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醫講堂:重視身體變化 可識別早期肝硬化

名醫講堂:重視身體變化 可識別早期肝硬化

圖@視覺中國

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肝硬化顯得最為低調,也最容易被人忽視。1月9日,在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名醫大講堂」與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聯合主辦的肝炎肝硬化防治專場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吳斌教授率領的名醫團指出,許多患者出現腹脹、黃疸、嘔血、黑便就診時,已經進展為肝硬化中晚期。

專家強調,要預防肝硬化,慢性病毒肝炎應遵照醫囑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酒精性肝病需要嚴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則要重視代謝綜合征的治療,切莫抱著僥倖心理,等到肝功能損害不可逆轉時才後悔。

肝硬化患者的餐食選擇、睡覺姿勢都有講究,治療效果和情緒也大有關係。家屬要重視關愛患者的心理變化,平和、穩定的情緒不僅與療效有關,也有助於飲食和睡眠,維持免疫功能的正常發揮,因而有利於肝細胞的修復。

名醫大講堂

醫學指導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主任吳斌教授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內科郭雲蔚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消化內科陶金副主任醫師

多種因素可引發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三大肝病,它們均可導致肝硬化。擔任主講嘉賓的吳斌教授指出,導致肝硬化的因素還有很多,自身免疫性膽汁淤積、藥物化學毒物傷肝、遺傳代謝性疾病、血吸蟲病等,也可能引發肝硬化。

令人痛心的是,患者往往到了肝硬化晚期才有就醫行為,此時會出現乏力、胃口不好、腹脹、皮膚和眼睛鞏膜黃染、鼻和皮膚出血、肝腹水、下肢浮腫、脾功能亢進等癥狀。中山三院消化內科郭雲蔚副主任醫師坦言,在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現的各種癥狀中,「最嚴重最致命的是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大量嘔血、黑便。」正常來說,在肋骨下是摸不到脾臟的。而慢性肝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脾臟會增大,在左下肋可以摸到一個硬塊。脾臟「吃掉」血液里的部分成分,導致血小板、白細胞、血色素等減少,進而出現出血傾向增加、抵抗力下降、貧血等癥狀。

早期肝硬化也是有癥狀可循的。「如果發現皮膚出現色素沉著,臉色比以前要黑或者黃,就要警惕了。」郭雲蔚提醒,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體檢B超顯示輕、中度脾大等都是早期癥狀,應識別並重視這些癥狀,及時就醫。

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肝硬化患者應定期複診 保持心情平和

「在我幾十年的行醫過程中,有兩個肝硬化病人給我的印象很深刻。」 吳斌說,這兩位患者就診時病情都比較重,大口嘔血。經過精心治療,他們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療效果比較理想,出院時,醫生叮囑他們要按時複查。誰知,他們一出院就「失蹤」了。直到兩三年後才又回到醫院求助,結果一查就是肝癌。

肝硬化要針對病因進行治療。脂肪肝要減重,當體重下降3%~5%以上就可減輕肝脂肪變性,但只有高達10%的體重下降才能改善肝臟炎症壞死程度;控制血脂,採用護肝治療等。

專家強調,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不要自行服藥、停葯,用藥須徵得醫生同意,一定要按照醫生處方的要求服藥,服藥不當反而會加重肝臟負擔和肝功能損害。

中山三院消化內科陶金副主任醫師表示,家屬要注意觀察肝硬化患者腹水、下肢水腫及小便量的情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使用乳果糖。出現發熱、腹痛、嘔吐等不適,建議及時就醫,避免自行服藥,貽誤治療。

肝硬化患者還要重視保持心情平和、愉快,這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家屬平時要觀察患者神志、性格的變化,及早發現肝性腦病的先兆,以便及時送醫治療。

肝病釋疑: 肝不好,能否吃酒釀喝紅酒?

一問

有小三陽多年,但肝功能一直正常,需要治療嗎?平時要注意什麼?

吳斌:是否需要治療,最關鍵的是先到醫院做一個乙肝病毒DNA的檢測。如果DNA水平高,而且病人肝功能又不是特別好,最好進行抗病毒治療。

肝病患者飲食宜清淡有營養,多吃新鮮水果、豆製品、蔬菜、瘦肉、淡水魚類,忌煙、酒、辛辣食品,不要盲目進補,忌油膩、油炸食物。可參加適量運動,但不宜過度勞累,不能經常熬夜。

二問

小三陽能不能喝藥酒?丙肝病毒攜帶者是不是酒釀、紅酒都不可以喝?

陶金:凡是病毒攜帶者,即使目前肝功能正常,無論白酒、紅酒、藥酒,還是含有酒精的飲料都不建議喝,因為酒精最後是要通過肝臟來代謝的,並且會產生有毒物質損傷肝臟,不主張喝。

不管飲用哪一種酒,對於乙肝患者來說都會加重肝臟負擔。

乙肝病毒感染者要做好定期複查,勿勞累。

三問

男乙肝攜帶者,女無乙肝抗體,想生娃需要怎麼做?還需要注意什麼?需做什麼檢查?

吳斌:性傳播雖然是乙肝病毒傳播的途徑之一,但也不一定會絕對傳播,如果不放心可以服用藥物阻斷病毒傳播。女方可注射乙肝疫苗,在抗體產生前應注意夫妻生活時使用安全措施。

如果媽媽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媽媽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

懷孕時可以服用藥物阻斷母嬰傳播,該種藥物即將在國內上市。而且孩子出生後立刻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也是關鍵的方式。

四問

父親有乙肝,為什麼沒經過肝硬化就直接肝癌去世了?子女得乙肝或肝癌的風險高嗎?

吳斌:乙肝病毒感染最經典的呈現是病毒感染以後引起肝炎,然後是肝硬化,再到肝癌。有部分病人因為基因或免疫等原因,可能會沒有任何肝炎的表現就肝硬化了,甚至有些直接就肝癌了。乙肝病毒是嗜肝的DNA病毒,往往容易插入人DAN,引起基因突變,進而產生癌變。子女如果還沒打過乙肝疫苗,建議先打乙肝疫苗。如果已經打過併產生足夠抗體,可以不用太擔心。如果已經感染乙肝病毒,建議進行檢測、積極做抗病毒治療。

五問

肝硬度9.2還可逆轉嗎?

郭雲蔚:中晚期肝硬化是不能逆轉的,這在全世界是有共識的。

肝硬度9.2是無創方法檢測出的,結果相對不那麼准。現在肝功能穿刺活檢是很安全的。想知道能否逆轉或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肝功能穿刺活檢是金標準。

吳斌:肝功能活檢太重要了,現在已經很安全,通過肝活檢可以準確反映肝硬化嚴重程度以及肝臟的炎症程度。

六問

小三陽需要治療吃藥嗎?每年需要檢查嗎?飲食上需要注意什麼?平時如何保健?

陶金:這個要看肝功能情況。如果只是病毒攜帶者,肝功能還好,定期的檢測是一定需要的。轉氨酶正常時,暫時是不需要吃藥的,也不需要治療。平時保持好的心態,注意勞逸結合、忌酒、清淡飲食,定期複查。

七問

輕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比正常值超0.4,膽結石要吃藥嗎?

郭雲蔚:藥物對於脂肪肝患者來說,都是輔助作用,最關鍵的還是管住嘴邁開腿。管住嘴也不要進入誤區,一點兒肉都不敢吃。控制澱粉攝入是關鍵,其次才是控制脂肪。做完這些再考慮是否需要吃藥,是否需要吃藥也要到醫院評估。

八問

我吃了快三個月的激素葯,請問對肝有影響嗎?

郭雲蔚:這個還要看是什麼激素葯。肝臟是人體最主要的解毒器官,大多數藥物經過肝臟代謝,部分藥物可能會對肝功能有影響。

如果本身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需要長期吃糖皮質激素,需要提前進行抗病毒治療。如果本身沒有相關肝病,一般問題不大。具體會不會損傷肝功能,要看個人的情況。

九問

肝硬化有做肝移植的必要嗎?

吳斌:肝移植是肝病終末期患者的無奈之舉。肝臟沒有發生癌變轉移時,通過肝移植可以治癒肝病。

肝硬化患者要吃好 少吃粗硬食物

陶金指出,肝硬化病人的飲食,既要保證營養,又要有所節制,及時根據病情的波動而調整。

沒有併發症的病人可以吃高熱量、優質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宜少量多餐。例如雞蛋、牛奶、瘦肉、新鮮的蔬菜和軟質水果如香蕉、獼猴桃等。

但是,一旦血氨升高或出現肝性腦病時,應限制或禁食蛋白質,待病情好轉後再逐漸加量,而且應該吃植物蛋白。此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如饅頭、麵條、稀飯,並且保持大便通暢。

陶金表示,肝硬化患者要少吃、不吃粗糙、堅硬的食物,例如堅果、煎炸食物等,「以免劃破食道胃底曲張的靜脈,誘發消化道出血。」

有腹水、下肢水腫的病人應堅持「低鹽飲食」,通過限制水鈉的攝入來減少腹水的形成。一般來說,鈉每日限制在500~800毫克,水每日限制1000毫升左右。不管是哪種病因造成的肝硬化,患者都應該戒煙、戒酒和含酒精的飲料、食物。

睡覺姿勢、皮膚護理有講究

肝硬化病人要保證充足睡眠,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陶金指出,代償期病人可從事較輕的工作,養成規律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以不感到疲勞為原則。

處於失代償期的病人則應多卧床休息,視病情適量活動。卧床可以增加肝臟的血流量,利於受損肝臟的恢復。有併發症的病人更要卧床休息或絕對卧床休息。

出現大量腹水的病人,休息時可以取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利於呼吸運動,減輕呼吸困難和心悸。下肢水腫時宜抬高下肢,有利於血液循環,減輕水腫。

肝硬化患者要重視皮膚護理。病人宜穿著寬鬆、柔軟的衣物,保持皮膚的清潔,避免沐浴水溫過高及使用有刺激性的皂類或沐浴露,皮膚瘙癢者勿用手抓搔,以免皮膚破損和繼發感染。家屬要注意幫助病人保持床鋪乾燥、平整、潔凈,對卧床病人勤翻身,以防壓瘡的發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婧、任珊珊 通訊員江瀾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邱偉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 的精彩文章:

憋得慌!16歲少女,一個月才上兩次「大號」!愛美的代價太慘痛

TAG: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