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海量示範幫助慢阻肺患者運動

海量示範幫助慢阻肺患者運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簡稱慢阻肺)是一組導致呼吸道或氣道氣流阻塞的疾病總稱。發病時,屬於慢性性質,因此氣流阻塞也通常是永久性或不可逆的,可進一步發展為肺源性心臟病和呼吸衰竭等,致殘率和病死率很高。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程遠雄教授告訴記者,慢阻肺患者如果能有規律地做運動,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

?運動鍛煉大有益處

慢阻肺患者通常不太愛運動,以為運動會讓自己更加氣喘、虛弱。但是長期不運動會降低他們的體適能水平和肌力。通過有規律的運動鍛煉,能有效地維持和改善體適能水平和肌力。慢阻肺患者如能堅持有規律地做運動,例如每周2小時做步行或騎車,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

運動鍛煉將有助於:(1)使心臟更強壯更健康;(2)改善手臂、身體及腿部的肌力;(3)改善呼吸;(4)清除肺中痰液;(5)減少日常活動中的呼吸困難;(6)增加每日或每周所能進行的活動量;(7)提高平衡能力;(8)改善心情和提升自我操控能力;(9)使自己更獨立;(10)幫助控制體重;(11)改善和維持骨密度。

?慢阻肺患者三種運動方式

有氧運動:步行、騎自行車、踩原地訓練車甚至是用機械划船機。當慢阻肺患者想讓運動更多樣化,或者在步行有困難時,可以採用這些方式。

肌力訓練:其有助於增強肌力及防止慢阻肺的一些併發症。力量訓練應包括手臂、軀幹和腿部。

伸展訓練:其有助於維持身體的靈活性。

慢阻肺患者一定要定期運動:每周4~5次;每次最少20~30分鐘;中等強度;穿舒適的衣服和鞋子;鍛煉時保證有足夠的飲水量。值得注意的是,當發燒、感染或者一般感冒時,避免劇烈運動;如果運動計劃被中斷,從低強度重新開始;不要在一頓飽餐後立即做運動;不要在極冷或極熱環境下做運動;運動前可酌情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呼吸道的舒緩藥物可擴張呼吸管和氣道)。

?力量訓練示範

骨骼肌肉衰弱常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尤其影響上肢及下肢肌力。強化這些肌肉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肌肉在日常活動中經常使用。

1.二頭肌訓練:手執重量並放於大腿兩側,屈肘至肩部。每手重複6~10次,重複1~3組。如感覺太困難,可兩手交替做。

2.壓肩訓練:以坐位或站位為開始位置,將手拿著的重量向上抬,至手臂伸直。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若有肩部問題,可不做此訓練。

3.推牆訓練:最初面向及倚靠牆,然後兩手推牆使自身遠離牆,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提升難度,可使腳遠離牆。

4.壓凳訓練:以仰卧體位開始,手拿著重量然後向上抬,至手臂伸直。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

5.站立划艇訓練:向前倚靠在椅子或長凳上,將手臂從伸直體位向後上拉至胸廓。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

6.坐站交替訓練:坐在椅子邊緣,直立站起。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提升難度時可不用手輔助進行。

7.下蹲訓練:兩腿分開站立,與肩同寬,向下蹲坐,就像坐在座位上,屈膝不過90°。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提升難度可在重複運動時加上負重。

8.壓腿訓練:從最初位置向前壓腿,直到膝伸直,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

9.踏階訓練:此運動可以用作有氧運動或肌力訓練。訓練肌力時重複6~10次為一組,重複1~3組。提升難度可手持重量並重複運動。有氧訓練時每做30秒踏階後休息1分鐘,按自身的狀況而重複5~10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阜新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祖孫三代的「慈善義工之家」

TAG:阜新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