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不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答案

為什麼不生二胎,這是我見過最真實的答案

DAILY INSPIRATION

GIF

女人在家庭里得不到照顧,生完孩子連月子都坐不好,還生什麼二胎!

文- 知性范

這是本期范姐推薦的歌單,讀這篇文章之前,可以打開它

17年7月9日,山東一個產婦因為中暑被送進了醫院,醫生一探體溫,40多度,高得嚇人。值班醫生說,產婦送過來的時候,穿著長褲長袖,包裹得密密實實。

「她家人說,因為是坐月子,怕落下什麼病了,就穿得厚一些。婆婆還說,家裡堅持不開風扇和空調,還讓產婦蓋被子。」

送進醫院的時候,這位產婦的內臟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也就這樣被活活熱死了。

我這才知道:原來坐月子也會死人!

曾聽過幾個產婦是這麼說的:

「婆婆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坐月子期間,不準洗頭洗澡。天啊,當時是三伏天時,熱得我天天火冒三丈。叫小姑偷偷幫我洗了,被婆婆發現了居然還拿個推刀幫我剃光頭!」

「孩子每天吃奶頻率要固定,婆婆倒好,孩子一哭馬上就給他餵奶。孩子喝不了那麼多,總是嗆奶,她又不管,甩給我來看,搞得我一點睡覺時間都沒有。還給我孩子吃各種補品,大人都受不了,何況孩子!」

「不管寶寶喝奶、大小便、睡覺,她都要用以前的例子來說我。唉,我跟她說得口水都幹了,新時代的科學坐月子,什麼時候才能普及給婆婆這一代?」

「我懷孕的時候,婆婆還挺好的,處處順著我。生完孩子她就開始挑毛病了,估計很多產後抑鬱都跟婆婆有關。」

……

坐月子,是婆媳關係的照妖鏡。

沒孩子的時候,婆婆和媳婦兒其實並沒有真正的交集。但一旦有了孩子,孩子成了婆婆和媳婦兒的血緣紐帶,怎樣帶孩子成為兩代人矛盾的爆發點。

做婆婆的不是有意要為難媳婦兒,做媳婦兒的不是有意要吐槽婆婆。兩方之所以糾結越來越重,其實都在於缺乏溝通:

一方要固守原來的價值觀,一方想要說服對方接受新的價值觀。媳婦兒正處於弱勢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往往會在兩代人的價值觀之戰中敗下陣來,傷痕纍纍。

做女人,真難。剛生完孩子的女人,尤其難。

我採訪了公司幾位生過孩子的同事,發現她們都有坐月子的煩惱。

@易家二姐

快生孩子的時候,我本來打算在娘家坐月子的。因為我家離醫院就幾分鐘,而婆家離醫院有半個鐘。

但公婆堅決不同意,來到我們家勸說我爸媽,後來直接是教育的口吻了:「在娘家坐月子?說出去笑死人。你不知道這樣會拖累你兒子的嗎?你閨女年紀小不懂,你們年紀大的怎麼也不懂啊?」

我媽是個很堅強的女人,居然都被他們說得哭了。

我當時在房間里聽到他們說話,覺得特委屈,也哭得很厲害。

後來沒辦法,還是在婆家坐月子了。但他們哪裡是照顧我?每天抱著我孩子在親戚朋友面前顯擺,我特煩這種吵吵鬧鬧的環境。

給孩子換尿布、大小便這些全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干,公婆也就送飯送水,哪裡是讓我安安心心坐月子。還整天讓我在房間里不讓我出去。

孩子睡覺,一定要我抱著,他們根本搭不上手,也不願意哄。生完孩子我的身子本來就弱,還要天天這樣抱著,弄得我現在腰都挺不直。

人家坐月子是恢復,我坐月子還拉下一身病。什麼叫「月子病」,看我現在這挫樣就是。雖然過了兩年了,想想都還來氣兒!

我婆婆還說讓我要二胎,我連生個一胎坐個月子都做成這個樣子,還要我怎麼生二胎!

@玉樹

我是剖腹產,懷孕的時候就很辛苦,一直吐,吐到生產那一天。產後四天就回家坐月子了。

我和老公在廣州工作,婆家在江西。

本來想婆婆應該會來吧,但她說要給小叔子相親,忙不過來。懷孕的時候,她也就來過三四個電話,每次嘴上說得都很殷勤,但從來沒親自看過我。

坐月子的時候,都是我媽來照顧我的。老人家也可憐,每天除了上班和睡覺,全部時間都在我這兒了。

我婆婆明明就是個家庭主婦,時間多得是。帶孩子我還是願意自己帶。但月子期間,身體弱到不行,除了孩子的事,還有其他家務活我真不想干。希望她來,是希望她能幫我分擔這些家務活,這種要求過分么?

哎,畢竟是嫁過門去的媳婦兒,總是比不上親生的。有時候我也不是不想待她如親媽,但想起她對我的態度,我真的熱情不起來。

身體上的後遺症什麼的我倒沒有,但心理上總覺得被冷落了,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月子病。

@Wendy

家在佛山,老公家祖籍潮汕,本來以為他們很重視這個,結果發現想太多了。

婆婆50多歲,正處於事業高峰期,生意狂人,當年老公的管教她就沒怎麼參與。恰好當時老家也出了事,她就回去了。整個坐月子期間,基本上都是我一個人在過。

老公?別提了。老公這種東西,坐月子期間基本上是沒用的:也不做家務,也不會哄孩子。躲在一旁不出聲這一點,倒是做得挺好。要是我兒子能有他一半安靜,我就心滿意足你了。

當時覺得挺鬱悶的,跟一般產婦說的坐月子期間女王般的待遇天差地別。可能這就是女人的命吧。

我這幾位同事都是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她們的婆家也不是一無所知的農村人家。

她們的問題,不僅是和婆婆觀念的差異,還有根本就得不到應有的照顧。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其實都是婆媳之間無法溝通的象徵。

生完孩子以後,女人的身體和心理雙重虛弱。老一輩人常說,坐月子坐不好會得「月子病」。但他們根本想不到,最大的「月子病」,其實是坐月子期間,女人得不到重視的那種孤獨感。

上一代的人會以為,所謂年輕女人的孤獨感,純粹是矯情:你有老公愛,你有家人愛,現代物質條件這麼好,你還孤獨什麼啊?我們那年頭,坐月子還要下地幹活呢。

但現代醫學早已證明,這種孤獨感是會毀掉一個女人的。

小河30歲才生第一個寶寶。

生的時候就受盡折磨:順產十幾個小時不成功,只能轉剖腹產;孩子一出生就隔離觀察,她急火攻心,影響了下奶,每天咬牙喝各種不加鹽的湯催奶;按摩乳房按到痛不欲生;奶出來了,乳腺炎又開始時不時發作。

坐月子時,老公因為工作忙碌,完全是不見人影兒的。好不容易喊來婆婆幫忙,她總是嫌棄小河下奶慢,明裡暗裡諷刺她。

只要孩子哭,婆婆總是立刻催著餵奶,怎麼都不肯用奶粉,說是人奶的營養才足。

到最後,只要一聽到孩子哭,小河立馬精神緊張。好幾次甚至還在孩子咧起嘴巴的時候,就神經質一樣捂住孩子的小嘴,只要他不出聲。

後來她聽到婆婆在客廳給丈夫打電話,她是故意大聲說出來的:「奶不夠吃啊,孩子總是哭。你媳婦也不管,自己動不動就發燒,真沒見過哪個女人喂個奶都這麼費勁的……」

小河越聽越自卑,徹底崩潰了,眼淚忍不住刷刷往下淌。還不敢出聲,怕吵醒孩子,只能死死捂住自己的嘴巴,躲在房間角落裡。

她感到自己胸口喘不上氣,只想大口呼吸。恰好窗戶開著,她出現了幻覺:要是從這裡跳下去,應該就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事後她才覺得很後怕:要是當時堅持不住,真的就這樣跳下去了。

小河這樣的情況,其實已經是產後抑鬱的癥狀了。而原因,就是女人在坐月子期間感受到的無處發泄的孤獨、無人分擔的壓力。

有時候,為難女人的偏偏就是女人。

據我國相關文獻的報道,國內大約有50%的產婦有或多或少的抑鬱情緒,產後抑鬱症的患病率在12%-13%。相比起其他抑鬱症患者,產婦更加容易自殘,更嚴重的是,產婦還會出現「擴大性自殺」,也就是說在自殺前會先殺死親生孩子。

婆婆的陪伴很重要,這不僅是關係到孕婦一個人的事,還關係到一家人的幸福。

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女人卻有一個共同點:坐月子坐得很舒服。

而這樣的幸福,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一個好婆婆。

我同事玲玲,和老公小兩口在廣州住,既不在婆家,也不在娘家。

懷孕的時候,玲玲聽別人說過婆婆陪著坐月子,會有婆媳紛爭,所以叫老公千萬別讓婆婆來。

老公向她反覆解釋:我媽離得近,文化水平高,客家人,以前還有過幫兩個姐姐坐月子的經驗,靠得住。玲玲這才勉強同意。

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婆婆就來了。

玲玲之前聽說新手媽媽一般產不出奶,所以事先就預備好了奶粉、奶瓶。婆婆一聽就笑了:「孩子一出生有初乳吃是最好的。來,閨女,媽給你按摩按摩。」

於是就教她怎樣按摩胸部,每晚五分鐘,特舒服。38周的時候,玲玲自己用手都可以擠出奶汁了。婆婆笑說:「咱們的寶寶有奶吃了!」

老公經常晚回家,還居然連產假都沒打算要。

婆婆知道了,對他一頓臭罵:「怎麼搞的?自己老婆快生了,還光顧著加班?老婆生的時候老公不在,你知道她多沒勁兒啊?連產假都不要,你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勤奮了?我不批准。你老婆坐月子,你最起碼要在家坐半個月子!」

罵得老公連連認錯。玲玲在一旁看著心裡不知有多爽,對婆婆從來沒有過這麼崇拜的時候。

玲玲順產很順利。生完孩子以後,婆婆給她做的湯水,多到喝不完;

每天中午,婆婆都會給她熬月子草藥水,攤涼到合適溫度才給她洗頭、洗澡,讓她大喊舒服;寶寶除了吃奶的時候,洗澡、大小便婆婆給她全包了。

整個坐月子期間,連老公都在婆婆的指導下變得乖巧起來:端茶倒水,幫老婆擦身子換衣服,孩子哭了主動抱出去哄,絕不吵著玲玲休息。

坐月子期間,玲玲對婆婆的印象大為改觀。由於婆婆的照顧,她也避免了其他產婦容易出現的焦慮、失落的情緒,恢復得很好。

有一個好婆婆不等於有一段好婚姻,但好婆婆能通過幫助媳婦、傳遞經驗,維持一個家庭的幸福。

媳婦坐月子坐得好,就是這個家庭幸福的秘密所在。

本期編輯秋樹

圖片 部分來源於電影《念念》,部分基於CC0協議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知性范原創,轉載請註明

-END-

About 知性

長得漂亮不如活成自己想像的模樣。

和我們一起自愛,獨立,沉穩,而後愛人。

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長一歲有長一歲的智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短篇故事——另一種可能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