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居易:少年人要心忙,老年人要心閑

白居易:少年人要心忙,老年人要心閑

人們常說,一生很長,能幹很多事情;一生又很短,只在朝夕之間。

其實,當你靜下心來,你會發現,一生不長不短,有著,少年、中年與老年三個階段之分。每一個階段的體驗是不一樣的。古人云:少年人要心忙,忙則攝浮氣;老年人要心閑,閑則樂余年。

猶記得曾國藩有一句名言:「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

可是,對於人生,我們都希望是一帆風順的,平平安安的度過,最後能喝著小酒,聽著小曲,曬著暖陽,安享晚年時光。

萬事萬物在誕生的那一刻,便已經註定了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的。我們常說風雨彩虹,鏗鏘玫瑰,人生就是這樣,有起伏,有波折,才能嘗到人生的喜悅。正如白居易。

01

少年經不得順境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白居易出生不久,家鄉發生戰爭,一家人顛沛流離各地分居,而白居易則是在符離度過了童年時光。

出生亂世,白居易註定要在少年時期經歷困難。可是好在他聰穎過人,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還是不放棄讀書的念頭。也導致了他年紀輕輕的,頭髮全都白了。但是他有著「兼濟天下」的志向,所以他一直堅信: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最終是不負眾望,也沒有辜負自己的努力,他小有成就,三歲識字,五歲學詩,十來歲已是文采斐然。16歲便寫出了流傳千古的詩篇《賦得古原草送別》。一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讓多少人傳頌;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鼓勵了多少人要像野草一樣,要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白居易的少年時光,並不太平,更可以說是磨難重重,但正因為這樣,所以他才有了屬於他的光輝成就。所謂:「玉不琢,不成器」。

多年後,當他進士及第,在大雁塔上寫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時候,恐怕就是對那個逆境中堅強生長的少年最好的回答吧。

一個人如果在少年時期,沉湎於玩樂,不敢面對生活的挑戰,那麼他的人生必定無所作為,更別說以後要肩負起家庭,乃至社會的責任了。

02

中年經不得閑境

以前吧,總覺得90後的我們,是年輕人,至少還是八九點鐘的太陽,耀眼,朝氣。可是在2018年來的時候,90後已經被00後淹沒了,網上都說,現在的90後已經是中年人了,不再年輕了。要知道,現在特別流行一句話:「人到中年不如狗」。

對此,小編可不贊成,誰說人到中年不能輝煌一次呢?只要你想去改變,無論什麼時間,都是可以過得很精彩的。就像我們前面說的白居易,他曾因為被人陷害,被貶江州,那時候他已經43歲,也算是年過半百的人了。尤其是在他那個時代,43歲遭到這樣的橫禍,大多數人都會抑鬱而終,就此消沉下去,可是白居易卻沒有。

貶謫江州卻成了白居易一生的轉折點,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此之前他以「兼濟」為志,希望能做對國家人民有益的貢獻;可是被貶之後,他的行事漸漸轉向「獨善其身」,雖仍有關懷人民的心,表現出的行動卻已無過去的火花了。也開始專註詩詞歌賦,借詩來表達自己的意境,最終還寫出了流傳百世的《琵琶行》。之後也是又被重用了起來。

在杭州做刺史任時,看見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決杭州人飲水問題。又看見西湖淤塞農田乾旱,因此修堤蓄積湖水,以利灌溉,舒緩旱災所造成的危害,成了為民謀事的好官。後人還傳言西湖白堤也是白居易所修築,還給它取了個名字,叫白公堤。

之後到蘇州也是,該干出了一番業績,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長七里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簡稱「山塘街」。

這就是即使是處在中年的他,也還是把自己的生活經營的很充實,並沒有讓自己閑著,或者說頹廢著。生活就是這樣,只要你肯去為自己而生活,去努力的同時,你會發現自己充實並快樂著。

盧梭說過:「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中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

我們可以想白居易一樣,人到中年,年富力強,但凡您不閑著,無論身處何等境遇都能幹出一番成績。

03

晚年經不得逆境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晚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生活。正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就像我們常常對自己年邁的父母說:「你都這麼大年紀了,就別瞎折騰了。年輕時候一直在忙碌受累,到了年老的時候,也該是享福的時候了。」

的確,「人老不挨棒槌苦」,年老了,身體不會像年輕時候那麼硬朗,很多零部件隨著歲月的流逝,也開始漸漸褪化。除非是迫不得已,否者要是此時,還要面對逆境中的摸爬滾打,可想而知,身體真會吃不消。所以年老,就要心閑。

而白居易晚年,也是選擇了遠離朝堂,遠離那些勾心鬥角。寧願選擇一個閑適的地方安靜的做個小官,為民謀事。

在白居易的晚年,大多是以「閑適」的生活反應自己「窮則獨善其身」的人生哲學。73歲的他還出錢開挖龍門一帶阻礙舟行的石灘,事成後作詩《開龍門八節石灘詩二首並序》留念,詩中仍反映出他「達則兼濟天下」的人生觀尋求。最終也是安享了晚年的生活。

這是白居易自己選擇的晚年生活,是他回顧自己前半輩子後所做的決定,結果就表示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人到晚年,應該學會遵從自己的本心,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姿態。

人的一生就這麼三個階段,在每一個階段,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希望即使到生命的盡頭,你回顧的時候,也會發現,自己所有留下來的背影,既漂亮,也瀟洒!

白居易用他的一生詮釋著: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閑境,晚年經不得逆境,你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詩人雅稱大全,終於找齊了!

TAG:白居易 |