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被嚴重低估的猛將,曾差點射殺關羽,其子更是滅關羽一族

三國被嚴重低估的猛將,曾差點射殺關羽,其子更是滅關羽一族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天下大亂,黃巾起義爆發,各地動蕩不安,群雄並起,各地諸侯紛紛盼著登場。名將如雲,謀臣如雨,在各種主公的領導之下,征戰沙場,以贏得身前身後名。然而在三國眾多名將之中,有一個人被嚴重低估,此人官位不高,卻驍勇善戰,勇猛無雙,曾一箭射中關羽額頭,差點射殺關羽,無奈最終因天時不順,導致被擒斬首,留下一段千古遺憾。不過,其子為之報仇,斬殺關羽全族!

  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此人就是割據西北的軍閥馬騰麾下最得力的猛將--龐德。龐德,在歷史上,官位不是很高,但是知名度非常高,而且被嚴重低估。關於龐德的記載,我們需要分階段來說,第一個階段,就是在馬騰麾下擔任先鋒校尉,表現卻十分搶眼,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功,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勇冠涼州三軍。建安年間,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堪稱一員超級猛將。

  據《三國志》記載:「德隨騰子超拒援、幹於平陽,德為軍鋒,進攻援、幹,大破之,親斬援首。」

  不過,後來龐德卻跟隨馬超反曹失敗,被迫輾轉各地,投奔了張魯,在此期間,馬超再一次離開漢中,依靠了劉備。而龐德卻被馬超遺棄,隨著張魯投靠了曹操。曹操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面對龐德這樣的悍將,還是給予重任,直接拜為立義將軍,封為關門亭侯,食邑三百戶。不過當時的天下,已經趨向大體的鼎立局面,龐德在曹操麾下表現機會不多,自然就被人忽視了。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天下局勢大變,劉備爭奪漢中,侯音、衛開等在宛城反叛,龐德被調派在曹仁麾下隨軍出征,抵禦來自襄樊方面關羽的壓力。不久,襄樊之戰爆發,關羽率軍圍困樊城,當時樊城諸將卻對龐德非常不放心,甚至猜忌,以為龐德之兄龐柔在漢中,舊主馬超也在成都,故而議論不斷。

  這個時候,龐德常說:「我身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親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很快,龐德和關羽大軍開展了交鋒,立義將軍龐德與關羽交戰,引箭射中關羽前額。其時龐德常乘白馬,關羽軍皆謂之白馬將軍,對他甚為忌憚。

  無奈,天公不作美,天降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被關羽利用,水淹七軍。龐德兵敗,被關羽生擒,卻非常有骨氣,立而不跪。關羽也非常欣賞龐德這樣的人才,也勸誡:「足下的哥哥在漢中,本帥也想請足下去做將軍,為什麼不快快投降呢?」龐德不但沒有投降,反而大罵關羽道:「你這豎子,說什麼屁話!魏王雄兵百萬,威震天下,所向無敵。你們劉備算什麼東西?不過一個庸才罷了,哪裡是我們魏王的對手!我龐德寧願做賊人的鬼,也不做賊人的將!」

  《三國志》記載:「德罵羽曰:「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

  關羽聽到龐德這樣說,自然大怒,他好歹有著假節戎的權力,所以直接斬殺了龐德。曹操聞知此事甚為傷悲,為之流涕,封其二子為列侯。其中龐德的一個叫龐會,繼承了他父親的勇猛,在曹魏逐漸崛起,立下不少功勞,曾平定諸葛誕的叛亂,之後參加了司馬昭的滅蜀之戰。

  公元263年,鄧艾在綿竹大破諸葛瞻後,劉禪投降,鍾會派遣龐會同胡烈、田續一起追擊姜維。蜀漢滅亡之後,龐會隨鍾會入成都,找到了關羽的後代殺盡,算報了父仇。蜀記曰:龐德子會,隨鍾、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龐會滅門之行頗為殘忍,引發爭議。除此之外,在學術界,龐會究竟是否有殺盡關羽後人復仇,也有很大的爭議。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小編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老書蟲向您推薦10部穿越到三國的小說,喜歡三國的一定不要錯過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