名泉之水,用來烹煮佛飯。」自此之後,喜六每回出門,都帶了一個瓢,只要看到好水,便裝回來煮佛飯。

筑前怡土郡加布里村的本山所里,安置著親鸞聖人的等身面像,當地的信徒們,經常都懷著參詣本山的虔敬心情,參詣加布里。安政五年三月,祖師聖人六百周年忌,在加布里的御坊舉行,喜六便發願,從這一年起,每月必定參詣這幅等身聖像一次,絕不中輟。於是,不論寒暑晴雨,他每月走來回二十二公里的路,參詣聖像一次。有時,他會沿途一宿或兩宿,如果家業繁忙,他就當天來回,因此時常在夜間趕路,喜六染坊的生意十分繁忙,他說:「如果為了參詣而 荒廢家業,那就違背王法為本的原則。」所以,每一次他到任何地方參詣之前.都必定先把預定工作做完,而且還多做一些,留下些空檔,所以從未妨礙家業。

凈土初祖慧遠大師道場龍泉寺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國

廬山龍泉寺

地址: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威家鎮龍泉寺

戶名:廬山區龍泉寺

開戶行:工商銀行九江潯中支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廬山龍泉寺 的精彩文章:

小大人——雨天的回憶

TAG:廬山龍泉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