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宋朝的考上狀元待遇有多好

在宋朝的考上狀元待遇有多好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後,對於手握兵權的大將,心中就有懷疑的種子,害怕這些大將企圖謀反,所以就通過杯酒釋兵權的形式,要求這些高階的將領們紛紛交出自己的權利。這只是他登上皇帝的寶座所要改革的第一步,為了加強自己的皇權。他從各個方面集權,總之就是所有的權利都包攬到自己身上,這樣的他自己是做的不錯,但是後代很累啊!出於對武官的忌憚,宋朝從開國開始就重文輕武,百姓們也都已可以考上文狀元為榮,因為畢竟武將的地位低啊

所以讀書人的地位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這樣更加鼓勵了更多的人讀書,參加科舉,所以競爭壓力特別大,因為參加的人多啊,現在中國一高考就是幾百萬人,當時也是同理,不過我們的高考是為了上理想的大學,可供選擇的地點有很多,而宋朝的科舉則是為了選拔人才,最終的贏家只有中了狀元的人,所以更難一些。而且只要高考結束,某某省文理狀元必然被眾多學校競相爭搶,這還是地位相對平等的現代,而在古代,中了狀元可真的是光宗耀祖了,更加重要的是宋朝和其他的朝代不一樣,基本宋朝只要中了狀元,不用幾年,肯定就進入權利中樞,天天和皇上面對面了。

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如果原來你是單身狗的話,中了狀元之後,無數權貴之家都來找你聯姻,畢竟這是光耀門楣的事,所以榜下捉婿就是最為流行的一種形式,不管是官家還是商家都是競相爭取的人物,所以說中了狀元之後,待遇多好,立馬就有女朋友了,可能接下來只需要歷練幾年就可以進入權利中樞了。從此一路青雲直上。所以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沒騙人,你讀的好,確實有。

中國歷史上中狀元的人數不少,連中三元的人很少,連中三元指的是鄉試、會試、殿試均是第一名,分別是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總共有14位狀元連中三元,而在這其中,宋朝的人是最多的,宋朝的孫何、王曾、宋庠、楊置、王岩叟、馮京,我覺得肯定是激勵機制產生的效應,這種團體組織的現象可以影響周圍的人。

提到這不得不說一說范進中舉,看一看范進中舉前後這周圍鄰居對於他的區別,還只是個舉人,要是中了狀元,肯定待遇更加不一樣,范進中舉已經成為了一種追求,可以說是自己的執念了。在那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的社會裡,讀書是他唯一的出路,能夠使他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的手段。所以,范進讀書幾十載,久經科場,老大不悔,只有中舉才能改變他的命運。所以,中舉成了他唯一的心思。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對於自己中了狀元之後的心情描述,可見一斑。中了狀元和沒中狀元兩種心情,這都足以說明讀書及第有多重要。那個時候的狀元含金量真的高,一般科舉考試都特別嚴,絕對不容許作弊行為的發生,都是全國頂尖的人才匯聚一起考試,而且面臨著無數往屆的人才的衝擊,看最終誰能成功。所以說,在宋朝,能中狀元,真是無數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此女堪比武則天,一手撐起宋朝的天,四朝元老,稱頌百年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